第A06版:落凫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三样菜
翰 墨 在 此
四月清明
史海泛舟
最是情动清明诗
那副眼镜
回 望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1年3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回 望

 

○李炳镇

又逢清明,我们兄弟姐妹聚到一起,去给父母扫墓。

这里是父母灵魂的住所。站在墓地向村里望去,绿色的麦苗成为乡间一道美丽的风景。弯曲的小路通向村庄,炊烟飘动的人家,好多我都喊不出名字。朴实勤劳的乡亲们,在这里生活。

坟场是一个课堂,让我在这里回想起父辈们坎坷的人生。父亲弟兄三人,他们生前,曾经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怄气、争吵、争斗,甚至相互仇恨,可是最终谁也没胜过谁。血缘是无法挣脱的纽带,他们最终又聚在一起。人活一世,草木一秋。当初,他们活得如同这片土地上的庄稼,虽然贫瘠,但也不乏收成。他们的身体和力气似乎都会和他们手下的庄稼一同生长,可是他们生前连顿饱饭也很少吃,他们的争吵多是由于贫穷造成的。在经历了多少次春种秋收的轮回后,他们倒在了庄稼曾经倒下的地方,留给后辈的是无奈和遗憾。如今,面对着一字排开的几座坟茔,我一一燃放纸钱,祈求父亲、母亲、叔叔、婶婶在天堂里平安,不要再计较尘世间的恩恩怨怨。

10岁的我,在埋葬爷爷时第一次走进祖坟,而今我到了有孙儿的年纪。从孙子、儿子、父亲、爷爷的角色变化中,从一次次返回故乡的经历中,我更了解了这片土地。如今家乡变了,人变了。

家乡的最大变化是人们不愁吃、不愁穿了。父辈的梦想在他们这一代人身上实现了。埋葬爷爷时,全村人都挨饿。埋葬父亲时,吃饱了,可是对宴席剩下的剩饭还要挨家挨户去送,因为人们毕竟平时少见腥荤。而给母亲做三周年时,乡间像城里人一样待客,没有人再分剩菜了,更没有人给家里人“捎包”了。

村里的二层楼多了。家乡不富裕,人均一亩多地,虽然一年能收1000多斤粮食,够吃不成问题,但挣活钱的门路不多,只有靠出外打工。好在离开封城不远,他们多半是早上骑车一个多小时赶到城里工地,晚上又摸黑回家。为了帮助我们给母亲办三周年,乡亲们都自愿放弃外出打工挣钱的机会,连续几天帮我们打理,这就是乡情。

现在,回故乡祭拜父母是我每年要做的事。我在父母坟前,我们感到父母离我们是这样近,好像从没有离开过我们。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