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综合
3上一版
 
宝丰县城关镇创新发展助增收
返乡创业 助力乡村振兴
郏县生态廊道成为“生财之道”
“现在的日子天天都像过年”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1年3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在的日子天天都像过年”
——刘贵兴的脱贫致富路
 

3月9日上午,记者在叶县夏李乡董湖村刘贵兴家看到,院子里干净整洁,屋内地板光亮,桌子上摆放着全家福。

“现在日子好了,天天都像过年,多亏了国家的好政策和咱们的好干部。”刘贵兴说。

其实,刘贵兴一家从“苦日子”到“奔小康”,不过才几年光景。

刘贵兴一家五口人,妻子身体较差,一家人仅靠几亩地维持生计。几年前,为了供孩子上学,他掏空了家底,成为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2年,刘贵兴摸索着走养殖路子,借钱建了鸡舍,养了几千只鸡。天有不测风云,当年遭遇鸡瘟,又遇到水灾,刘贵兴损失了8万多元。

“那真是雪上加霜,让我们一家几乎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回忆起前些年的艰难日子,刘贵兴眼泛泪花。

随着扶贫工作的开展,在驻村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刘贵兴家安装了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每年有3000多元的稳定收益,他的3个孩子也都享受了国家的教育补贴。村干部鼓励他搞蔬菜大棚种植,再次创业。

2016年,刘贵兴流转10亩土地建了9个蔬菜大棚。在大棚施工过程中,时任该村第一书记的李冬冬帮忙联系县里的农技专家,为他详细讲解种植过程中各种问题的处理方法,并为他量身定制了种植反季节蔬菜增收的脱贫计划。科学种植加上悉心打理,刘贵兴的蔬菜长势喜人,大获丰收,引得县城超市和周边客商争相抢购。当年,刘贵兴挣了近10万元,顺利脱贫。

脱贫更要致富。随后,刘贵兴在完善大棚设施的同时又加盖了猪舍搞养殖,年纯收入15万元以上。他的3个孩子分别考上了西南大学等院校,现已顺利就业。

“我今年55岁,觉得越活越年轻了,干活更有劲儿了,因为俺们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前不久,刘贵兴在看完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后,深有感触地对村干部说。

(本报记者 杨沛洁 通讯员 范旭东)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