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条要闻
下一版4
 
未来交通建设这样发力
改变中国命运的伟大决战
欢欢喜喜闹元宵
加快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市政协党组理论中心组 (扩大)学习会议召开
培育壮大特色产业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改变中国命运的伟大决战
培育壮大特色产业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市政协党组理论中心组 (扩大)学习会议召开
加快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欢欢喜喜闹元宵
未来交通建设这样发力
舞钢市一重点项目开工
雨润麦苗
舞钢市一重点项目开工
雨润麦苗
我市创新思路推进农业产业扶贫
我市创新思路推进农业产业扶贫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1年2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创新思路推进农业产业扶贫
总结推广14种模式帮群众增收
 

本报讯 (记者田秀忠)2月24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我市创新农业产业扶贫模式,在全市总结推广了14种模式帮助群众增收。其中,“百亩千头生态方(千头线)”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发展模式被《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18》纳入地方篇十大范例,叶县集体经济联村共建扶贫模式被作为典型在全省推广。

我市以特色产业为基础,着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优质粮食产业、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业等,积极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探索了“千头线+贫困户”“优质粮食种植+贫困户”“肉牛养殖+贫困户”等特色产业扶贫典型模式。

家住宝丰县大营镇古庄村的樊民召、姬雪花夫妇,因父亲常年有病,家里欠下不少外债,夫妇二人仅靠几亩薄地和外出打零工为生,被认定为贫困户。康龙集团得知情况后,于2013年初将其招入养殖公司上班,负责两条“千头线”生猪养殖。如今夫妇二人年收入10万元左右,早已脱贫并在县城买房安居。

我市首创的“千头线”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发展模式,是以100亩耕地为单元,建设一个占地约3亩、每批出栏1000头生猪的养殖生产线,通过耕地消纳猪的粪便,实现种养平衡循环发展,亩均效益较纯种植可提高10倍以上。该模式被省领导誉为“竖在田间地头的扶贫车间”,被《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18》纳入地方篇十大范例。目前,全市发展“千头线”422条,其中带贫“千头线”324条,带贫8612户,户均增收3000元。

郏县通过县红牛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整合运营红牛产业资源,采用“龙头企业+平台公司+红牛协会+行政村+贫困户”的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目前已持续投入资金2800万元,购进红牛1730头。

叶县的“党建+产业+机制”模式,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筛选战斗力强、综合实力强、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村党组织,与贫困村、薄弱村党组织结成联合党总支部,通过“阳光增收、集体经济标准化厂房、互助资金管理、循环农业、股份合作、企地联营、抱团发展、能人带动、金融扶贫”九种措施夯实产业根基。2020年3月,省农业农村厅将叶县集体经济联村共建扶贫模式作为省推介农业产业扶贫十大典型模式之一在全省推广。

此外,我市探索创新贫困户与新型经营主体利益联结机制,先后建立了租赁型、订单型、劳务型、股份型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有效促进了贫困户增收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天健农业有限公司流转土地1500余亩发展订单农业,种植供港特色蔬菜,先后吸纳贫困户51人,人均年收入1.8万元以上;吸纳贫困户入股资金75万元,带动15个贫困户年均分红5400元;流转40个贫困户的土地,亩均增收1000元。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