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国内
3上一版  下一版4
 
让革命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简明新闻
林郑月娥等率先接种科兴新冠疫苗
唐朝胖妞出“炉”记
今起内地入澳门人士无须隔离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2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唐朝胖妞出“炉”记
——《唐宫夜宴》是这样“炼”成的
演员在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终评演出上表演《唐宫夜宴》
首席演员易星艳(前)在排练
演员化完妆后玩自拍
演员在化妆
 

排练、化妆、录节目、接受采访……最近,郑州歌舞剧院的14位“唐宫小姐姐”有点忙。

2021年河南春晚上,舞蹈节目《唐宫夜宴》火遍网络,受到众多网友赞誉。身着融入三彩元素的襦裙,肉嘟嘟的脸上画着“斜红”妆容,14位舞蹈演员时而严肃庄重,时而嬉笑打闹,宛如从博物馆中“复活”的“唐宫美人”。

“当看到博物馆里的乐舞俑造型后,我们就思考如何用艺术的手法把唐代乐舞俑的生活场景、动感情愫融入作品。‘唐宫夜宴’这个舞蹈就是讲述了正值青春的女乐官在赴宴起舞的路上发生的趣事。”郑州歌舞剧院编导陈琳说。

每次演出前,演员们都要用将近3个小时的时间化装。为了体现丰腴的唐俑形象,不足百斤的她们还要穿上厚厚的连体棉衣,在嘴里塞上脱脂棉。“就像背了一床棉被,活动很不方便,而且特别热,经常演出结束棉衣就湿透了。”郑州歌舞剧院首席演员易星艳说。

据了解,几个月前《唐宫夜宴》就曾在中国古典舞的高级奖项“荷花奖”上亮相,而后经过反复修改和创新,登上了2021年河南春晚的舞台,火爆“出圈”。

“这说明大家不是不喜欢传统文化,只是需要用不一样的手法增强代入感。厚重的历史文化不应仅陈列在博物馆里,如何用多元的艺术手法加工提炼并传扬下去是留给文艺工作者的思考。”陈琳说。 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影报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