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叶县
3上一版  下一版4
 
叶县紧盯重点人群实施全民参保计划
一人带出300余乡亲淘金昆山
三年的摩托车,二十九万公里
异地的年味儿
村集体发展大棚蔬菜
一年两项国家专利
北关居委会组织企业开展慰问
龙泉乡近百名返乡大学生志愿参加村里疫情防控
烩面:叶县籍务工者的家乡记忆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1年2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乡味乡音乡情浓厚
烩面:叶县籍务工者的家乡记忆

 

2月4日,腊月二十三。下午5时许,尚不到饭点,位于江苏昆山美华园小区的孟氏烩面城已陆续迎来不少刚下班的就餐者和聚餐的叶县老乡。

“我每隔两三天就要来这里吃一碗正宗的叶县烩面,在这儿特有在家的感觉,乡味、乡音、乡情浓厚。”在昆山务工十多年的袁红义说。他今年46岁,来自叶县任店镇毛庄村。他所在的富士和机械工业昆山有限公司有1500人左右,叶县籍务工者占了一半。

美华园小区被称为“昆山小常村(叶县常村镇)”,共有40多栋楼,居住1500多户,尽管一些人已搬离这个稍显落后的小区,但目前仍有常村籍务工者600多户。

“我们家原来跑常村至昆山客运专线,2000年来到昆山做生意,2006年在常村人居住集中的美华园小区开起孟氏饭店,由最初的一间门面逐渐发展到现在的上下两层600平方米。”今年55岁的孟氏烩面城女老板孟秋红说。

为给家乡人提供家乡风味的菜肴,孟氏烩面城使用的牛羊肉等主料全部通过长途客运班车从常村捎到昆山,使用的厨师、服务员也均是常村人。靠乡味、乡音、乡情,孟氏烩面城先在昆山常村籍务工人员中打响,叶县籍乃至河南籍的务工人员也纷纷到这里吃饭。每逢周末、节假日,有不少在苏州、常熟、太仓、无锡乃至上海务工的叶县人驱车数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来这里就餐、聚餐。

“在这里能听听乡音,叙叙乡情,吃吃家乡饭,可以说是我们叶县人在昆山的‘情感联络站’,也是我们镇在昆山流动党员党支部的活动场地,在这里先后有多人面对党旗宣誓入党。”常村镇流动党员党支部书记聂九仓说,该党支部早在2000年就已成立。

孟秋红开饭店,她的丈夫王宏伟则给外资企业老板开车,此后办起车辆租赁公司,租给外资企业使用。

在夫妻俩的精心经营下,他们家的日子也越过越好,在昆山市的江南名珠苑和阳光世纪花园两个高档小区购买了两套房,全家4口人的户口也转到了昆山,成为真正的新昆山人。去年,他们的女儿在昆山结婚,儿子以昆山人的身份入伍。

(本报记者 杨沛洁)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