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条要闻
下一版4
 
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
坚定开创高质量转型发展新局面的信心决心
加强交通重点项目规划建设 奋力打造豫西南综合交通枢纽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会议暨主任会议召开
市政协党组(扩大)会议召开
手持彩练当空舞
建设沙河复航平顶山港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1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手持彩练当空舞
——我市三大经济指标位居全省前列综述
平高集团技术人员对组合电气产品进行性能测试(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王尧 摄
 

回望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国际形势严峻复杂,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面对不利局面,我市精心谋划、果断出击,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聚焦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取得“两战双赢”,三大经济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2020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62.1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居全省第3位;1-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4.7%,位居全省第4位;1-11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8.6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7%,居全省第5位。

经济全面复苏

去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卷而来,我市被迫按下发展“暂停键”,举全市之力,精准施策、科学防控,36天实现确诊和疑似病例“双清零”,为经济复苏奠定了基础。

这一幕令人难忘。2月1日,李克强总理与河南洁利康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视频连线,对企业加班加点生产防疫物资予以充分肯定,对工人们表示慰问。

发展是第一要务。疫情来袭之时,我市迅速启动防疫物资生产,与时间赛跑生产隔离衣、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源源不断送往最需要的地方。与此同时,供电、供热、供水、供煤等企业维持稳定生产,全力做好保障工作。

——全面复工复产。我市一方面聚焦难点,科学指导、精心服务,助推企业夺市场、补损失,另一方面出台应对疫情、支持企业发展、稳定经济增长系列政策措施,缓缴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减税降费,延期缴纳税款,鼓励金融机构提供保障性创新性金融服务,强化项目联审联批、加强煤电油气运保障,助推经济复苏、回归常态。

——拉动内需消费。我市积极推出直播带货、繁荣夜经济、特色节会、品牌创建等促消费“九大行动”,激发消费活力,提振市场信心。

——增添发展动能。我市致力打造市场化、便利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扶持培育市场主体,去年新增市场主体4.45万户,总量突破33万户。

去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62.11亿元,增速居全省第3位,比上年同期提升12个位次。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55.25亿元,同比增长1.1%;第二产业增加值为794.71亿元,同比增长4.0%;第三产业增加值为812.16亿元,同比增长0.7%。

工业挺起脊梁

“在逆境中奋进,坚定不移转动能、调结构、育龙头,工业经济展现强大韧性。”盘点去年我市工业经济,市工信局局长史长现欣慰地说。

转动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2020年,我市“三大改造”项目库谋划了331个总投资735.2亿元的项目,实施智能化、绿色化、技术改造。其中,智能化改造开展“企业上云”活动,入库项目67个,总投资71.8亿元;绿色化改造开展节能诊断服务工作,入库项目54个,总投资24.3亿元;技术改造实施“十百千万”技术改造升级工程,争取省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2270万元,7个产品获得省首台(套)产品认定。

调结构,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积极培育发展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去年,我市高端装备产业规模达到200多亿元。中材环保公司自主开发的袋式除尘器和电收尘器,填补了高浓度、高负压、大气治理领域的几十项技术空白;新翔隆不锈钢公司去年2月点火生产,日均产量约1800吨,年产值增至170亿元。

昂龙头,中国尼龙城加快建设。重大项目不断落地,重要客商纷至沓来,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作为经济转型发展的主阵地,中国尼龙城核心区已入驻项目96个,建成10万吨尼龙6民用丝、己内酰胺二期等项目50个,去年实现入驻(企业)200个项目目标任务,发展势头强劲。

“去年,我市工业经济稳居全省前列,能源、冶金建材工业等5大支柱产业功不可没,增加值同比增长5.6%,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7.9%。”市统计局负责人介绍,大型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贡献率为88.4%,支撑作用显著。

工业稳则经济稳。“工业投资带动了经济发展,1-11月,全市工业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15.3%,占全市总量的比重为35.4%,比上年同期提升3.1个百分点。”史长现介绍说。

财政撬动发展

地方财政收入是反映经济的“晴雨表”。去年,我市财政工作可圈可点。

2020年1-11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8.67万元,增长4.7%,增速居全省第5位;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674031万元,民生支出完成2756008万元,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5%。

面对严峻的税收形势,我市完善综合治税机制,加强部门协同沟通,积极挖掘税源,紧盯重点产业、重点行业,开展税源调查分析,进一步摸清税源基本情况,确保税收应收尽收。

同时,发挥财税导向作用,财政支持向科技创新、经济结构调整倾斜,涵养税源。去年落实资金47072万元,用于尼龙城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政策落实等,加快尼龙城发展进程;落实资金3070万元,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落实资金7093万元,用于企业研发、技术研究和开发等工作,支持我市科技创新发展。

发展为了人民,财政支出向保障和改善民生倾斜,增强民生福祉。去年,我市落实资金54489.9万元,做好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免费教科书、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等工作;落实资金72877万元,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落实资金311702.47万元,支持城乡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改革;落实资金59509万元,用于困难群众救助补助工作。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稳定经济增长,巩固回稳向好发展态势,把更多精力投入集聚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筑牢基础支撑等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上,蓄积发展能量、增添发展后劲。”市发改委主任荆建刚表示。

(本报记者 魏广军)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