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学习贯彻全会精神 奋力实现“十四五”开新局
3上一版  下一版4
 
奋发有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鹰城建设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21年1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奋发有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鹰城建设
——市委九届十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过去一年极不平凡

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市委常委会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让中原更加出彩的重大嘱托,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紧扣综合实力高质量重返全省第一方阵奋斗目标,在抗疫情战风险中破冰前行,在抓“六稳”促“六保”中砥砺奋进,在抓大事谋长远中善作善成,交出了大战大考特殊年份的合格答卷。预计全年生产总值2500亿元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7%、总量达181.2亿元,分别居全省第3位、第6位;预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9%,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居全省第一方阵。

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在全省率先实现“双清零”,守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经济恢复赢得主动,被评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市。

经济运行明显好于预期

坚持把稳住经济基本盘摆在突出位置,聚焦重点任务和关键环节,强举措、出实招、重落实,推动经济尽快回归正轨。

转型升级取得积极进展

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建设“三城三基地”,产业集群规模不断壮大,主导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二三一”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

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果

坚持“输血”“造血”并举,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优良天数改善率居全省第1位,净增加天数居全国第1位,PM10、PM2.5浓度及优良天数均达历史最优值,是全省3项指标均完成的两个省辖市之一。

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并列全省第1位,污染防治取得显著成效;重大风险稳妥化解,总体形势平稳可控。

改革开放创新不断深化

坚持创新第一动力,深化科技创新、开放创新、制度创新,不断积蓄发展势能。

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

坚持城乡统筹,优化空间布局,推进中心城区与周边县区一体化发展,加快打造多点支撑的城乡发展新格局。

群众生活品质不断提高

扎实做好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工作,财政民生支出占比75%,惠民政策全面落实,重点民生实事顺利完成。

回顾“十三五” 收获很多重要成果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综合实力跃升最明显、转型发展成效最突出、生态环境改善最显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时期之一。

重要成果

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是,经济由“疲”转“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从全省倒数跃居全省前列,大气环境质量三项核心指标均达历史最优值,省辖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由2016年全省第16位提升到2019年的第8位,实现了由“煤城”向“美城”的华丽蝶变。

最具历史性意义的是,两个贫困县脱贫摘帽、51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33.18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与全国全省人民一道即将告别延续千年的绝对贫困。

最具全局性意义的是,获批创建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国家农业“两区”,尼龙新型功能材料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成为国家尼龙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千亿级中国尼龙城强势崛起,转型发展步入新境界。

最具挑战性意义的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创新“十项举措”,用最短时间实现“双清零”,守住疫情防控安全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加速恢复增长态势。

最具突破性意义的是,郑万高铁平顶山段开通运营,呼南高铁焦作至平顶山段、平漯周高铁列入国家规划,将形成“十”字形高铁枢纽,实现高铁覆盖所有县(市),极大提升区位交通优势。

最具变革性意义的是,政治生态持续好转,清风正气日益充盈,干部精气神极大提振,城市形象和美誉度实现全方位的、质的提升,晋位次争上游走前列、争做出彩平顶山人成为全市昂扬激越的主旋律。

深刻启示

必须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一切从政治上考量、在大局下行动。

必须坚持向经济建设中心聚焦发力,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

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培育新动能、激发新活力。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

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强化正风肃纪、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今年是我们党建党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开局之年,是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交汇与转换之年。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必须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深刻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强化科技战略支撑,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以党建高质量推动发展高质量,确保“十四五”开好局,加快建设全国转型发展示范市,争当中原更加出彩样板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鹰城,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预期目标

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3个百分点,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进出口总值平稳增长。

重点任务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着力稳定经济增长,巩固回稳向好发展态势。

纵深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增强发展动能。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强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

持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筑牢经济发展根基。

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全面绿色转型。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展望“十四五” 实现魅力鹰城新蝶变

面临形势

综合研判,“十四五”时期,平顶山发展正处于战略叠加机遇期、蓄势跃升突破期、风险挑战承压期、转型发展攻坚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 战略定位和战略支撑

聚焦“建设全国转型发展示范市,争当中原更加出彩样板区”,着力打造“七地一枢纽”,即依托中国尼龙城,打造新材料基地;依托国家农业“两区”,打造绿色食品基地;依托山水温泉文化资源,打造文旅康养基地;依托“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打造对外开放高地;依托创新型城市试点,打造创新人才价值实现基地;依托伏牛山区淮河上游绿色生态屏障建设,打造“两山”理论实践基地;依托氢能、光能、地热能、储能开发利用,打造新型综合能源基地;依托“公、铁、水、空”立体交通网,打造豫西南综合交通枢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鹰城立梁架柱、筑基垒台。

主要目标

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聚焦新的战略定位,扬帆启航再出发,擂响战鼓勇争先,奋力实现经济优质度、发展集约度、城乡统筹度、区域开放度、环境友好度、社会文明度、群众幸福度、形象美誉度“八个度”的大幅提升,把平顶山建设成为创新引领的产业新城、宜居宜业的生态绿城、近悦远来的文旅名城、文明和谐的平安福城。

主要任务

聚力产业转型,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攻坚突破。

聚力城乡融合,在提升城乡功能品质上攻坚突破。

聚力动能转换,在深化改革开放创新上攻坚突破。

聚力补短强弱,在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上攻坚突破。

聚力绿色生态,在绘就美丽鹰城新画卷上攻坚突破。

聚力高效能治理,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攻坚突破。

眺望2035 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平顶山

到2035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平顶山远景目标:紧紧围绕奋勇争先、更加出彩,坚持以党建高质量推动发展高质量,基本建成经济强市、科技强市、生态强市、文化强市“四个强市”,着力建设开放鹰城、法治鹰城、平安鹰城、幸福鹰城“四个鹰城”。

加强党的领导 提供坚强保证

要在有效应对大变局大挑战中强化政治统领。

要在积极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工作中提升专业素能。

要在全面建设现代化新鹰城实践中建强干部队伍。

要在大力营造“奋勇争先、更加出彩”良好局面中锤炼过硬作风。

会议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更加有力地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同心同德、真抓实干,建设全国转型发展示范市,争当中原更加出彩样板区,奋力夺取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鹰城建设新胜利。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