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郏县
3上一版  下一版4
 
郏县在美丽乡村博鳌国际峰会获五项荣誉
郏县量化考核提升巡察质效
把手艺传下去,让后辈们珍惜现在生活
龙山街道为老人打造“幸福驿站”
郏县32个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定
广天村镇银行茨芭镇支行揭牌
乡镇纪委护航“两委”候选人推选
安良镇“五员”联动推进“两委”换届
郏县中联天广公司通过绿色矿山验收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12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段李庄村掌握桑杈制作手艺的老人越来越少,做桑杈已经50多年的付留钦有个心愿——
把手艺传下去,让后辈们珍惜现在生活

 

12月23日上午,堂街镇段李庄村民赵存良带着工具来到桑园,开始砍伐成形的桑树,用于制作农用工具——桑杈。

段李庄村制作桑杈已有300年左右历史,在农业机械化不够普及的年代,段李庄村凭着桑杈制作远近闻名。

一棵桑树长成桑杈样子的枝条,需要4-5年时间,每年都要精心修剪才能成型。桑树砍后,要经过地窑熏蒸、剥皮、定型、修整、打磨、清洗等多道工艺才能成为一把合格的桑杈。

“现在桑杈主要卖到新疆,用桑杈拢棉花不容易出现火星,比铁叉更安全。一把桑杈30块钱左右,一年能卖600多把。挣钱不多,但这是老辈传下来的手艺,不能丢!”赵存良说。

同村今年76岁的老人付留钦也有制作桑杈的手艺。付留钦种有3亩桑树,每年能出产约500把桑杈。

“桑杈最贵是包产到户那年,家家户户都要用桑杈,需求量大增,一把桑杈能卖到100元。因为有这个副业,我们村当时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人们常说‘段李庄,银钱窝’。”忆起往事,付留钦露出了笑容。

随着机械化作业的普及,桑杈的需求量越来越小,村里很多人砍掉桑树,改种辣椒、烟叶等经济作物,掌握桑杈制作手艺的老人也越来越少。现在,段李庄村仍然种植桑树的只剩下3家了。

“我做桑杈已经50多年了,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把手艺传下去,让后辈们通过桑杈了解艰苦奋斗的岁月,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付留钦说。

堂街镇党委书记高永伟说,目前该镇正在准备桑杈制作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对桑杈制作手艺进行保护和传承。

(本报记者 张鸿雨 通讯员 高鹏程)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