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叶县
3上一版  下一版4
 
叶县村集体经济“百花齐放”
叶县开展人居环境观摩
试种10亩地 收获9万多元
粉条拉长产业链
党建信息化平台成农民致富好帮手
乡派干部实事办了“一箩筐” 权印村村民送上锦旗表谢意
护一方百姓 保一方平安
发展村集体经济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0年12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因地制宜 多元发展
叶县村集体经济“百花齐放”

 

本报讯 (记者杨沛洁)12月23日,在叶县辛店镇南王庄村,一幢现代化的猪舍已经建好。“猪崽近期将陆续投放,一年将出栏一万头,我们村每年能稳定收入100多万元。”该村党支部书记翟国松自豪地说。

这是该村借助县里的产业政策,通过政府统筹、财政支持、银行贷款、担保公司担保、保险公司投保、村集体自筹及融资建设、农户参与,投资600多万元上马的养猪综合体项目,项目建成后租给一家养猪龙头企业,每年收取100多万元的租金,年回报率15%以上。目前,任店镇的高营、常村镇的西刘庄村养猪综合体项目已经运营一年多,夏李乡的岳庄村正在建设此类项目。

这是叶县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实体型经济发展模式,也是收入最高的经营模式,上述每个村集体每年收入均超百万元,用于修路、扶贫和发展产业,增强了村集体经济的自我发展能力。

叶县曾是省级贫困县,在脱贫攻坚中,该县意识到,发展村集体经济是变“输血”为“造血”的有效扶贫方式,能确保群众稳定脱贫,从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此,该县相关负责人在赴贵州等地考察学习后,开展了思想解放运动,成立了村集体经济办公室,指导全县村集体经济发展。该县克服重重困难,实施了“十权同确”,于2018年底实现村集体经济公司(合作社)全覆盖,并在发展中因地制宜形成了多种有效模式。

叶县属农业大县,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元素,村集体首先把目光盯在了土地上,把村民土地流转到村集体手里,结合当地实际搞特色种植。常村镇地处山区,土地贫瘠,但适合生长中草药,月台村流转2000多亩土地种植艾草,并吸引来艾草加工企业;任店镇借助于引进的久星科技公司,流转土地种植韭菜,亩收入8000多元;花生成为洪庄杨镇、邓李乡的村集体主导产业,廉村镇村集体土地上普遍种上了辣椒……

土地合作型经济发展模式成为村集体发展的主要模式。目前,该县229个建制村立足当地产业优势,流转土地64286.9亩,按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合作发展特色种植,预计年收入8200多万元。

为助推脱贫攻坚,该县获得了多项上级政策及资金支持,争取来多个扶贫项目。考虑到统筹发展,该县整合资金和项目,在兼顾贫困村的基础上,在各地建设了120个村级光伏电站和很多村集体经济标准化厂房,厂房租金和部分电费归村集体,形成了物业型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招商引资的深入,一些项目陆续入驻叶县。面对发展村集体经济缺项目、资金、技术、市场等短板,各地村集体或以土地入股,或整合资金入股优质投资项目,取得了双赢效果,形成了投资入股型发展模式。保安镇杨令庄等十几个村庄入股风电项目,龙泉乡所有村均入股绿筑菌业的双孢菇项目,每年取得可喜收益。

今年,田庄乡东李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0万元,因为村里投资购买了多台农机,为附近村提供耕种收一条龙服务,挣得了一笔丰厚的劳务收入。像这样提供劳务服务的,洪庄杨镇也有多个村庄,他们购买花生摘果机等设备,为农户提供免费服务后获得大量花生秧,然后将其做成饲料卖钱。叶邑镇万渡口村购买打捆机捡麦秸,一个夏天“捡”回了一台打捆机。随着村集体经营土地的规模越来越大,为降低成本增加收入,部分村集体购置大型农机等设备,在满足自用的同时,向周边提供农机服务,形成了村集体乡村服务型经济发展模式。

上级提供资金给村集体,形成贫困资金互助社,村民成为社员,互助社借款给社员,社员给付一定的利息,这部分钱在维持运转的同时,剩余部分归村集体所有。叶县在170个村成立了资金互助社,每个村财政投入本金30万元以上,在助推脱贫攻坚的同时,形成了村集体经济贫困资金互助发展模式。

随着村集体的不断发展,该县制定出党建引领、联村共建、财政倾斜、金融服务、保险托底、廉情监督的方针,村集体经济出现百花齐放的喜人局面。截至去年底,全县所有建制村均有集体经济收入,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建制村达到256个。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