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讴歌新时代 扬帆新征程
3上一版  下一版4
 
舞钢市:树起县域治理“新标杆” 打造县域经济“新样板”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20年12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舞钢市:树起县域治理“新标杆” 打造县域经济“新样板”

(1)
(2)
(3)
(4)
(5)
(6)
(7)
(8)
(9)
(10)
(13)
(11)
(12)
(14)
 

岁月的奔流从不停歇,奋进的脚步永远向前。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值此重大历史时刻,舞钢市迎来开发建设50年暨“撤区建市”30周年。

时光荏苒,厚重而又年轻的城市始终如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改革创新、持续锐意进取,谱写了一首首求实奋进的壮丽诗篇,创出了一项项跨越发展的辉煌业绩。

【名片】

抚今追昔,意在登高望远;知往鉴今,志在开拓未来。

1970年,中央决定建立国家重要特钢企业——舞阳钢铁公司,用于生产特宽特厚钢板。自此,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与勤劳的舞钢人民一道,用火热的激情开发建设,并创出了与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一脉相承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众志成城、甘于奉献”的平舞会战精神。1972年3月,河南省平舞工区市政建设处成立,12月成立河南省革命委员会舞阳工区办事处,划舞阳县南部6个公社为其辖区,成为独立行政区域;1977年11月,以舞阳钢铁公司命名成立舞钢区,这是新中国第一个以钢铁企业命名的城市;1990年9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舞钢“撤区建市”。

因钢而立、依钢而兴的舞钢,从轧制出新中国第一块特宽特厚钢板伊始,在西气东输、奥运场馆、三峡工程、海洋钻井平台、载人航天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中从未缺席,尤其是近年来,舞钢市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动摇、转型发展不松劲、改革创新不懈怠、改善民生不惜力,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聚焦聚力县域治理“三起来”,奋力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在转型征程上不断续写竞相出彩的新篇章,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水灯文化之城、全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最佳休闲养生城市和最具竞争力绿色生态城市等荣誉称号,并于近几年新增了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市、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市、全国科普示范市、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和全省首批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市)等数十项城市名片。

生态优良景色美

山水林城融为一体的舞钢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打赢环保攻坚战、打好生态经济牌,将满城山、水、林变成增收的“金银山”“聚宝盆”“摇钱树”。目前,舞钢市境内有大大小小25个湖泊、近40个游园广场,森林覆盖率超40.2%,已初步实现自然生态与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互赢。

近年来,舞钢市积极部署打赢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捍卫蓝天、碧水、净土,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原则,把环境保护作为底线、红线、高压线,今年上半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现“五连奖”,各项环保考核指标位居各县(市、区)前列,截至12月6日优良天数275天,同比增加54天,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同比下降明显,两个出境水断面稳定达标:国控石漫滩水库断面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八里河石庄桥断面达到IV类标准……环境的持续改善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保障。

生态优良景色美,环境清雅醉游人。舞钢市把发展全域旅游作为新阶段发展旅游产业的重大战略目标,提升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品牌“含金量”的认识,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充分发挥“山、水、林、城、湖”优势,着力建成全国知名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做活“集点、连线、汇面”文章,突出“生态、绿色、健康、养生”主题,做好“旅游+”和“+旅游”大文章,整合旅游资源、提升品牌影响、引导市场消费;积极挖掘乡村旅游小资源,加快推进以“慢游小镇、花卉小镇、体育小镇、康养小镇”等为主题的乡村旅游项目。

时至今日,舞钢市旅游单体资源在全省108个县(市)中综合评价位居前三名,并在平顶山市率先创建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通过举办水灯节、环湖马拉松赛、龙舟赛等活动,激发文体旅游产业发展活力,不断提升城市知名度与美誉度;明确构建“一城、一带、三区、七小镇、全市美丽乡村”产业布局,与宿联中国签订民宿建设战略合作协议,确定孤山寨、张庄社区、馒头山、袁门水库、小石漫滩水库等5个区域为优质民宿发展区域。今年前11个月,舞钢市旅游接待人数近700万人次,同比增长15.26%以上,旅游综合收入30亿余元,增长率近100%。

服务优化势头猛

舞钢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实施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竞争力,着力推动开放型经济结构转型和优势重塑,持续推进企业发展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

修好内功方面,舞钢市积极搭建“互联网+政务服务”总体构架,持续打好“线上+线下”组合拳,围绕实现“最多跑一次”积极探索“多证合一”和“容缺办理”“承诺办理”,政府服务平台进驻单位、服务事项进驻率均达到100%,上报审批服务事项1000余项;在全省率先建成服务项目建设帮办服务中心,充分发扬“店小二”精神,为企业项目投资提供“保姆式”服务,从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及发证等环节,为企业提供全流程咨询、帮办、代办等免费服务;围绕市场主体需求,将“放管服”改革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进行归纳、总结,持续推进河南省政务服务事项最小颗粒化清单发布和“豫事办”推广,共发布近千个单位,涉及事项1799项;创新推出营商环境“首长体验制”,要求市域内市直、垂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定期到行政服务大厅窗口体验办事流程,分批分期体验服务过程、完善服务机制、提升办事效率;通过开展人才引进培训提升、银政企洽接、企业沙龙等活动,发挥政府“服务员”功能,让企业愿意来、留得住、能发展。

同时,舞钢市善于借助外力为经济发展出谋划策,适时邀请知名院校专家“把脉问诊”。今年该市负责人先后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纺织协会、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清华大学等地为主导产业发展“把脉问诊”,与河钢集团、重庆涪陵集团、青海力盟集团、中储棉等行业龙头洽谈合作,谋划了钢材加工配送基地、田园综合体、肉鸽养殖基地、公铁物流港等多个10亿元以上项目,并达成发展共识;先后与国开行、农发行、平顶山银行、省水投集团、中水电六局等金融机构和部分央企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近300亿元资金支持,与100多家企业对接洽谈,签约招商选资项目80多个,先后成为“中国最大紧密纺生产基地”“河南省最大原棉仓储基地”;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创建势头旺盛,现代生态观光农业及电商物流等异军突起;着力以打造钢铁加工、纺织服装“双百亿”产业为目标,力争通过3至5年时间建成400亿级钢铁产业集群和百亿级纺织产业集群。

内外兼修提服务,工业经济势头猛。舞钢市社会经济从弱到强、产业结构从单一到多元,一路号角嘹亮、凯歌高奏:“十三五”期间,舞钢市坚持高质量推动制造业发展,总计实施98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49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7.5%,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4.0%,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8%,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1%以上。舞钢市在全省首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考评中综合排名第11位;产业集聚发展水平等5项指标位居全省第一方阵,产业集聚区成功晋级省“二星级产业集聚区”。目前,钢铁、纺织服装两个产业集群已入驻项目46个,总投资451亿元。

民生优先幸福增

民生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舞钢市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持续改善民生福祉,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稳步提升:截至今年10月底,年度民生事业支出达14.7亿元,占同期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1.7%;贫困村全部退出,已累计实现7391户21606人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零,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3393元提高到今年的15548元,基本公共民生服务指标全部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平安舞钢建设创建保持较高水平,人民群众安全指数不断提升,公众安全感和执法满意度始终保持在全省前列,大量社会矛盾得到妥善化解;持续开展扫黑除恶、平安守护等专项行动,实行社会面巡逻防控等级网格化防控模式,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社会大局保持平稳。

2016年以来,舞钢市累计投入全面改薄资金1145万元,不断强化农村学校基础设施提升,完善基本设备,资助贫困学生36524人次1631.9万元,压实控掇保学责任,让每名困难学生都能上好学。同时,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可持续、均衡、健康发展,保持学前教育全省领先地位,完善了学前教育资源,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内部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基础建设投资逐年增加,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十三五”期间,新建第七小学,迁建武功中心小学、九龙山小学,扩建学校42所,每个乡镇2-3所寄宿制学校,逐步达到教育资源城乡均衡发展。

贫困人口基本医疗参保率、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和合格村医覆盖率、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均达到100%,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实行“先就诊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增加医疗卫生投入,先后完成中医院门诊医技病房综合楼及58家村集体卫生室建设等;完善基本药物救助制度,持续开展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等专项资金安全、快捷、按时、足额拨付到位,险费社会化发放率保持100%,率先在全国建立健康体检基金和大病风险基金;实现远程联诊共治,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

按照“组织化发动、市场化运作、规模化转移、一体化服务”的工作模式,舞钢市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开发扶贫公益岗位,持续推动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不断拓宽渠道稳就业、扩大社会就业面;建立健全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创业就业服务体系,通过“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和高校毕业生“网上招聘月”等活动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7027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646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10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实施危房清零行动,坚持“危房不住人,住人不危房”原则,做到农户房屋安全评定全覆盖、疑似危房鉴定全覆盖、鉴定危房改造全覆盖。2016年以来,累计完成“四类对象”实施危房改造1760户、补助资金4325万元,全面消除农村住房安全隐患,确保农村贫困群众住房安全有保障。

南水北调引水工程预计今年底完工投用,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2752万元,建成农村饮水工程43处,贫困人口饮水安全率达到100%,农村人口达到脱贫攻坚“饮水不愁”标准,人均日生活用水量116.85升,公共供水普及率96.68%。

文明提质民风淳

在一心一意谋发展、千方百计惠民生的同时,舞钢市以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坚持城市和乡村协调联动、基础建设与文明素质同步推进,在35个省级文明城市年度测评县级单位中获得第一名,顺利入选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在城市,持续实施“民生工程”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在各县(市、区)率先投入试运行;开展“城市病”体检,精心谋划“惠民生、补短板”项目,进一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对城市建设休闲场所进行提档升级,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11%、绿地率达到36.7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近13平方米。

在乡村,优选21个精品村连成乡村振兴精品示范带,逐项明确建设标准,形成工作任务清单,在重点突出主导产业上实现“一村一品”,在特色主题上实现“一村一韵”,通过文化活动、舆论宣传等方式,持续抓好文明单位、村镇、社区以及“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等评选活动;牢固树立人人都是城市文明形象代言人理念,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舞钢好人”等评选宣传活动,增强人民群众文明意识;创新培育新乡贤文化,涌现出“新乡贤”“舞钢好人”等先进典型2000多人。

截至目前,舞钢市已率先在全省建成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500多个,5.5万名志愿者活跃在各类公益活动一线,10万余名党员群众参与文明实践活动。

党建引领气象新

党建阵地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桥头堡”,也是密切干部群众关系的“连心桥”。数十年来,鲜艳的党旗始终在舞钢大地高高飘扬。舞钢市党员人数从“撤区建市”之初的千余人已发展到目前的两万余人,风清气正的党建氛围永远是激励和引领舞钢人不断开拓进取的力量之源,坚强有力的党组织更是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证。

舞钢市率先在全省建立“1+1+1”智慧党建工程,并把党务、政务、服务事项及流程捆绑打包延伸到县、乡、村三级网络平台,率先在平顶山市建成县、乡、村三级党员群众综合服务体系,同时按照“一人一档”标准对村“两委”干部全面实行县级备案管理,率先在平顶山市建立“两个责任”办公室以及支持党员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容错免责机制。

舞钢市不断探索,创新将高质量推进“五位一体”全域党建作为落实基层社区治理“五个一”工作机制以及农村“抓党建、促脱贫、保小康”活动的有力抓手,实现基层党建与县域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围绕打造以“红色引擎”为抓手的党建引领机制,坚持条块结合、分级管理、区域兜底组织覆盖模式,实施动态跟踪、及时跟进,目前191个联合党支部选派的党建指导员、党建联络员活跃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一线,城市“红色商圈”党组织、各类功能型党支部等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围绕“头雁引领”行动和打造以“全科网络”为终端的三级服务运行机制,持续强化村(社区)“两委”干部县级备案管理,备案建档率、档案资料完整率均达到100%,每村均储备3名至5名后备干部;立足“民呼必应、优质服务”,进一步划清县级、街道、社区服务职责,每300户设置一个网格,由在职党员担任楼栋长、庭院长、信息员等兼职网格长,加强网格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围绕开展“帮扶助力”行动和打造以“民呼必应”为目标的接诉即办工作机制,收集解决群众、基层和企业各类问题;深入开展城市社区共驻共建活动,驻区单位每季度为社区至少办理1件至2件实事;深入开展“帮扶助力”行动,实现党组织结对率100%;围绕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全面推行“党支部+产业链”等模式,以点带面带动周边村发展集体经济,覆盖率达100%、年收入10万元以上村达到30%;在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方面成效显著,纵向建立三级群众诉求纠纷调解中心,实现调解组织网络全覆盖,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市、矛盾不上交”;党建引领社区文化共建,打造红色宣传阵地,开展红色理论宣讲,开展各类群众性红色文化活动。

今年初的疫情短暂打乱了既定的发展节奏,但舞钢市各级党员干部却在这场践行初心与使命的战斗中,提振了精神、锤炼了党性、坚定了信心——及早动手、果断处置,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突出“控”字筑防线、突出“准”字抓治理、突出“稳”字保民生、突出“抢”字促发展,实现了疫情防控“零确诊、零疑似”,全面夺取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回首过往,创业充满艰辛、成绩来之不易。开发建设50年暨‘撤区建市’30周年既是一个里程碑,更是一条起跑线,立足前人奠定的发展基础和积累的宝贵财富,我们不但要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让农村美起来、让农民富起来,还要带领34万舞钢人民共同树起县域治理‘新标杆’、打造县域经济‘新样板’,围绕既定目标,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将愿景化为实景、把蓝图变成现实。”舞钢市委副书记、市长朱志骞说。 (本报记者 杨德坤)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舞钢市委宣传部提供

图片说明

(1)文化活动乐开怀

(2)乡村新貌美如画 李 黎 摄

(3)湖畔美景醉游人

(4)特钢加工产业旺 杨德坤 摄

(5)文明新风遍钢城 杨德坤 摄

(6)观光农业助增收 梁东明 摄

(7)宽厚钢板生产线 杨德坤 摄

(8)美轮美奂水灯节 杨德坤 摄

(9)脱贫路上“鸽”声亮 杨德坤 摄

(10)大氧吧里马拉松

(11)山水林城融一体

(12)项目签约势头猛

(13)民生项目惠群众 杨德坤 摄

(14)党建阵地气象新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