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条要闻
下一版4
 
嫦娥五号完成在轨样品转移
我市组织开展冬季义务植树活动
王建勋:34年坚守成就中原大工匠
锻造应对风险挑战的定海神针
点赞抗疫英雄 激发奋进力量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12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建勋:34年坚守成就中原大工匠

12月3日,王建勋在车间检查机器运行状况。
本报记者 姜涛 摄
 

每天提前1个小时上班,至少晚1个小时下班。34年来,他累计义务奉献1000多个工作日,完成创新发明项目数十项、创造经济价值近亿元。他带领工友创造了世界尼龙帘子布行业关键设备安装的“中国速度”,以他名字命名的劳模学习创新工作室创造出生产100万根纬线0.13次停车率的中国纪录。

他叫王建勋,高级技师,平煤神马集团帘子布公司捻织二厂布机保全工段长,省劳动模范、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并被授予中原大工匠荣誉称号。12月3日,2020河南省“中国梦·大国工匠篇”活动采访团一行聆听了劳模工匠王建勋的故事。

一条钢板腰带,支撑着他的脊梁,见证了他的奉献

熟悉王建勋的人都知道,他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现在,为了不耽误干活,每到焊接设备、维护机器时,他都会戴上一条特制的钢板腰带。

从1986年参加工作开始,王建勋就要求自己每天至少早到1个小时,晚走1个小时,把设备维护好,让机台正常运转。但是做到这些,他还觉得不够。10年前,捻织二厂最后一个专职电焊工退休了,厂里还有很多需要电焊的活,没了电焊工可咋办?不声不响,40多岁的王建勋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考取了电焊工从业资格证,成了厂里的义务电焊工。而在这之前,原本只是工段长的他,已主动承担起检查工、工段总预备工的工作。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王建勋的繁忙程度可想而知。长时间超负荷工作,让王建勋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症。

2013年,捻织二厂第一台喷气织机左侧齿轮箱出现故障。因为是进口设备,当时联系厂家后只有两个选择:一是购买整套的左右侧齿轮箱,成本是30万元左右;二是等待外国专家过来维修,薪酬按小时计费,但外国专家也没有十足的把握修好。

在大家一筹莫展时,王建勋提出了第三个选择:“厂长,我试试吧。”

没有图纸,拆下来安不上怎么办?他说:“咱们全程录像,一个螺丝一个螺丝记位置。”内部空间狭小怎么办?他说:“让我一个人进去,蹲不下去我就跪着,哪怕趴着、躺着,也要把机器修好。”

3个小时,他弓着身子蜷缩在狭窄的空间,一条腿跪着,另一条腿伸出去蹬着备件,手里还要拿着近50厘米长的力矩扳手拆掉上百个部件。空间太小,他只能拿着扳手一点点松动螺丝,他的背上、胳膊上都是被划伤的痕迹。

小心翼翼地拆掉最后一个螺栓后,王建勋筋疲力尽。当两位工友把待在机器内3个小时的王建勋拉出来时,他双腿僵硬无法站立,腰也疼得直不起来了。但他说的第一句话是:“每个螺丝的位置都录清楚了吗?”

两天后,织机恢复了正常运转。这件事开创了该厂在无图纸的情况下向“洋”设备动刀的先例,也给企业省下了30多万元的维修费。因为这3个小时,王建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加重了。医生对他说:“你再不重视自己的病,恐怕这一辈子都治不好了。”他听后没有告诉任何人,只是让医生给自己开了几盒治腰疼的药。

为了不影响工作,他用10根钢条插在医疗护腰带上,给自己特制了一条钢板腰带。戴上腰带,他就能坚持干活了。

6年多来,钢板腰带里10根20多厘米长的钢条已经锈迹斑斑。这些锈迹的出现,不仅因为汗水的侵蚀,还因为血的浸染……

43项创新成果、创效近亿元的背后,是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

去年5月31日,法国米其林集团相关人员到捻织二厂审核,发现其他生产厂家车间里随处可见的棉尘,在这里却看不到,还以为该厂用了新型棉纱,便不断追问。当得知该厂制作了一整套棉尘收集系统时,他们赞不绝口。

棉尘俗称花毛,是捻织车间主要危险源之一,帘子布公司提出了“像煤矿治理瓦斯一样治理花毛”的安全理念。为了降服花毛,王建勋查资料、画图纸、买配件、找工具,曾为了寻找手艺精湛的老铁匠,跑遍了平顶山市区。他设计制作了三代棉尘收集装置,一点点把棉尘收集率由25%提高到88%。目前,棉尘收集装置已获得5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这些年,他完成了喷气织机综框改造、导丝板改造、尾纱控制系统改造、喷气织机单根张力控制装置改造等43项技术创新成果,获得16项国家发明专利、6项国优成果,累计为公司创造了近亿元的经济收入。他的创新成果还在兄弟单位推广,连国外知名喷气织机制造公司的技术人员也来“借鉴”,将王建勋的创新成果应用在他们的产品上,把“中国创造”带到了世界各地。

一项又一项创新成果“诞生”的背后,是王建勋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

1990年,捻织二厂棉纱消耗居高不下。为解决这一问题,厂里把王建勋调到卷纬班担任组长。此后的3个月时间里,他几乎每天24小时待在生产现场观察、试验,就像“长”在了生产现场一样。在这期间,他感觉胸闷,连续几天发烧。当时正好赶上公司组织职工体检,他被查出患有心肌炎。医生说他是过度劳累所致,需要卧床休息。但是他心里想着厂里的事,没有心思静养,总是一输完液就跑回厂里。经过不断摸索、试验,王建勋终于找出了棉纱消耗居高不下的原因,并改进了棉纱收集装置,大大降低了吨布棉纱消耗量。帘子布公司将这项改造成果在近百台织机上推广使用,当年节约棉纱成本15万元。

在进行喷气织机综框改造时,为了设计出新的喷气织机综框保护支架,王建勋一整晚都守在喷气织机旁。天亮后,他制作出新的喷气织机综框保护支架,然后又和职工一起安装新的喷气织机综框保护支架并开机试验。试验成功时,他已经连续工作20多个小时。

两个记录本,让他成为职工的“大家长”

王建勋有两个记录本,一个是工作备忘录,详细记录每名职工每天干了什么活儿。每个月分配工资时,他都会跟每名职工沟通,确保工资按劳分配。但他自己多干的活儿,却从未记在本里。

另一个记录本是王建勋建立的“爱心档案”。当上工段长后,他不仅把每名职工的生日记得清清楚楚,还记下了职工配偶、子女、父母的生日,甚至是职工父母的忌日。每到这些特殊的日子,王建勋就会让职工回家,自己替他们上班。不管哪名职工的亲人生病住院,他都会到医院看望。

在该工段,每名职工都可以感受到王建勋的爱心,而他却从未向别人提及自己和家人的生日。

有一年,王建勋的父亲生病住院,他破天荒地请了几天假。大家想去看望他的父亲,他却说:“你们干好工作就行了,我这里不用你们操心。”

工段部分职工年龄较大,王建勋很关心他们的身体状况。他不仅在工段添置了小药箱,还在2010年设立了“健康奖”,每季度给予健身的员工现金奖励。

20多年来,王建勋把他的工段长津贴都用在了工段建设上。严格、公正再加上亲情管理,他带出了一个铁打的工段。在全公司人脸考勤抽查中,王建勋所在的工段是唯一“免检”的工段。20多年来,他所在的工段没有一个人迟到、早退、无故缺勤。他的这套管理法被大家称为“建勋管理法”。

如今,对王建勋来讲,技艺的传承同样重要。2014年,帘子布公司成立了以王建勋名字命名的“王建勋劳模学习创新工作室”,吸引一线职工学习专业技能,积极创新创效。有了好的平台,王建勋的干劲儿更足了。在他看来,创新发明并非高不可攀,有着丰富操作经验的普通职工,在创新上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摸索出的经验往往能解决生产中的大问题。他整理出自己30多年的设备维护经验,提炼出《王建勋三十分钟无故障维修法》,主动为一线职工特别是矿山转岗分流职工传经送宝,为我市建设中国尼龙城培养优秀青年技术人才86人。

“未来,我还会继续把所学所知毫无保留地传承下去,发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全心全意把工作做好。”王建勋说。

(本报记者 高轶鹏)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