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综合
3上一版  下一版4
 
交通运输执法冬季攻坚行动启动
小客车疏通“微循环” “村村通”拉动大民生
石龙区常态化检查安全生产
“草根剧团”活跃乡村
培训送到家 脱贫有底气
健身娱乐有去处 幸福生活乐悠悠
鑫源公司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驻村也驻心 实干暖民心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0年12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叶县常村镇柴巴村扶贫工作队员王红英一心想着扶贫,最终决定带着患病的父母驻村,带着责任帮扶村民——
驻村也驻心 实干暖民心

 

12月1日,雨中的叶县常村镇柴巴村异常寒冷。晚上6点多,在村里忙碌了一天的扶贫工作队员王红英拖着疲惫的身躯,驱车来到距离该村3公里远的金龙嘴村的金龙山庄。金龙山庄是一家民宿,共3层,一、二楼用来就餐,三楼用来住宿。

王红英从车上下来后,抖擞了一下精神,径直推开三楼的一个房间。屋内,暖意融融,一位老汉虚弱地躺在床上,另一位老太太也无力地斜靠在另一张床上,民宿主人送来的碗筷还没有收走。

王红英快速收拾好碗筷后,又帮两位老人换上干净的衣服,清洗换下来的脏衣服。

“孩儿啊,你这么忙,还把俺俩接了过来,拖累你了。”老太太看着洗衣服的王红英,眼圈红红地说。床上的老汉也慈祥地看着他,嘴唇只是动了动。

“娘啊,跟着入村,才能让我更安心地扶贫!”王红英边洗衣服边说。

这句话,王红英已经耐心地对两位老人重复半个多月了。

“跟着俺入村,既能安心工作又能照顾你们”

柴巴村是叶县最为偏僻的山村之一,与鲁山、方城交界,有“一脚踏三县”之称。该村有743口人12个自然村,最小的头道沟自然村只有两户人家。

该村属省重点扶贫开发村,人均土地少且贫瘠,村民纷纷选择外出务工,不能外出的多成了贫困户。2019年8月,42岁的平煤神马集团尼龙科技公司职工王红英被派驻该村成为一名扶贫工作队员。

上述两位老人是王红英的父母,85岁的父亲患脑梗、糖尿病多年且已经失语,大小便失禁,平时由母亲在家照顾;78岁的母亲今年8月因患胃间质瘤做了手术,正在康复期,无法照顾父亲。

目前正值脱贫攻坚关键期,王红英在村里承担着重要任务,不能守在父母身边,只能通过电话关心老人。由于不能回家做饭,他就通过手机给老人及时订外卖。父亲屙尿到衣服上,他就让母亲把脏衣服堆起来,周末回家集中清洗。

随着天气一天天变冷,让两位患病老人待在家里,王红英十分不放心。

“柴巴村与市区的家相隔50多公里,每天活儿又脱不开身,天天回去根本不现实。”王红英说,他萌发了让老人跟着入村的念头。

“起初俺不愿意来,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母亲张素珍说,后来,孩子说得次数多了,语气也十分诚恳,她就有些动摇了。

“孩儿,俺去了,不会更连累你吧!”10月的一天,张素珍终于松了口。

“跟着俺入村,既能安心工作又能照顾你们!”听着王红英坚定的答复,两位老人终于同意了。

为了不影响工作,也为了不给村里增加负担,王红英将老人安排到邻村的金龙山庄。一日三餐,王红英让山庄主人及时供应饭菜;山里冷,房间里的空调一天24小时不停。“每顿饭都是热乎乎的,挺满意的。”张素珍说。

山庄主人获悉王红英的举止后特别感动,特意为老人做软糯可口的饭菜。

“俺平时卖60元一斤的红菇,你竟然能卖到110元”

10月24日,平煤神马集团矿工俱乐部院内热闹非凡,该集团举办的消费扶贫展正在进行。当天一大早,王红英就将从柴巴村带来的红菇、葛根等产品摆了出来。精致的产品一下子吸引了不少职工及家属的目光。

“葛根的好处咱不用介绍了,啥是红菇,你们知道吗?”王红英向围上来的人群介绍说,“红菇生长在山里,目前还不能人工种植,是原生态、绿色产品,营养价值高。”听完王红英的介绍,红菇一下子成了抢手货,很快销售一空。

“红英,你真厉害,俺平时只卖到60元一斤的红菇,你竟然能卖到110元,谢谢你。”脱贫户杜彬边数钱边感激地说。不仅如此,他原本只能卖10元一斤的葛根也卖到了20元一斤。

柴巴村荒山荒沟多,虽然庄稼收成低,但山上却生长着不少葛根、红菇等野生植物,还散养着不少柴鸡。

如何巩固脱贫成果,王红英等扶贫工作队员将目光瞄向了土特产。起初,由于村民不怎么讲究包装,葛根挖出来不清洗,红菇大小不一,柴鸡蛋用塑料袋子装着,土特产销售得并不好。

为此,王红英从网上订购包装盒等,对村民送来的土特产进行包装。他把土鸡蛋装到纸箱子里,并垫上保护性质的间隔;把葛根清洗后切片装袋;对红菇按大小分等级。

王红英说,在该集团此后举办的6次消费扶贫活动中,土特产每次都销售一空。

“有时候红英一天得跑集团两次,一个来回100多公里”

当天上午10点多,王红英驱车来到张新敏老人家,帮着她铡麦秸。

张新敏是王红英的帮扶对象。张新敏今年74岁,老伴杜富国长年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不能外出的张新敏养了牛、鸡等增加收入。

为降低养殖成本,张新敏经常捡些花生、麦秸作为牛饲料。铡麦秸需要两个人,于是王红英就交代张新敏,铡麦秸的时候一定要告诉他。“红英这孩儿不但说话好听,还很勤快,帮了俺不少忙。”她说,有王红英这样的帮扶干部,她对未来充满信心。

柴巴村绵延三四公里,村民居住分散。当天,王红英还到另外几个自然村,查看公益岗人员的出勤情况。

为助推脱贫攻坚,平煤神马集团为村里提供了22个公益岗位,每人每月300元。公益岗人员每周要从事两次公益劳动,王红英协助记工、登记造册后,需要拿回集团签字。

“有时候红英一天得跑集团两次,一个来回100多公里。”平煤神马集团尼龙科技公司驻该村第一书记李锋招说。

“我年轻,就得好好干活儿,体现集团的担当。”王红英说。

(本报记者 杨沛洁)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