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转”出广阔新天地
全省规范发展房屋租赁市场工作会暨房屋租赁管理培训班在我市举行
加强理论武装 积极履职尽责
新华区税务局丰富党建载体
严格落实责任 确保顺利进行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0年11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转”出广阔新天地
——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纪实
11月24日,工作人员从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VOCs排放自动监控设备旁走过。
为减少排放,去年该公司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积极推进高压开关制造绿色环保深度治理项目。今年4月,该公司又投资160万元建成VOCs排放自动监控设备,确保清洁生产。
本报记者 牛智广 摄
 

奋进新时代,发展谱新篇。

作为传统能源产业比重过大的城市,我市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坚持创新引领驱动,以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2019年,我市被确定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十三五”期间,我市产业转型升级“转”出新气象,动能十足。2019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7%,均居全省第4位。今年前三季度,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为21.7%,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高成长制造业占比为13.9%,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经济发展展现强大韧性和潜能。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本月初完成整体竣工验收的三峡工程,使用舞钢公司研发生产的高端宽厚钢板15万吨,占同类产品总用量的80%以上,其中多个产品填补我国空白。

舞钢公司的出彩表现,是我市传统钢铁产业改造提升的缩影。“十三五”期间,我市坚持把“三大改造”(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改造、技术改造)作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促进产业结构不断迈向中高端,实现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我市实施智能化改造,引导企业全面实施“生产换线”“机器换人”“设备换芯”,2019年智能化改造项目入库122个,完成投资45.49亿元;绿色化改造推广应用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河南大地水泥等20家企业投入资金10多亿元深入实施绿色化改造,创建为“绿色企业”,日均减排11.8吨,年减排3791.2吨;技术改造实施“十百千”技术改造升级工程,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全市技术改造完成投资289亿元。

从生产普通的建材钢向生产高端钢迈进、从煤化工向精细化工转化、从传统产品向现代产品过渡……“三大改造”推动传统产业“脱胎换骨”,2019年,全市工业“三大改造”完成投资312.7亿元,今年上半年实际完成投资231.2亿元。

加快培育新兴产业

11月13日,平顶山尼龙新材料产业集聚区举行第四季度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其中,总投资11亿元的平煤神马集团年产5万吨己二腈项目,填补了国内技术、产业空白和尼龙新材料产业链短板。

“十三五”期间,我市尼龙新材料产业强势崛起,以尼龙产业为主的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被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中国尼龙城“一核两翼”建设如火如荼:在尼龙新材料产业集聚区核心区建设尼龙上游原料基地,在高新区建设尼龙下游深加工基地,在叶县产业集聚区建设聚氨酯、PC及下游深加工产业基地。一幅绚丽画卷正在12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铺展。

“2019年,中国尼龙城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当年实现产值约534亿元,主营业务收入531亿元,利税24.5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中流砥柱。”市工信局负责人介绍。

平煤神马集团加快从传统能源向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发展,打造了从煤炭到焦化,再到尼龙、聚碳酸酯、石墨电极、高纯度硅烷、电子级多晶硅等系列产品,产品附加值增加,产业迈向中高端。日前,平煤隆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4GW高效单晶硅电池片(二期)项目投产,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国内单体实际产能最大的企业,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市抢抓机遇,强化关键技术研发,实现高端装备制造、储能、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重点领域的突破。

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方面,以高压特高压输变电、智能电网、储能等产业为重点的中原电气城加快建设,依托高新区打造中原电气城,目前已入驻50多家企业,产业规模200多亿元,平高集团1000kV超高压电器市场占有率42%。在储能产业方面,平高集团电力储能技术取得突破,已建成两座商业化运营储能电站;引进挪威技术的储能电极电锅炉、首期投资50亿元的中石油叶县盐腔储气库等项目即将开工。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获国家专利金奖的抗艾滋病新药阿兹夫定即将实现产业化,填补我省空白的3个国家一类新药、3个一类仿制药将实现量产,金晶生物公司自主研发的可溶性大豆多糖和大豆膳食纤维技术国内领先。去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2%,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高到27.5%。

创新引领增添动能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十三五”期间,我市加强与国内外智库合作,与德国国际合作机构联合建立全国首个中德生态环保合作项目省辖市试点,在环保、经济转型、矿产等12个重要领域开展研究。

市发改委主任荆建刚说:“我市积极构建‘高校院所+技术平台+产业基地’创新链条,着力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不断增强转型发展动力。”

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双倍增”工程。2019年,我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3家,累计达到113家。平煤神马集团成为国家自主创新领军企业试点,平高集团建成国际首个直流配用电试验与展示平台。

实施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全覆盖工程,建成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47家;积极实施“鹰城英才计划”,专业技术人员达16.8万人,引进院士6名、博士260多名。

推动重大技术研发攻关,舞钢公司“高品质特殊钢绿色高效电渣重熔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项目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统筹推进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市财政先后投入扶持资金近40亿元,支持飞行化工、氯碱股份、平棉集团等企业淘汰落后工艺装置,“退城进园”,实现了规模扩张、装备更新、产品换代、产业升级。

新兴产业跑步走,落后产能降下来。2016年至今,我市共关闭煤炭矿井14座,压减煤炭过剩产能282万吨,淘汰落后煤电机组67万千瓦,提高新能源比重。截至目前,风电争取到国家建设规模158.7万千瓦,装机达到57.2万千瓦,光伏装机达到82万千瓦;整治取缔“散乱污”企业8263家,压减能源低端供给。

同时,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以及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快现代服务业扩量升级,去年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从“二三一”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

一批新兴产业加速壮大,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实施,一批创新平台加快建设,一批专项政策落地见效,因煤而立、因煤而兴的平顶山,产业转型升级“转”出广阔新天地。 (本报记者 魏广军)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