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曲艺之花 鹰城绽放
3上一版  下一版4
 
姜昆:平顶山“曲艺之乡”货真价实
陆锦花:明年要到马街书会唱评弹
田连元:说书有了更强大的生命力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0年10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姜昆:平顶山“曲艺之乡”货真价实

姜昆
白军选表演河洛大鼓《东方龙谣》 本报记者 姜涛 摄
大兵和搭档表演相声《向领导汇报》 本报记者 牛智广 摄
李金斗、刘颖表演相声《时尚评书》 本报记者 牛智广 摄
闫淑平、佟长江表演二人转《最美青春》 本报记者 姜涛 摄
◀越调名家、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申小梅和梨园春明星擂主尹鑫堂在“曲艺戏曲一家亲”中表演越调《三传令》和河南坠子《草船借箭》。
本报记者 巫鹏 摄
 

“全国有许许多多的‘曲艺之乡’,而每次到平顶山,大家都感觉到平顶山‘曲艺之乡’这几个字都是真金白银、货真价实!”9月29日下午,来我市出席第十届中国曲艺节开幕式的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谈“曲艺之乡”平顶山

今年70岁的姜昆,是国家一级演员,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上世纪70年代师从相声大师马季,1983年第一次登上春晚舞台担任主持人,并表演相声《错走了这一步》和《对口词》,一炮打响,逐渐成为享誉全国的相声大家。2003年,他被中国文联授予全国“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

姜昆说,平顶山的老百姓所呈现出的对曲艺的热爱、这块土地对曲艺的传承确实是其他地方所不能比的。“每一次来到平顶山,我们看到无论是老艺术家传承曲艺艺术,还是年轻的曲艺演员在继承曲艺艺术,以及许多从外地来的曲艺演员,通过平顶山的舞台来展现自己,都在展现‘曲艺之乡’‘曲艺名城’的无穷魅力。”

谈成长历程

姜昆1950年出生在北京,中学毕业后参军。在黑龙江从军的8年间,姜昆受到了部队的洗礼。后来他的艺术天赋被人发掘,便做起了文艺兵。26岁返京后,凭借多年打下的功底,他又被艺术团招走,并拜老艺术家马季为老师,一点点地学习相声。早些年在春晚的舞台上,姜昆和唐杰忠共同表演了相声《虎口遐想》,一炮而红,让他成为马季之后再次把相声弘扬光大的演员。

姜昆从小就很有曲艺天分。小时候,妈妈教他唱很多歌他都学不会,结果有一次去看《刘巧儿》,妈妈学唱刘巧儿,他学会了地主王寿昌唱的那段“不下地,不流汗,家里的粮食堆成了山,你看我穿的本是绫罗绸缎,腰里还掖着大洋钱”,且唱得特别好。

姜昆尤其喜欢手风琴,但小时候家里比较贫穷,爸爸是小学老师,每月工资四十几块钱,家里孩子又多,不可能买一架,他就向别人打听八个音符对应琴键的位置,然后用白纸画了一个键盘,自己边弹边揣摩。

第五次来平

谈到宝丰马街书会,姜昆说,马街书会是全国唯一一个群众自发的、反映上百年曲艺艺术魅力的盛会,最接地气、最受老百姓欢迎。

早在1987年,姜昆就来过平顶山。那是1987年2月宝丰县举行“宝丰杯”全国河南坠子广播大奖赛颁奖晚会暨马街书会专场献艺演出,姜昆和搭档唐杰忠出席并表演了相声《虎口遐想》。

2006年2月9日,姜昆参加了宝丰马街书会的文艺晚会演出。

2008年10月26日,第六届中国曲艺节举办期间,时任中国曲协副主席的姜昆再次来到平顶山,与李金斗、师胜杰、石富宽、常贵田、戴志诚联袂表演了群口相声《快乐的花》。

2013年,第八届中国·宝丰马街书会全国曲艺邀请赛颁奖晚会上,姜昆出席并登台为大家表演了节目。

2020年9月29日,姜昆说,本届曲艺节与往届最大的不同是,它是在我国疫情防控取得一定胜利的时刻举行的,许多节目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全国人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展现出来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效率等都在本届曲艺节节目中有所体现。

(本报记者 田秀忠 文/图)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