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条要闻
下一版4
 
坚持为农服务 深化综合改革 努力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加快迈向世界一流
前八个月我市重点项目投资强劲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 自觉抵制不良风气
邢玉秋:传承曲艺40余载
发展集体经济
市纪委监委通报四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9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邢玉秋:传承曲艺40余载

9月22日,邢玉秋(中)和她的团队在排练《冰泉梦》。
 

9月22日上午,位于宝丰县杨庄镇马街村的中华曲艺展览馆内琴声悠扬、曲声动人,邢玉秋正和她的团队一起,为河南省优秀曲艺节目暨《梨园春》唱响美丽乡村宝丰专场演出紧张排练。

“这是以宝丰县观音堂林站垛上村扶贫产业‘垛上冰泉’为原型创作的节目,我们在表演形式上进行了创新。”邢玉秋说,宝丰专场演出是第十届中国曲艺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届时自己将带领团队登台表演河南坠子《冰泉梦》。

曲艺梦想根植心间

今年55岁的邢玉秋是宝丰县杨庄镇石灰窑村人,叔叔是一名坠胡艺人,家中经常有曲艺艺人作客。特别是在马街书会前后,家里更是艺人聚集,大家互相切磋,经常唱到天亮,让年幼的邢玉秋感觉很过瘾。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不仅物质条件差,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匮乏,曲艺成为当时主要的休闲娱乐方式。作为曲艺之乡,宝丰的各个生产队经常会邀请曲艺艺人前去演出。

“当时生产队负责演出费用,艺人的吃住由各家各户轮流负责。”邢玉秋说,艺人每到一家,大家都会当作重要的客人款待,平时很难吃到的油馍、鸡蛋等总是让艺人先吃。

除了吃饭待遇让人羡慕之外,邢玉秋更佩服艺人的本事。“很多时候一个人又拉又唱,却让人有时候潸然泪下,有时候捧腹大笑,尤其是每天结束时留下的‘扣’,让人第二天还在想。当时我就在想,艺人咋这么有本事啊。”邢玉秋说。

每年马街书会,邢玉秋都会在叔叔的带领下赶会,天南地北的艺人不顾严寒在麦田里演出的场景,深深地震撼了邢玉秋。从小耳濡目染,曲艺的种子在邢玉秋的心田扎下了根。

曲艺之路砥砺前行

14岁那年,邢玉秋在叔叔的带领下开始学习河南坠子。每次听老艺人唱完,邢玉秋就在叔叔的指点下自己练习。就这样,从最早的《巾帼英雄》,到《洛阳桥打彩》《刘秀讨饭》,邢玉秋慢慢走上了曲艺之路。

1981年12月,宝丰县文化馆开设曲艺学习班,邢玉秋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第一节课老师让我们每个人都上台唱一唱,结果我一激动把上下局唱颠倒了。”当时的学习场景,邢玉秋记忆犹新。

在学习班,邢玉秋和同学们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简单洗漱后先练习半小时的简板,此后是形体、唱腔,晚上还有自习。老师不仅有本地的知名艺人,还有从省里请来的曲艺名家,这让邢玉秋等人受益匪浅。邢玉秋学习了不少小段,还学习了《偷石榴》《李逵夺鱼》等中篇和《秦琼打擂》等长篇大书。

学习期间,邢玉秋和同学们还到全县各个乡镇的文化站实习演出,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1982年11月,邢玉秋结束了学习班的学习。1984年,她成为宝丰县曲艺队的正式成员,1985年被推荐到省戏剧学校进修了两年,受到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河南坠子赵派创始人赵铮等人的悉心指导。

在曲艺生涯中,邢玉秋多次参加马街书会全国优秀曲目展演。2001年、2005年,她两度夺得马街书会“书状元”。2015年9月,在四川广安举办的第三届“岳池杯”中国曲艺之乡系列活动中,邢玉秋表演的河南坠子《靠山石》获得金奖。

成名后的邢玉秋并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2017年3月参加了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艺术人才培养项目“河南坠子中青年人才培养”班。2017年4月,在商丘市虞城县,邢玉秋拜中国曲协河南坠子艺术委员会原主任宋爱华为师,跟随名家继续学习。

曲艺文化倾心传承

近年来,传统的曲艺渐渐进入低谷,邢玉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04年,她开始在马街村村民张满堂开办的马街说书研究会帮忙,为传承弘扬曲艺文化尽一份力。

2011年春节过后,邢玉秋再度接到了平顶山学院音乐系的邀请,成为平顶山学院音乐系的特聘教师,专门教授河南坠子。

“总感觉自己的文化程度不高,怕不能胜任,此前总是一推再推。”邢玉秋说,她在平顶山学院主要为主修和选修河南坠子的学生上课。当时不少学生对河南坠子并不了解,这也坚定了她传承这一传统艺术的决心。

在担任特聘教师的6年多里,邢玉秋一心扑在教学上,倾心指导学生。她曾带队参加了两届河南省大学生艺术节,学生表演的河南坠子《偷石榴》等节目均获得一等奖。2014年马街书会上,平顶山学院学生和全国曲艺名家同台献艺,节目《春妞进城》受到观众热烈欢迎。

最近3年,邢玉秋先后在宝丰县文化馆公益课堂、刘兰芳艺术馆、中华曲艺展览馆亮艺传技,并走进宝丰县山河路小学为小学生们传授曲艺知识。

2019年4月,邢玉秋当选宝丰县曲协主席。如何让曲艺说唱艺术蓬勃发展,让马街书会这块金字招牌走出国门,是邢玉秋一直思考和探索的课题,也是她的梦想。

“如今有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我们众多艺人的不懈努力,我相信我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对曲艺今后的发展,邢玉秋信心满满。

(本报记者 巫鹏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