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市区首批16座“十星级”公厕授牌
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发展座谈会召开
我市将举办“鹰创华夏”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尼龙城专场比赛
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慈善法贯彻落实情况检查和社区建设调研
科学规划引领文旅融合发展
吴幸伟:让乡里乡亲都跟着富起来
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系统召开创文攻坚誓师大会
失信必惩 无一侥幸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9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外出打工到批售粉条 从粉条加工厂到养兔场
吴幸伟:让乡里乡亲都跟着富起来

 

开栏的话

9月22日是秋分,我们将迎来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即日起,本报将推出专栏,围绕农民丰收节“庆丰收、迎小康”这一主题,集中反映鹰城农民庆丰收、享丰收、话丰收的景象,报道鹰城农村特色产业、农村电商、休闲旅游等多渠道助农增收脱贫的实践成果,记录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新发展新景象新变化。

在汝州市庙下镇神沟村东坡,蓝色铁皮围着的一块场地在成片的玉米地中格外显眼。“这就是我建的兔场,占地十几亩,目前有两座兔棚。”庙下镇小寨村村民吴幸伟笑着说,兔场是他2018年投资建设的,最初只想着自己转型再发展,如今成了带富一方的源泉。

上世纪90年代初,吴幸伟高中毕业后外出务工,像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挣了钱返乡结婚。婚后,吴幸伟再次外出务工,没想到这次务工却改变了他的生活。

“1999年,我再次外出务工时没有去沿海发达地区,而是选择在离家不远的漯河市做装卸工。”吴幸伟说,一次装货时,他发现货物竟是产自自己家乡庙下的粉条。“这个发现让我看到了商机,随后我返乡运回粉条到农贸市场上出售。”

就这样,吴幸伟一边干装卸工,一边利用空闲时间返乡运粉条到市场上售卖。随着生意越来越红火,吴幸伟开始专职批售粉条。“2007年,家乡发展新农村建设,呼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我便动了心思。”吴幸伟说,2008年,他返回家乡,投资70多万元在小寨村建起粉条加工厂。

2014年,吴幸伟扩大了粉条厂生产规模。“现在粉条厂有务工人员60多人,大多是我们村及邻村的,妇女居多。”吴幸伟笑着说,都是乡里乡亲的,自己挣了钱后,也想让大伙儿跟着多挣些钱。

“虽然粉条厂生意不错,但是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吴幸伟说,近些年,国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政策扶持力度大,他便把目光转向了农场。

2016年,吴幸伟成立了西首山家庭农场,流转土地发展生态农业。2018年,他投资80万元在神沟村建起占地十几亩的养兔场。“现在建了两座兔棚,每座大棚有种兔400余只。”吴幸伟说,肉兔市场行情不错,基本不用考虑销售问题。

附近村民看到吴幸伟养兔赚了钱,也纷纷开始效仿,从他的兔场购买种兔。吴幸伟免费为村民传授技术,提供平价饲料,并以每公斤12元的保护价回收成兔。

在吴幸伟兔场的示范影响下,小寨村有三四户村民靠养兔增收致富;庙下镇有20多户村民从吴幸伟的兔场购买种兔,其中4户是贫困户;与庙下镇相邻的夏店镇、临汝镇也有近30户村民跟着吴幸伟养兔。

残疾人陈光法是小寨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今年3月我从幸伟的兔场购买了6只种兔,现在发展到40余只。”陈光法说,自己行动不便,养兔比较适合他。

说话间,临汝镇关庙村73岁的张活德开着老年车到兔场买饲料。“我每次买20只仔兔,育肥45天后送到兔场出售,能赚300多元。”张活德笑着说,他们村还有四五户村民和他一样靠养兔增收。

“本打算年初开工新建兔棚,赶上疫情就停了下来。现在肉兔价格回升,村民养兔热情高涨,我打算年底开工,在剩余空地上再建两座大棚,扩大养殖规模,为更多村民提供种兔和仔兔。”吴幸伟说。

(本报记者 魏森元)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