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确保巡察整改扎实开展
拎稳“粮袋子” 挎好“菜篮子” 装满“果盘子”
叶县农民用上天然气
增进办理共识 提高办理实效
市政协调研组到舞钢市调研健康养老城市建设情况
表扬11个社区 批评41个社区
深入开展教育扶贫 助力贫困学子圆梦
增强服务意识 依法为企业保驾护航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9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拎稳“粮袋子” 挎好“菜篮子” 装满“果盘子”
鲁山县农业发展助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
 

本报讯 (记者常洪涛)“2019年,我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040元,突破万元大关,增速位居全市第一。”9月15日,鲁山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李瑞琦说。

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指导河南时强调,“要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同脱贫攻坚战略的有效对接,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农业强省目标”。

鲁山县是山区农业大县,农业发展基础差。近年来,该县牢牢把握中央“三农”工作重点,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为引领,现代农业呈现出良好发展局面。截至目前,全县年均粮食总产25万吨以上,蔬菜种植面积达11万亩,食用菌产量为3.6亿袋,畜禽存栏400余万头,肉、蛋、奶产量达5万余吨,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近50亿元。

兴科技,让农业发展有支撑。立足提单产、保总产,大力推广粮食生产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扎实推进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统防统治等新技术,全年粮食总产持续保持在25万吨以上,连年完成粮食生产任务,守好了“粮袋子”。

强基础,让高效农业有保障。重点开展高标准农田与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累计争取整合项目资金3.4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10.2万余亩,在建高标准农田11万亩。田网、路网、水网、林网、电网不断完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灾防灾能力不断提升。

调结构,让农业生产有色彩。全县初步形成优质蔬菜、优质畜禽、优质果品、优质香菇四大主导产业,辛集葡萄、董周酥梨、张良蔬菜、瓦屋食用菌等“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产业布局基本形成。辛集乡张庄村、熊背乡大年沟村被农业农村部命名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马楼乡被纳入农业农村部产业强镇示范点,鲁山县被授予“中国香菇之都”称号。

树品牌,让绿色发展有成果。全县现已注册了“一纯”“尧山坡”等农产品品牌和商标40余个,“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总量达到43个,“张良姜”等22个产品获得“鹰城名优产品”称号,“尧山百籽红软籽石榴”荣获全国绿博会金奖,鲁山县被授予“中国果蔬无公害十强县”称号。

强主体,让产业发展有动能。引进分别投资5亿元的瑞亚牧业万头奶牛和大北农4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投资3亿元的瑞海万头肉牛养殖基地项目;沣湍食品和炜诚实业等农业品深加工企业入驻;投资10亿元的亿峰达智能冷链物流产业园项目已签约落地。全县现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1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3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970余个(国家级4个、省级2个、市级21个)。

优环境,让生态宜居有底气。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三清行动、村容村貌巩固提升、村庄规划建设提升等“六项行动”,涌现出了乡愁老家杨李沟村、天然氧吧花园沟村、多彩田园寺沟村、传统村落鹁鸽吴村等一大批宜居村庄,实现了环境美、生态优。

抓改革,让农业发展有活力。农村承包地确权工作全面完成,承包地确权62万余亩,登记农村集体资产14.82亿元,551个行政村成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已达99个。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