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文化
3上一版  下一版4
 
宝丰:中原抗战之交通要道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20年9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宝丰:中原抗战之交通要道

 

宝丰,位于河南省中西部,北依汝水,南濒沙河,龙山东峙,药峰西耸,为宛洛交通要冲,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抗日战争时期,刘少奇从延安经宝丰到竹沟主持中原局工作;王震、王首道率八路军三五九旅南下支队从延安经宝丰奔赴湘鄂赣粤建立抗日革命根据地;新四军五师参谋长刘少卿受李先念委派,从嵖岈山豫中游击兵团经宝丰到登封联络河南军区王树声部,打通了新四军五师与豫西八路军的联系;河南军区陈先瑞部经宝丰县境南下与新四军五师豫中游击兵团会师,沟通了豫鄂边区与华北、陕北联系的通道,初步实现了党赋予的“绾毂中原”的战略目的;刘少卿随王树声、戴季英部从豫西抗日根据地撤出,经宝丰县境内南下桐柏山与新四军五师和八路军三五九旅南下支队会师,成立了中共中央中原局及中原军区。

刘少奇经宝丰到竹沟

1938年11月,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确立了“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会议决定撤销长江局,成立中共中央中原局,以加强党对华中工作的领导,由刘少奇担任书记,领导中原地区的抗日战争。

11月23日,刘少奇化名胡服,带秘书栗在山和警卫人员等17人,告别延安,前往河南省确山县竹沟组建中原局。11月28日到达豫西渑池,在八路军兵站停留了将近两个月。后到洛阳,于1939年1月下旬乘车离开,经汝州、宝丰、方城、南阳等地一路到达确山县竹沟镇。

据栗在山回忆:“大约在一月二十四五号,彭总离开了洛阳,我们同少奇同志在一个排八路军战士的护送下,向豫南挺进,一路经过临汝、宝丰、方城到达了豫西南重镇南阳。”

据刘少奇在渑池时的译电员吴玉阶回忆:“我们在洛阳住的时间不长,就坐一辆卡车前往竹沟。在洛阳到竹沟的路上,汽车坏过几次。”

据曾在刘少奇身边工作过的熊景钊回忆:“我们和少奇同志一起到了洛阳,是卫立煌派专车送我们的。在洛阳停了三四天,又坐卡车经南阳到竹沟。”

刘少奇一行“于一月二十八日下午四五点钟胜利到达了人们称之为‘小延安’的豫南战略要地——确山县竹沟镇”。刘少奇根据中央指示组建了中原局领导机关,主持召开了中原局和鄂豫边区党委会议,部署安排了中原各地的工作,还安排了湖北和安徽的工作。为了解决干部缺乏和党组织建设问题,他在竹沟举办各种类型的干部训练班和党员训练班,并亲自讲课,帮助大家提高能力水平。经过一段时间工作,中原地区呈现出一片生气勃勃的景象。鄂中、鄂西北、鄂东组织起大小不等的数十支游击队,开展了灵活机动的抗日游击战争。

八路军三五九旅南下支队经宝丰奔赴湘鄂赣粤

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为了迎接抗日战争第三阶段——战略反攻阶段的到来,八路军三五九旅改为八路军三五九旅南下支队,由王震任支队司令员、王首道任政治委员,奔赴湘鄂赣粤准备建立新的抗日革命根据地。

1944年11月1日,南下支队誓师出征,11月10日告别了延安开始南征,12月27日部队越过黄河冰桥进入河南境内。经伊阳(现为汝阳)、汝州进入宝丰。因日伪军的袭击和骚扰,在途经宝丰时又向西绕行,从与汝州、宝丰、鲁山三县交界的观音堂西部山区穿过。1945年1月5日晚,一大队驻宝丰观音堂的欧家、观音堂一带,二大队驻黑虎庙,三大队驻小木厂,四大队驻上、下屯,五大队驻郜沟、铁山、黄楝树一带,六大队驻琉璃堂、石板河一带,支直驻宝丰观音堂罗顶。1月6日,经琉璃堂、石板河、郜沟、煤窑嘴进入鲁山境。

据1999年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王震传》记载:“部队到达河南境内,已进入日伪顽军的纵深区域,敌情一天比一天严重,部队徒涉伊河、汝河,继续向南挺进,每到一地都遭到伪军的袭击和骚扰。”

据王首道回忆:“根据部队进入河南后行军、打仗的实际感受,我们又分析了伊洛办事处同志们提供的情况,初步认为,部队现已进入日伪顽纵深区域,敌情将一天比一天严重。今后对于行进前方和周围的情况,远不能像在根据地或游击区那样了如指掌,只能一边前进,一边逐段向前了解一定范围内的敌情、地形和居民等项情况,同时确定今后前进的行军路线是:从汝阳到临汝、宝丰之间穿插而过,旋经鲁山、叶县、舞阳、遂平、确山南进。

“次日行经上店西南三里之前坪越过汝河到达沙坪一带。第三天又经过临汝县的圪垯街到达宝丰县的观音堂、黑虎庙和上下屯一线。在这三天中,部队几乎每到一地,都遭到伪军的袭击和骚扰。如在徒涉伊河后,部队原定在南庄、芦家塅宿营,因伪军向我射击只得临时变更宿营地点。在前坪跨过汝河到达西庄时,遇上店伪军向我开枪。绕道进至三屯、东堡后,又遭两地伪军猛烈射击。过圪垯街,伪自卫团开枪阻我前进。进至芦沟,又差一点和伪自卫团发生遭遇战。五日这一天,我们原计划只走四十里即到宿营地,由于沿途不断遭到伪军骚扰、袭击,不仅多绕道三十余里,而且走的尽是山间崎岖小路,行程艰难,使人疲惫不堪。

“从十二月二十七日进入河南境内,至今十一天来……我军每前进一步,都遭到这些伪军阻拦、截击和伏击……

“一月六日,部队经煤窑嘴、李窑、朱庄到达黄沟,进入鲁山境。据多方侦悉:早在我军越过同蒲铁路进入太岳军区、抵近黄河北岸以后,日军即得知我将南下,于是加紧在公路沿线构筑工事,重兵防守,企图阻止我军南进。我南渡黄河进入河南以后,更引起了日军的注意和防备。据从平汉铁路沿线过来的商旅传称:最近许昌、漯河两市都已增调日军,两市之敌坦克装甲部队也在集结、调动。豫中的郏县、宝丰、鲁山、叶县等地,都驻有从铁路沿线向西开来的日伪军。种种迹象表明,日军很可能计划在平汉铁路从许昌到漯河段以西地区,利用其占据的铁路、公路等便利条件,机动调遣兵力,严密布防,层层堵截,妄图将我军歼灭在这个地区。”

据八路军三五九旅南下支队副政委王恩茂日记记载:1945年1月5日,“经刘店、油房店到圪垯街,遇伪自卫团阻挠我们前进,发生战斗,绕道哑巴沟到芦沟,又遇伪自卫团阻挠,后经宣传交涉,让路给我们通过,比之战斗又胜一着……到甘草凹,差点又打起来了,临汝县(今汝州市)武装不准我们过路,打了几枪,我们没有理睬,派人交涉,亦让我们通过,后经黑虎庙到罗顶(今宝丰境)一带宿营。今天本来行程仅四十几里,但因圪垯街自卫团的捣乱,绕了二十来里,故行程增加到七十几里,而且走的地方,山岭重叠,道路崎岖,很不好走,故部队相当疲劳。一大队驻欧家、观音堂(今宝丰境),二大队驻黑虎庙,三大队驻小木厂,四大队驻上、下屯。此一带地区属宝丰县,都是山地,群众穷苦,有什么国民党中央游击队谭司令,放火烧掉房子很多,群众痛恨很深。鲁山县城、大营、黑龙庙等地有敌据点,余均为地方自卫团,受敌编制。

“1月6日出发没有走到好远,二大队在我们行军的右侧煤窑嘴与伪自卫团打起来了,枪声不停,妨碍我们行动,感到极大的讨厌。黄楝树有昨天从仓头调来的伪自卫团100多人,我侦察部队经过时,开始不准过路,后经交涉,准我通过,故没有打枪,再经过李窑、朱庄,到黄沟宿营,行程四十五里。我们昨天驻的罗顶属宝丰,但走几里到浑春沟(今红椿沟,紧邻宝丰观音堂郜沟),属鲁山县了。沿途村庄居民多数逃走,问其原因,说是吓惊了,有‘老日’,有中央游击队,来了逢啥要啥,故不得不逃走,不知道你们是八路军。经我宣传后,群众都相继回家,并称八路军‘老好’‘老好’!”

2010年全国革命遗址普查时,通过实地调访,发现“八路军三五九旅南下支队途经宝丰时路过观音堂林业工作站西南的宋沟、庵上、杨庄、观音堂和琉璃堂村,这几个村都属山区,地势较为险要……1945年1月5日,路经宝丰县的宋沟、庵上、杨庄、观音堂和琉璃堂等地,并在杨庄和观音堂住宿一晚。南下支队每到一地,喝茶吃饭、请向导一律付钱,并帮助百姓担水、扫地。百姓说:‘从来没见过这样好的军队。’1月6日晚,南下支队经过煤窑嘴、黄沟等地向鲁山方向进发。同年2月中旬渡过长江,3月下旬进入湖南。”

南下支队自1944年11月从延安出发,挺进华南,1945年北返中原,至1946年10月重返延安,历时两年。全体指战员以无比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革命意志,战胜了敌人的种种围追堵截,冲破了重重艰难险阻,推动了所经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扩大了共产党及八路军的影响,增强了中原抗战的力量。

刘少卿经宝丰北上打通了新四军五师与豫西八路军的联系

1944年4月,日军发动河南战役。国民党军由于执行消极抗战政策,短短37天连失38座县城,豫西大部沦陷。在此危急关头,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作出“绾毂中原”的伟大战略决策,命令新四军北上、八路军南下,挺进中原,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八路军太行、太岳军区部队及第三八五旅、警备第一旅等部多路先后南下合力开辟豫西抗日根据地;“新四军五师黄霖兵团也在开辟了豫南抗日根据地后,开始了开辟包括平顶山地区南部和东部区域的豫中抗日根据地的战斗,以实现与豫西八路军联手‘绾毂中原’的战略意图”。

1945年7月,新四军五师参谋长刘少卿受师长李先念委派,从嵖岈山豫中游击兵团经宝丰县境东部北上登封联络河南军区王树声部,以打通新四军五师与豫西八路军联系,由黄霖、栗在山带队伍护送。刘少卿还让当地有名的会道门首领余芝龙带路。余芝龙是宝丰人、“建国豫军”总司令樊钟秀的表妹,对当地三教九流十分熟悉。经过宝丰时“在平顶山下,刘少卿一行人进了一个湾子(今宝丰县李庄乡贺窑村),但老百姓看见来了队伍,不明就里,年轻人都跑了个光,还是余芝龙去做群众工作才把饭吃上,当然吃罢饭还是老规矩,把现大洋奉上,没人在家的,也要把钱放在人家的灶门口……

“王树声、戴季英对刘少卿很是热情,那里还有老战友熊伯涛,还有曾经见过面的曾传六、刘子久。刘少卿向他们介绍了豫鄂边区的发展,特别说到了去年汤恩伯丧师失地,我们却老在争论,坐失了发展河南的大好时机。你们来了可以扩大豫西,往南边的嵖岈山发展,这样中原地区可以迅速发展起来,中原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这肯定是毋庸置疑的……

“戴季英说,老弟呀,你可是说得太好啦。我们是初来乍到,情况不了解,正要派豫西军区第三支队陈先瑞部去和五师联系。他是长征到陕南创造游击区的英雄,后来到了陕北编成警备第四团,干部都很老,队伍有千把人,我们想请你给部队作个报告,介绍一下豫鄂边区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情况。

“刘少卿给陈先瑞部作了报告,随即仍由余芝龙带路开始南下,黄霖、粟在山完成了护送任务,也和陈先瑞部一起走。临前,刘少卿把余芝龙交代给了黄霖、粟在山,两人都同意继续让余芝龙担任‘招抚司令’在嵖岈山开展工作。

“李先念交代的‘打通与嵩山八路军的联系’的任务,算是完成了。”

刘少卿由余芝龙带路、黄霖护送,从嵖岈山驻地出发,穿过宝丰县境顺利到达登封,打通了新四军五师与豫西八路军的联系,完成了李先念委派的任务,在战略上初步改变了新四军五师长期孤悬敌后的处境。

陈先瑞部经宝丰南下豫中与新四军五师豫中游击兵团会师

1945年7月,河南军区陈先瑞部在听取了刘少卿作的报告后,同完成了护送任务的黄霖、栗在山一起,仍由余芝龙带路南下“与新四军五师豫中游击兵团会师,沟通了豫鄂边区与华北、陕北联系的通道,初步实现了党赋予的‘绾毂中原’的战略目的”。

2017年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宝丰县历史大事记》记载:1945年“6月至7月间 新四军五师河南挺进兵团黄(霖)司令员率队伍由北向南,经过翟集,驻翟集西南角窑湾村。黄司令员派人到翟集与宝丰县日伪自卫队大队长王保义联络(王保义与地下党员葛伯元认识)。王保义送给黄司令员一百多发步枪子弹。当时,王保义派马楼人邢世忠去窑湾给黄司令员联络。”

由余芝龙带路、随同黄霖经宝丰县境南下的河南军区陈先瑞部与新四军五师豫中游击兵团的会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与新四军两支抗日武装的结合,沟通了豫鄂边区与华北、陕北联系的通道,初步实现了党赋予的“绾毂中原”的战略目的。

刘少卿同河南军区王树声、戴季英部经宝丰南下桐柏

1945年日本投降后,王树声、戴季英又向刘少卿通报了中央的指示和他们对刘少卿去向的意见,要刘少卿同皮定均一支队、张才千四支队、刘昌毅六支队的1.5万余人南下豫中与新四军五师会合,成立中原军区。刘少卿同王树声、戴季英二人带领部队顺利地过了焦村,接着过汝河,经宝丰、鲁山到南召。10月18日,刘少卿同王树声、戴季英等人在西平县赵家寨与前来迎接的李先念等人会合。

据河南军区第六支队司令员刘昌毅回忆:“1945年10月初,根据国共两党重庆谈判协定,我军奉命撤出豫西根据地。此时,六支队已发展到七千余人。我们由禹县、临汝、登封交界处的小南海寺(今大峪镇观音堂)转移南下,我支队涉汝水,经宝丰、鲁山、叶县、舞阳、西平、遂平、泌阳,行军二十余天,到达桐柏山区。在这里,河南军区及所属各部队与李先念同志领导的新四军五师和王震同志领导的八路军三五九旅南下支队胜利会师。”

1945年10月,按照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的指示,王震、王首道等率领的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南下支队,王树声、戴季英等率领的河南(嵩岳)军区部队及王定烈等率领的冀鲁豫军区水东第八团,先后同李先念、郑位三率领的新四军第五师在河南桐柏地区胜利会师。为了集中力量,统一领导,加强中原地区斗争的战略部署,中共中央决定将在8月建立的鄂豫皖中央局改建为中共中央中原局。10月30日,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和中原行署在桐柏县城南叶家大庄正式成立。李先念任中原军区司令员,郑位三任政治委员,王树声任副司令员,王震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王首道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抗日战争时期,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八路军三五九旅南下支队、新四军五师参谋长刘少卿、河南军区陈先瑞部以及刘少卿同河南军区王树声、戴季英部先后南下北上多次从宝丰经过,宝丰成为当时中原的交通要道。现在,随着该县境内高速、高铁的开通,构筑起了四通八达、高效快捷的交通网络,宝丰在中原地区的交通区位优势更加突出。

(郜现松 王英英)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