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强市
加快龙头景区培育 助推全域旅游发展
民宿本身就是旅游目的地
紧扣中原茶食文化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聚合区域资源 多业态融合发展
评定星级农家乐 打造旅游新品牌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0年8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强市
——全市文化旅游大会亮点解读
 

发展文化旅游,平顶山拥有得天独厚、令人艳羡的条件和优势。全市现有不可移动文物5273处,排全省第四;有国家级传统村落26处、省级传统村落105处,排全省第一;有旅游资源单体4205个,其中自然旅游单体2500多个,排全省第二……

如何更好开发利用我市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如何高质量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如何塑造鹰城文化旅游的主题形象和品牌,如何建设具有鲜明标识度和核心吸引力的文化旅游强市?8月19日召开的全市文化旅游大会分析了我市文化旅游发展形势,安排部署了重点任务。

准确把握形势 全面提升文旅战略地位

平顶山发展文化旅游,有大势、有需求,有条件、有优势,有市场、有潜力,完全大有可为,也必须大有作为。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战略之举,是经济发展规律使然、产业转型升级之要、发挥比较优势所在。

文化旅游是综合性产业,要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万美元,步入度假旅游经济,旅游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与旅游业关联的行业超过110个,文旅产业既促进一产,服务二产,也带动三产,能对抓“六稳”、促“六保”、扩内需形成强有力的顶托。

文化旅游是绿色产业,要作为转型发展新路径来抓实。世界旅游组织报告表明,旅游产业万元增加值能耗0.2吨标准煤,仅为工业能耗的1/10。平顶山作为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把文化旅游作为转型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化旅游是幸福产业,要作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产业来经营。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文化旅游已经成为高品质生活的重要内容。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把文化旅游这个幸福产业做大做好做优。

文化旅游是优势产业,要作为展示鹰城形象的亮丽名片来打造。我市有着丰富的优质文旅资源,挖掘利用好了就能够充分展示鹰城的厚重人文、壮丽山水、淳朴民风、发展活力,提升平顶山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找准问题短板 转变文旅工作思维方式

近年来,我市文化旅游业发展势头较好,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形象提升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整体发展水平与资源禀赋还不匹配,核心定位仍未画好“点睛之笔”,盈利模式仍较依赖“门票经济”,产品供给仍然存在“结构失衡”,项目建设仍需“换挡提速”,市场主体仍缺“领军旗舰”,体制机制仍少“朝气活力”。

产生这些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形势在变、市场在变,抓旅游的思维和方式却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我们必须在思想认识和发展思路上来一次大解放,拓展新思维、探索新模式、闯出新路径。

强化“大转型”观。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从供给侧发力,对文化旅游的定位与功能、方式与手段、业态与模式,进行全方位创新,实现文化旅游业的大转型。

强化“大景区”观。深化景区管理体制改革,深入开展区域旅游合作,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让美景连线成片,让文化纵深成卷,让企业牵手抱团,实现全景式展现、全时化服务、全业态发展。

强化“大产业”观。以旅游为坐标“原点”,上下左右向外拓展,推进产业链纵向延伸,深化产业间横向融合,加快培育旅游“大产业”生态圈。

强化“大市场”观。树立国际眼光,以国际化的视野来探索、用国际化标准去打造;摆脱“门票经济”,学会算大账、算总账、算长远账、算民心账;活跃淡季市场,想方设法开发反季旅游产品和夜间消费项目。

明确目标任务 着力抓好五项重点工作

市委、市政府提出,到2025年,我市文化旅游总收入突破550亿元,初步形成近悦远来的文旅名城;到2035年,文化旅游空间布局更加优化,综合效益进一步提升,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地位基本确立,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前列。

打造更有吸引力的文旅产品

把旅游度假区建成支撑点。支持尧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尧山温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提档升级,推进二郎山、燕山湖、温泉小镇风景区等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开发推出更多更优质的养生、养老、休闲、度假相结合的旅游康养产品,加快创建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

把旅游镇村建成新热点。加快发展以休闲农业、乡村度假、精品民宿等为代表的乡村游新业态;加大力度推进特色小镇建设,使每个特色小镇达到3A级景区标准;用3到5年时间培育一批精品休闲旅游示范村。

把旅游街区建成增长点。规划建设一批文化体验、休闲娱乐、美食购物主题街区,评选一批鹰城老字号、特色名小吃示范店,持续抓好“鹰城八点半”系列消费活动,推出特色夜消费主题线路;用好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等宝贵资源,打造“鹰城礼物”文创品牌。

发展更有引爆力的文旅业态

拓展“旅游+”深度广度,积极推动农业旅游、工业旅游、健康旅游、体育旅游、科技旅游、研学旅游等新业态竞相涌现。

我市工矿企业众多,发展工业旅游潜力较大。要鼓励适合发展工业旅游的企业,开发一些可供游客观赏、参与的“工矿探奇”旅游项目,通过工业旅游提升品牌的知名度。

鹰城大地历史文化俯拾皆是。要以传统优秀人文资源为主干,把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入旅游经济发展,打造更多特色文化旅游精品。要引导景区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有效增加景区发展的文化含金量。

培育更有竞争力的文旅企业

我市缺少像西安曲江文化产业集团这样的大型文旅企业,必须在培育引进文旅龙头企业上下功夫。

加快培育壮大本土企业。大力实施文旅龙头企业促进计划,鼓励和支持优势企业做大做强;推动旅行社、星级酒店、精品民宿等连锁化、网络化、集团化发展,鼓励中小微企业特色化发展;组建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加大援企稳岗政策落实力度,打好市场主体“保卫战”。

积极引进实力派的外来企业和战略合作者。绘制文旅细分行业的“四张图谱”、开展“四个拜访”,主动对接国内外大型文旅经营企业和文旅投资企业,加快引进有实力的龙头和骨干企业。

塑造更有冲击力的文旅品牌

特色文旅品牌是一个地方旅游的标志性符号。平顶山缺乏地标性建筑、标志性产品、市域性特色品牌。

研究提炼特色品牌。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创意,深入研究平顶山最鲜明的特色是什么,精心策划应该主打什么品牌,找准平顶山文化旅游的形象定位和品牌精髓。

创新开展宣传营销。坚持政府主导、企业联手、媒体跟进的“三位一体”营销策略,整合多部门资源力量,健全文化旅游企业之间的利益联动机制,形成旅游大宣传、大营销格局,充分用好新媒体,不断营造传播热点,在人们心中烙下深深的“鹰城印记”。

提供更有亲和力的旅游服务

旅游服务设施要现代化。实施旅游交通畅达工程,规划建设重点旅游环线,加强“快进”旅游交通网络建设,完善旅游风景道、骑行专线、登山步道等“慢游”设施。实施文化旅游设施提升工程,持续抓好游客集散中心、旅游厕所、旅游标识、停车场、自驾车房车营地等配套设施建设。

旅游服务手段要智慧化。加快“一部手机游鹰城”项目建设,加强智慧文旅平台建设,深入开展景区智能化改造,推进智慧酒店、智慧停车场、智慧导览系统建设,加快4A级以上景区5G全覆盖,打造数字景区。

旅游服务内容要人性化。严格执行景区、酒店、农家乐等服务标准,开展农家乐、民宿星级评定。定期轮训培训涉旅行业从业人员,增强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依法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严厉打击无证经营、强买强卖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文旅市场安全综合治理,确保交通、食品、卫生和旅游设备设施运行安全。 (本报记者 孙鹏飞)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