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综合
3上一版  下一版4
 
易地搬迁拔穷根 播下绿色新希望
中招考试成绩预计7月底揭晓
商酒务镇志愿者成了贫困群众贴心人
房顶电站成脱贫“加油站”
芦翔获评全国禁毒工作先进个人
小香菇种出大幸福
舞钢市与水电六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0年7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易地搬迁拔穷根 播下绿色新希望

 

7月16日,沿靳马线山脊行驶,远远看到绿色环绕的山巅有一片白色建筑。

“那是下焦新村,2018年建成的易地扶贫搬迁新村。”随行的汝州市大峪镇下焦村驻村第一书记魏金跃笑着说,下焦村属于深度贫困村,有211户781人,其中贫困户129户473人。新村建设有103套徽派民居,入住82户贫困户。其余贫困户搬迁到该市汝南街道怯庄村和科教园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走进下焦新村,村内道路干净整洁,不闻禽鸣、不见畜粪,民宅之间过道上的格桑花娇艳欲滴,成片的石榴树绿意盎然。

“在村内空闲地种植石榴树,一是绿化环境,二是为村集体创收,实现产业发展和村居绿化相结合。”魏金跃说,“新村建成交付后,满村都是石头块和垃圾。为了绿化新村,大家一起动手清除垃圾1000多车,又买回两万多方填土改良土质,种上经济苗木石榴。石榴种植面积约30亩,承包给一家公司经营,该公司每年向村里缴纳3万元租金。”

“村内之所以不闻禽鸣、不见畜粪,是因为我们实行集中养殖。”魏金跃解释说,“新村好建,卫生却难以保持。在农村,脱贫致富主要靠种植和养殖,在新村内搞养殖,肯定会对环境卫生造成影响。村里就商议在新村西南一处平缓地集中建设养殖大棚,供养殖户使用。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养殖户前期建养殖大棚的资金压力,还便于养殖户交流学习,同时也缓解了卫生管理压力,一举多得。”

“村里的这个做法大家都很支持。村里环境卫生好了,生活着也舒心,大家辛辛苦苦把新村建得这么好,不能就这么破坏了。”在集中养殖区养鹅的贫困户周应枝说,她家2013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儿子长大成家外出务工,家里条件逐渐好转,2017年顺利脱贫。今年受疫情影响,儿子儿媳未外出务工,就在集中养殖大棚旁自己新建了养殖大棚养鹅。“第一批鹅苗养了1000只,80天出栏,挣了1万多元,现在第二批1500只鹅苗已喂养49天。这一段时间肉价上涨了,打算下一批养2000只鹅苗。”

在新村,通过养殖实现增收的不止周应枝一家。据魏金跃介绍,目前该村村民养牛的有6户,养羊的有14户,养蜂的有两户。

“下焦村是深度贫困村,扶贫工作队入村时村集体收入为零。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村集体经济收入大幅增加。”魏金跃说,目前该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有光伏发电项目年收益5万元、洒水车外租年收益5万元、超市外租年收益4700元、石榴园外包年收益3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13.47万元。

“今年春,村里又流转100亩土地种植花椒,3年后花椒挂果,村集体经济收入会更高。”魏金跃开心地说,新村有耕地900多亩、荒山5000多亩。靠山吃山,这几年,村里引导村民种植经济林,目前全村种植核桃树540亩、花椒树540亩、杏树260亩。如今,核桃树和杏树已经开始挂果,明年花椒树也将进入挂果期。2019年,全村村民人均收入达1.1万元。

放眼望去,新村绿意盎然的石榴树与绿色群山相接;山下的田野里,半熟的核桃压枝低。 (本报记者 魏森元)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