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读者之声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举万众之力 向噪声宣战
为社区治理汇聚青年力量
打掉“套路贷”犯罪团伙
“11岁参加工作”为何令人信服?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0年7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举万众之力 向噪声宣战

7月7日,市公安局矿工路派出所交管巡防大队民警在市二高考点门外设立禁鸣警示牌,努力为考生营造安静的应试环境。 本报记者 王尧 摄
 

话题背景

7月8日,因疫情延迟举行的高考圆满结束。这背后,有生态环境、公安、城管等相关部门的用心与汗水。6月29日,市生态环境局发出通知,要求加强中考、高考期间噪声污染控制和监督检查。

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噪声污染随之而来,不少人越来越怀念儿时乡村的宁静与平和。中招考试是下一场防治噪声污染大考,但并非最后一场。如何做好常态化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是现代社会面临的难题。

主动作为 持续发力

刘选启(湛河区人大常委会)

近日,市生态环境局发出通知,要求市区所有建筑施工单位、经营中的文化娱乐场所和沿街底商金属加工商户,暂停建筑施工作业和产生扰民噪声的经营活动,为中高考考生创造安静的考试环境。我们应以此为契机,认清危害,主动作为,持续发力,切实把治噪工作做实做好做长久。

认清危害。世界卫生组织和欧盟合作研究中心曾发布报告说,噪声污染不仅会使人产生消极、烦闷的心理状态,影响睡眠质量,损伤听觉器官,还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引起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因此,禁噪能让考生集中精力考试,也有益于我们的心理和身体健康。

主动作为。治理噪声污染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工程,涉及生态环保、公安等多个部门,尽管各自的职责和任务是清楚明白的,但也难免互相交叉、相互重叠,需要各司其职、主动配合,绝不能都管而都不管,甚至推诿扯皮、互相掣肘,而应加大宣传、营造氛围,严格执法、严肃查处,畅通渠道、相互监督,人人参与、主动维护,形成治噪合力。

持续发力。治噪不能只限于中高考期间,也不可像刮阵风似地敷衍了事,需要建立长效机制持续发力,形成齐抓共管、常抓不懈的良好局面。比如,建立由政府主导、部门牵头、单位负责的综合协调机制,把责任明确到单位、明确到人;建立群众监督举报机制,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建立奖惩制度,使违规者受到惩处、自觉维护者受到奖励,形成良好循环,确保治噪工作持续扎实地开展下去。

禁噪应从考试季走向日常化

张军停(郏县)

为创造安静的考试环境,每年中高考期间,各地都加大噪声治理力度,开启静音模式。毫无疑问,这些举措营造了一个舒适、安静的复习、休息、考试环境,有利于广大考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取得好成绩。然而好景不长,中高考之后,各种噪声卷土重来。

噪声给城市环境带来不良后果,不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中高考期间,噪声污染需要治理,中高考之后依旧需要,让噪声治理从考试季走向常态化。历年中高考期间各地的禁噪成效表明,特殊时段通过严管确实能做好这项工作。那么,日常也能做到。

究其根源,部门职能交叉、执法主体多元分散是造成噪声整治力度不够的重要原因,亟须建立齐抓共管、相互配合、各负其责的有效机制和配套、有效、可操作的执法机制,让市民在平时也远离噪声污染。

无论何时都必须对噪声污染出重拳

梁正(汝州市夏店乡)

市生态环境局每年都发出通知,要求全市各县(市、区)生态环境部门加强中高考期间噪声污染控制和监督检查,这种特殊的保驾护航,体现的是对考生的人文关爱,值得肯定。

然而遗憾的是,其他时候,市民恐怕就没有那么清静了。当今社会,噪声污染不容忽视。施工工地排山倒海般的轰鸣声,KTV震耳欲聋的音乐和唱歌声,流动商贩不绝于耳的叫卖声等,让人根本无法安心休息。难道只有每年中高考到来,才能有一份清静可寻?

创造舒适惬意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本就是相关部门的职责所在。禁噪,也不是非得等到考试时才能动真格。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对噪声污染出重拳,这不仅是考生们的客观需要,更是老百姓的基本需求。因此,禁噪不应成一年一度的应景项目,一年365天每一天都应是禁噪日。从这个角度来讲,护考禁噪必须有,但更应该有的是日常减噪。高考结束后,相关部门应增加执法频次、扩大执法范围、加大执法力度,严控噪声污染。同时,制定长效机制,把临时性、突击性执法转变为日常性执法,将这一为民实事办好。

人防加技防 共守城市之静

李育蒙(广州市越秀区)

6月29日,平顶山市生态环境局发出通知,要求全市各县(市、区)生态环境部门加强中考、高考期间噪声污染控制和监督检查。中高考期间,给予考生一个安静的考试环境,不仅是民生期待,更是政府职责所在。其实,噪声污染一直是城市市民生活、人居环境之痛,虽然相关部门一直在努力执法,但仍未根治。

如何治理噪声污染,守住城市之静?我认为要人防、技防双管齐下。 技防,就是通过技术手段产生威慑作用。例如在施工单位或文化娱乐场所附近加装噪声测试仪,一旦声音超过标准,测试仪便会报警。我所住小区内一家KTV附近就装有这样的设备,为此,经营者会做好隔音措施,以免引发测试仪报警。这说明,技术手段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噪声之患。而对于流动宣传车或商家店铺喇叭等问题,加强突击检查不失为一种方法。

当然,要守住城市之静,除了在技术层面 “拦截”外,更需要从法律层面约束。比如加大违法违规成本,给噪声制造者戴上“紧箍咒”,让城市静下来,居民的幸福指数也就会“动”起来。

抓好源头管理是关键

宋欣杰(商丘市夏邑县)

治噪不力,人难安宁,抓好源头管理是关键。在审批环节就要严格控制,不达到降噪标准的不准开工开业。

治噪常抓,重在管理,建立长效机制是根本。治理噪声污染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绝不能搞一阵风,只有应常抓不懈,建立长效治理机制,才能真正还百姓清静空间。

治噪不易,管惩结合,齐抓共管建立良好治理秩序。在治理噪声污染的过程中,工商、公安、生态环保等部门应协同作战,管理与惩治并施。

拿起法律 刚性约束

庞振江(平煤股份二矿)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把防治噪声污染纳入法治轨道是解决噪声污染的根本之策。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在于执行。各级环保部门应该拿起法律武器,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决不允许搞变通、打折扣。

在有法可依的同时,还要加大监管力度。有关部门应把日常执法检查与环境专项行动结合起来,实施跨行政区执法合作和部门联动执法,健全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建立长效机制,最大限度减少噪声污染。

@微观点

于炳绅(天津市河东区):其实就在某些人旁若无人制造噪声的同时,他们也置身于噪声的伤害之中。久而久之,噪声下的所有人都会深受其害。如何打造常态化安宁幽静的生活环境呢?

做好宣传劝导,增强各行各业以及公众的自觉意识,有效减少噪声的发生。完善隔音措施,阻断噪声传播。明确惩治制度,对恶意制造噪声的人或单位予以严肃处理。

编辑絮语

声音小一度 幸福进一步

6月29日,市生态环境局发出通知,要求加强中考、高考期间噪声污染控制和监督检查。近年来,每逢中高考,相关部门都会采取强硬措施,为城市按下静音键,力争让那些追寻梦想、勇敢而战的孩子们有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考试和休息环境。

高考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因此考试期间严禁产生噪声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响应。这是一座城市人性化与人情味的体现,也是一场环境指数与文明素养的考试。令人尴尬的是,中高考一过,城市又恢复了往日的嘈杂与喧闹,这场考试带来的宁静,终究是有保质期的。

噪声来自哪里?半夜工地的施工声、道路上车辆的喇叭声、小区空地上的广场舞音乐声、街边商铺音响传出的吆喝声……可谓无时无刻无所不在。生态环境部公布的环保举报办理情况显示,噪声污染举报仅次于大气污染,排在第二位。噪声污染已成为“看不见的杀手”,损害着我们的身心健康。

治理这来无影去无踪的噪声,说难也不难。中高考期间的成功经验表明,只要想去治理,只要肯去较真,就能满足人们对宁静生活环境的需要。

源头管控,做好城市前期规划。临时抱佛脚下狠劲一次次治理,不如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市政管理、生态环境等职能部门作用,科学规划建设项目,计算落实防噪隔离距离,设置优化减振降噪设施,虽无法一劳永逸,但能免去日后许多麻烦。部门联动,建立长效共治机制。治理噪声不能各自为政,这涉及生态环境、公安、文化、工商行政、交通运输、住房与建设等相应管理部门,必须进一步细化职责、明确分工,加强沟通、齐抓共管,严明制度、有力查处,形成可持续的强效管控格局。宣传引导,增强居民自觉意识。每个人都可能是噪声制造者,要做好宣传教育,形成人人自觉静音的良好局面。同时,畅通网络、手机、电话举报渠道,激活公众监督角色。此外,创新降噪技术,扶持降噪产业,提高治理噪声污染科技含金量。

噪声污染看似只是“有点吵”的小事,实则是关乎我们生活质量的大事。期待鹰城更加宁静祥和。(木子)

下期话题

百名“网红”为鹰城直播带货

7月10日晚,我市“助力脱贫攻坚我为鹰城代言”百名“网红”直播带货活动启动。当晚,活动主直播间内,平顶山籍影视演员苇青、魔术师丁德龙、宝丰县赵庄镇大黄庄村驻村第一副书记李绮雯、鲁山县下汤镇尹和庄村驻村第一书记吴家宝推广特色产品,助力消费扶贫。华邦铁锅、汝河湾富硒杂粮、郏县中原红饮料、宝丰酒、叶县叶盐牙膏、鲁山酥梨、舞钢山野菜等10余种具有鹰城特色的产品亮相直播间。

百名“网红”直播带货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商务局、市扶贫办等联合主办,希望通过直播带货活动打造本地直播带货平台和品牌,推出一批知名“网红”,打造一批爆款,助推平顶山好产品“走出去”,让更多消费群体“走进来”,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作出应有贡献。后续活动中,主办方还将邀请民间的“网红”主播、流量大V、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驻村第一书记、知名企业家等参与直播带货活动。第一阶段时间跨度为7月至年底,主要选择优质特色农产品成熟时期、重大文化活动时间节点等时段进行。(见本报7月8日、7月11日二版)

直播带货作为一种线上新型消费,在疫情防控大背景下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凭借着强大的生命力创造了新的消费热点和商机,在公益助农、脱贫攻坚领域大展拳脚。与此同时,多地也曾出现货不对板、售后维权等案例。我们要引以为鉴,让这趟消费列车行得稳、走得远。

下期话题:百名“网红”为鹰城直播带货。

来稿信箱:baixinghuati@qq.com,请在邮件主题栏注明“话题”字样,截稿日期为2020年7月16日。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