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文化
3上一版
 
他与青山绿水同在
红色段庄 光耀史册
关爷庙沟村的由来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0年7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他与青山绿水同在
——造父与鲁山
 

什么样的人能被绿水青山永远铭记?什么样的人能为一方土地播下一种精神?

赵氏始祖造父便是这样的人。

3000多年前,造父晚年归隐鲁山率领子孙繁衍生息的赵村镇、尧山镇一带,赵氏子孙多达近万人;而在赵村镇宽步口村,赵姓人口多达600多人,占全村人口的一半。

在鲁山县的赵村镇、尧山镇、下汤镇、马楼乡等地,至少有30多个与造父相关的地名:造父长眠之地赵老嘴,早年寻获良马的桃林、东桃林、桃林溪,晚年牧马的金马沟、马头崖、白马洞、马脸沟、石马沟、长马沟、马连沟、牵马岭、西马沟、马盘沟、马牙沟、马田沟、小马田沟、马蹄沟、马老沟、咬马庙……

在这一片土地上,姓马的百姓并不多,但以马命名的乡村比比皆是:马楼乡、马楼村、西马楼村、大马庄、小马庄、马村、马家庄、马公店……

这些乡村为何以马命名?

在一个并不广阔的区域,竟有如此众多与之相关的地名,这一切都在证明——一个真正造福百姓的人,山河大地不会忘记。他的功德会在绿水青山的记忆中、会在一个个永久的地名中,与大地同在,与日月同辉。

《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记载:“造父取骥之乘匹,与桃林盗骊、骅骝、绿耳,献之缪王(周穆王)。缪王使造父御,西巡狩,见西王母,乐之忘归。而徐偃王反,缪王日驰千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乃赐造父以赵城,由此为赵氏。”大意是:造父选取了骏马八匹,与在桃林得到的盗骊、骅骝、绿耳等名马献给穆王。穆王让造父赶车,到西方去巡视,会见了西王母,快乐得把回去的事儿都忘了。不久,徐偃王发动叛乱,穆王乘坐马车,日行千里,攻打徐偃王,将他彻底打败。于是把赵城赐给造父,从此就有了赵氏。

造父曾师从泰豆氏,学成识马、驯马、御马之术。一日,造父游潼关,得骏马六匹。当时,天子车乘为八匹骏马,品种统一,毛色无杂。造父又获知潼关东南山中有桃林,产天下名马,便向周穆王奏明,深入桃林寻找良马。造父在桃林中风餐露宿,入蛇蟠之川,闯虎穴之沟,终于寻获良马两匹,合原六匹为两乘。周穆王闻之万分喜悦。

据造父后裔多方考证,造父捕获名马所在的桃林位于潼关东南方向的河南省鲁山县尧山镇桃林村周围,即十八垛原始森林景区内。桃林村在伏牛山东段、尧山东北20多公里处,方圆数百里,峰峦叠嶂,植被茂密,古树参天,溪潭相连,生态极佳。

清代学者毕沅指出:“《中山经》所云‘夸父之山,北有桃林’矣,其地则楚之北境也。”楚国北方边境的楚长城现还有大量残存,主要分布在鲁山县尧山和嵩县木札岭一带,桃林就在其覆盖范围之内。当地至今还留有桃林、东桃林、桃林溪等大量与桃树有关的地名。可见,鲁山桃林是造父早年选马的主要区域。

《赵姓通史》一书详细记述了造父归隐鲁山的史实。造父功成名就,年老力衰,萌生归隐之念,遂向周穆王请辞。周穆王感念造父之功且与之情谊深厚,不忍他离去,可由于自己也已年迈,无力御马狩猎,便同意造父归隐鲁山、放马桃林。造父驾驭着周穆王赐名的八匹宝马,一路奔波,向桃林进发。无奈桃林一带山高路险,行走困难,只好来到桃林附近,滍水(今沙河)北岸赵村宽步口处。这里土地平旷,水草丰美,是牧马的理想所在。遂在宽步口一带随马自牧,形影不离,日出而牧,日落而归,逍遥自在,快乐无比。放牧足迹,沟坎峰岭、崖洞水潭、林溪美地,被当地百姓以马命名,于是出现众多带马字的地名。

造父与当地百姓和睦相处,亲如一家。当看到百姓仍以原始方式艰辛劳作的情景,他便把认马、养马、驯马、御马、用马之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乡亲们,减轻了百姓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力。马文化由此推而广之,传之久远,造福无数百姓。造父由此深得百姓爱戴和景仰,被誉为“马王爷”。民间所传的“马王爷三只眼”,即指造父善识良马、敏于洞察的慧眼。

为感念造父的功德,当地百姓将“马王爷”供奉于白云寺。白云寺原为商周庙宇,供奉着人文始祖太昊伏羲,乡亲们将造父供奉其中,与伏羲并列,3000年香火不断。

造父不仅是百姓心目中的英雄,在有远见的统治者眼里,造父同样是一位值得景仰效法的先贤。据《清宫秘史》记载,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清圣祖仁皇帝玄烨曾驾临白云寺祭拜伏羲和造父,留下了“万善同归”的题词。雍正五年(1727年),清世宗雍正皇帝胤祯下旨重修白云寺,并铸造大钟铭文记载。

然而,这座供奉着两位先贤的白云寺却被毁于一旦。白云寺里的造父神像虽已消失,但百姓心目中的造父形象永远不会消失,以地名为载体刻在大地上、以星辰之名刻在星空之上的造父功德更不会消失。天文学家曾以造父命名一种变星,并可用于测量星际距离,因而造父星又被称作量天尺。

眼下,为了像造父那样造福万千百姓,一群忠诚的造父后裔立志在始祖当年牧马的宽步口村、沙河北岸打造一座田园小镇。这座小镇将以造父文化为内核、以根亲文化为灵魂、以康养文旅为先导,从而实现农文康旅一体、城乡良性互动、三产融合、多方共赢,为鲁山乡村振兴、全域旅游、县域经济发展提供示范样板。

(黄昌之)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