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专版
3上一版  下一版4
 
节约集约土地 严守耕地红线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20年6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节约集约土地 严守耕地红线

陈光明局长安排部署重点工作
全省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研讨会在我市举行
“生态文明媒体行”采访团到我市采访
全省露天矿山整治与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推进会暨百日会战动员会在我市召开
智慧平顶山建设项目国家级验收会议现场
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动员会现场
积极投身国土绿化行动
鲁山县梁洼镇生态修复项目
郏县土地整理后一望无际的麦田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研成果交流会
↑宝丰县永顺铝土矿露天矿山整治项目
↑郏县生态修复结硕果
↑中共平顶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直属机关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
←自然资源小卫士进行普法宣传
 

今年六月二十五日是第三十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深入学习、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对耕地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以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对加强耕地保护的决策部署,突出规划引领、强化部门协作、提升治理能力,认真落实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切实保障好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资源需求

新职责焕发新气象 新作风展现新作为

同心谱写自然资源和规划改革发展新篇章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 陈光明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建以来,始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坚持“一张蓝图保发展、一体共治建生态”总体思路,聚焦市委、市政府“综合实力高质量重返全省第一方阵”发展目标,认真履行建设生态文明、保障高质量发展和自然资源综合管理职责使命,着力抓重点、破难点、出亮点,用实际行动展现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

规划绘就发展新蓝图。统筹“山水林田湖矿城”,在全省率先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初步成果。2019年12月6日,全省国土空间规划研讨会在平顶山市召开,我市作典型发言。围绕产业转型、生态宜居、品位提升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6大板块,先后编制70余项专项规划,从战略层面破解发展难题,塑造城市新形象。按照集聚提升、特色保护、整治改善、城郊融合、搬迁撤并的分类规划,编制完成全市2584个村庄的实用性规划初步成果,并开展了乡村振兴示范带类村庄规划上墙展示工作。

耕地数质实现稳增长。认真贯彻“藏粮于地”战略,提请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的实施意见》,强调“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统筹开展土地整治、耕地提质改造项目建设,新增补充耕地5.5万亩,全市耕地保有量稳定在388.6万亩、基本农田324.3万亩,分别高出省定目标4.6万亩、2266亩,实现耕地保护数量、质量双提升,守住了“饭碗田”。

生态保护跃上新高度。全省首家开展市级领导包矿巡山,实施“捆绑问责”和“局委分包”。全市恢复治理4.2万亩,植树313万余株,投入4.5亿元;73座持证露天矿山停产整治完成率60%,生态修复率87%;35座责任主体灭失露天矿山生态修复率68%,“三区两线”范围内生态修复率87%。今年4月,我市新引入亿利集团60亿元生态修复项目,加快北部山体生态修复,实施后森林覆盖率将增加至70.92%。我市拟争取上级资金20亿元,对淮河上游(平顶山段)沙、汝河流域进行系统生态保护和修复,形成淮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伏牛山区东部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目前项目已上报待批。

空间保障拓展新广度。争取新增建设用地计划4265亩,上报增减挂钩项目32批次8542亩,全市占补平衡储备指标近9万亩,预计可保障3至5年建设项目用地。土地报批大提速,将部分原属市级权限下放,开辟“绿色通道”,全市共获批建设用地2.2万亩,收储土地1.7万亩;出让土地1.2万亩、价款105.6亿元。市本级出让土地后程发力,连续两年突破50亿元大关。推进拆旧复垦,新验收土地1.9万亩,交易1300余亩、价款2.1亿元,重点项目用地保障率全省第一。

严格执法抓出新力度。借助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力量,在全市掀起违法占地、违法建设、违法采矿综合整治新高潮,取得了丰硕成果。2019年开展清田暨“百日会战”攻坚行动,拆除复耕违法用地1070宗1838亩,拆违拆迁778.4万平方米,复耕土地近千亩。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大棚房”问题清理整治、违建别墅清查整治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成立专项工作组,采取日例会、暗访督导、实地抽查等措施,对确认的28宗“大棚房”全部拆除整改到位,得到省政府高度评价。对矿产资源违法行为“零容忍”,查处无证采矿103起,填封非法采矿点60余处;配合河湖采砂专项整治行动,巡查78次,查案12宗,提前杜绝产生新的违法占地。

惠民举措体现新温度。成立企业服务办公室,全年对接企业200余次,上门服务60余次,解决实际困难80余项;工程建设实行“一份办事指南,一张申请表单,一套申报材料”,实现“并联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划拨、协议出让,国有企业改制土地使用权处置等方面,审批时间压减一半以上。疫情期间,主动落实降低土地竞买保证金、分期缴纳土地出让价款、缓缴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容缺办理规划许可等措施,尽可能缓解企业负担,助力复工复产。不动产登记53项业务实现“网上办”,成功发放全省首张“不贴图”不动产产权证书;率先启用智慧不动产三维便民服务系统,银行等便民网点办理业务比重突破50%。今年4月,不动产登记再次提速,实现一般业务当日办结、11项业务立等可取,对临近下班时间受理的业务,一律延时服务。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实现“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全面起势之年。站在发展的新起点,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围绕全市中心工作,持续建强党建“主心骨”,绘好国土空间蓝图,坚决守好“耕地”和“生态”红线、底线,着力打造绿色生态矿区、一流营商环境、信息化建设三大亮点,全面提升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服务水平。

建强党建“主心骨”。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自然资源工作高质量;用活用好“学习强国”平台,学思践悟,促进作风建设再上新台阶。制度化、常态化推进“以案促改”,坚持问题导向,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通过正面引导、反面警示,把讲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全面排查“四风”隐形变异和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精准发力,补齐短板,彻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绘好国土空间蓝图。强化“多规合一”,加快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统筹调整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整改补划工作,强化各类指标管控,优化中心城区空间布局,提升国土空间品质和利用效率。同时,以国土空间信息平台为基础,同步搭建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管理系统,争取今年年底前完成规划编制工作,形成全域“一张底图”和“一个平台”。坚持因地制宜、因村规划,编制符合地方特点、文化特色和乡村振兴要求的“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出台《村庄规划管理指导意见》,真正实现“一张蓝图绘到底”。

坚决守好红线底线。统筹处理“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的关系。一方面,继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完善管控、建设、激励多措并举的耕地保护机制,坚决守好“耕地红线”;统筹耕地提质改造、宜耕后备资源开发,年内计划新增5000亩补充耕地指标。另一方面,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着力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采煤沉陷区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谋划实施一批优质项目,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快推进北部山体生态修复项目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试点、历史遗留废弃工矿地整治项目立项工作,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按时保质完成“国土三调”工作,全面摸清自然资源家底,查实查清各类问题,逐步实现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全覆盖,推进整体保护。

着力打造三大亮点。打造绿色生态矿区。加快露天矿山综合整治和督导检查力度,严格落实督查组、市直部门、属地政府“三级督导”和包矿工作力度,要求紧盯目标、争分夺秒、加快整治,确保年底前露天矿山全部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对整治不达标、未通过验收的矿山按期关闭、注销或吊销证照。擦亮生态建设“新名片”,继续推广矿山生态修复“郏县样板”和“宝丰模式”,探索总结鲁山县市场化运作、科学化治理的生态修复“亿利模式”,争取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平顶山经验”,早日啃下生态修复“硬骨头”,将西北部和市区北部矿区打造成林水共生、绿色生态示范区,真正让绿色成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底色。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争取计划指标增量、盘活闲置低效存量、用好增减挂钩流量,在用地预审、占补平衡、土地报批等方面,提前介入、主动服务,为招商引资、重点项目等提供用地保障。2020年,市本级计划新增土地储备3000亩,确保土地出让供应充足、省重点项目用地保障率在90%以上。做好工程建设领域审批制度改革,优化流程,精简环节,实现投资项目“一网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服务企业发展,解决企业困难,落实疫情防控期间优惠政策措施,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持续开展窗口作风问题专项整治,进一步落实“马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和“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出微信版不动产登记网上服务平台,实现24小时不打烊,力争使我市不动产登记服务水平和质效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加快规划“一张图”监督系统部署和自然资源监管指挥中心建设,规划基础数据库建设和坐标统一转换工作,采取“边建设、边应用”模式,预计今年10月完成验收。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大数据为手段、信息化建设为平台,梳理优化部门职能,实行流程再造、业务重构,按照办理事项“有序衔接、相互制约、简练明确”的要求,逐步实现所有行政服务事项网上集中管理和“一站式”服务,打造全省乃至全国亮点。

稳中求进促改革 集中精力抓落实

郏县自然资源局

郏县自然资源局勇于改革创新,先后实施拆旧复垦、“双违”整治、“一户多宅”治理和宅基地超面积治理等“四步走”战略规划,推行“区内修复、区外补偿”矿山生态修复,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乡村振兴、扶贫开发,走出了一条符合新时代要求、富有地方特色的自然资源高质量发展新路。

矿山生态修复打造郏县样板。郏县全面推行“区内修复、区外补偿”双规机制,致力于探索“政府主导、企业主责、群众参与、专业指导”的生态建设新模式,找到了一条符合郏县实际且可供借鉴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新路子。目前,郏县累计投入3亿元,完成恢复治理及生态补偿近3万亩。

“双违”整治形成郏县经验。2019年4月,郏县集中整治违法占地、违法建设暨“一户多宅”。截至目前,共整治“双违”暨“一户多宅”问题22263宗856.8万平方米。副省长武国定对郏县“双违”整治暨“一户多宅”整治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土地出让金及争取资金创历史新高。郏县自然资源局超前谋划,主动出击,将全县具有开发潜力的土地整治项目纳入项目储备库,加强出让管理和供后监管。2019年,争取土地储备项目专项债券资金4100万元,供应宗地33宗,出让金7.1780亿元。2019年共实施6个补充耕地项目,成功交易补充耕地指标861.4271亩,成交价款6532余万元。

不动产登记工作迈入全省先进行列。不动产登记工作以“精心、热心、耐心、专心、细心”为工作追求,实行“六公开四统一”、实名制预约、EMS邮递服务,并提供延时服务,分类压缩业务办理时限,不动产登记窗口成功创建为“全省十佳文明服务示范窗口”。

农房登记工作总结出“郏县模式”。郏县将农房登记工作列入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目标,强化督导检查,注重宣传培训,形成县、乡、村三级齐抓共管的农房登记工作体系。目前,全县应送审村数348个,完成281个,完成率80.7%。已完成权属调查108439宗,各乡镇、村正在进行权属审核16801宗。

处理不动产遗留问题为民解难题。郏县成立处理不动产登记遗留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开展集中办公。截至目前,已受理各类遗留问题91宗,认定81宗,核定土地出让金37宗;处理遗留问题28宗,完成处理建筑面积98848.83平方米,帮助1814户群众解决办证难问题,实际收缴土地出让金及税4367.30万元。

坚持规划先行 助力乡村振兴

宝丰县自然资源局

宝丰县自然资源局坚持“规划先行、多规合一”,高效利用县域资源,全力推进“生态宜居水城、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积极打造“乡村强县”“文旅强县”,促进城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规划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道工序”。宝丰县12个乡镇和1个林站,均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任主任的规划委员会,健全组织架构,明确职责权限、议事制度、议事程序和议事要求,进一步规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自建房及设施用地的使用。同时,通过组织规划委员会成员进行集中培训、各乡镇规划委员会主任列席县规划委员会会议等形式,提高各乡镇规委会水平。目前,各乡镇均成立综合执法队,对辖区内违法占地和违规建设进行常态化巡查。

城乡规划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的工作,该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可持续发展,从城市重点项目建设到农村房屋改造,全部实行规划先行,对城市建设各项规划编制进行充分科学论证。目前,宝丰县自然资源局已完成宝丰县国土空间规划纲要编制,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多项专项规划正同步编制中。近期,县规划委员会审查通过了宝丰县职业教育培训创业中心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宝丰县看守所、拘留所迁建项目,宝丰煤炭循环经济产业园污水处理厂、宝丰文笔山森林公园提档升级项目总体规划等重点项目,发展经济的同时又保障了民生,形成了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实现了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指导性。

“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为避免出现“千村一貌”现象,该县按照“试点先行、典型引路、全面推开”的原则,各乡镇根据地域特色、民俗风情、文化传承等特点,编制符合村庄发展实际、农民发展意愿和乡村振兴要求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将农业农村的田园风光、农耕文明与自然景观等资源有机结合,打造各具特色、不同风格的美丽乡村。该县形成了“农业+文旅”的发展模式,通过“废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劳作变体验”的休闲业态,实现乡村与城市的互动、田园风光与民俗文化的深度融合,形成了可推广的村庄规划试点。

目前,该县已初步设计完成了20个村的村庄规划。成立乡镇规划委员会以来,各乡镇已累计召开规委会40余次,审查农民自建房300余户,拆除违章建筑150余宗,收回空白宅基地20宗,在全市率先实现县域内所有行政村规划指导全覆盖,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规划保障。

砥砺改革勤耕耘 春华秋实盈硕果

舞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舞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建设安全、绿色、高效、法治、和谐的美丽国土为目标,以推进新时代自然资源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诚担当、奋发作为,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守阵地、保护耕地“红线”。该局出台《关于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实施意见》,将耕地保护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全面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耕地保护新格局,完成上级下达舞钢市耕地保有量350145亩、基本农田面积280875亩的耕地保护目标。

保发展,加大土地报批力度。千方百计确保重点项目用地需求。截至目前,上报省政府批准征收6个批次,面积164.106亩;上报省政府批回8个批次,面积686.16亩;上报批准345国道面积约1400亩。

抓利用,土地供应最大化。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舞钢市土地管理委员会和土地利用突出问题整改领导小组,对全市历史遗留问题进行拉网式普查,建立健全台账,实行挂账整改,加大土地收储和对“三未土地”的整治力度,目前盘活存量土地22宗,面积550亩;已出让土地86宗,面积1250亩,完成土地出让收入5.08亿元,土地供应和土地出让均创历史新高。

强执法,建立土地管理新秩序。排查各类违法占地2435宗,面积10927.71亩,其中耕地5638.66亩、基本农田635.91亩。加大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及综合整治力度,近年来共治理2830亩,植树55万余棵,硬化道路6.7公里,硬化广场2500平方米,砌护坡200米,修建混凝土围墙及铁栅栏2000米,投资逾9200万元。

促改革,村级规划编制顺利实施。该局积极探索空间规划“多规合一”工作,以开展“乡村规划千村试点”为契机,探索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的具体路径方法,科学引导村庄建设,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为乡村振兴全面推进打好基础,目前已全部完成舞钢市171个行政村“两图一书”的规划编制工作。

促服务,优化营商环境。该局紧紧围绕一次性办妥的改革目标,所有行政审批业务全部进大厅,提升AB岗行政审批效率、优化营商环境。围绕不动产登记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提高窗口人员服务质量和网上行政审批服务水平,全面实行网上预约、网上预审、窗口核验等便民措施,方便群众和企业就近办理相关登记事项。目前,舞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共受理各类登记26451件,先后获得舞钢市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状”及河南省“文明示范窗口单位”等称号。

凝心聚力 谱写自然资源新篇章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分局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分局以机构改革为契机,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真抓实干,谱写出新的篇章,2018年以来累计实现土地收益7亿多元,收储土地5000余亩,先后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高新区服务经济中心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理顺机制,机构改革融合不断深入。该局以机构改革为契机,优化职能体系,按照“能和不分、能并不串、能减不留、能短不长”的原则,推进机构改革,使土地利用和规划业务无缝对接,提升工作效能。提前介入项目的修建性详细规划评审,压缩审批时间,截至6月中旬共组织专家评审12次,召开业务审查会19次,审查通过修规9个、道路管线设计11个。

创新管理,有效破解“双违”难题。该局探索建立村级保证金制度,建立“党委领导、政府执行、镇办落实、部门联动、村级负责”的执法体制,落实执法责任。2019年以来共组织联合执法96次,查处违法案件15宗,违法占地、违法建设比例降至全市最低。同时,建立园区联络员制度,所有涉土涉规项目的手续由联络员协助办理,实行保姆式服务。

规划引领,为区域发展提供指导。该局积极作为,完成了高新区空间开发保护评估报告的编制和遵化店镇总体规划批复备案,解决了公交站场、问津小镇等4个项目的落地问题,盘活土地410多亩。该局积极谋划了高新区“一核两翼六园区”、临港物流片区、城市文化综合体片区的产业规划与空间规划对接,为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

高效服务,优化土地利用营商环境。该局强化指标保障,实现重点项目应保尽保,累计储备补充耕地指标4450多亩,实现了项目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节约耕地指标费4.5亿元。实现报批土地98.9224公顷;批而未用土地整改成效明显,供地率由41.19%提升到84%,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评价在全国412个开发区中获得第17名的好成绩。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做好自然资源工作意义重大。下一步,一是要根据“国土三调”数据成果科学调整补划永久基本农田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为项目建设谋划提供科学依据。二是要依据国土空间规划,进一步配套完善电力线路和市政管网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三是要借助“国土三调”和农房不动产调查成果,积极谋划乡镇全域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四是要科学编制土地供应计划,有序推进东任庄、戴庄和小营片区土地供应工作。五是要进一步夯实执法基础,健全执法监管体系,坚决将违法占地违法建设制止在当初、消除在萌芽。

坚持守土尽责 净土提质 增绿添绿

叶县自然资源局

叶县自然资源局围绕建设“四个叶县”,突出“四大战略重点”,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以更大力度“净土提质”,以更高标准“增绿添绿”,让绿色成为底色,保持经济健康平稳运行,谱写新时代叶县绚丽篇章。

完善保护机制,切实坚守耕地保护红线。该局将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纳入目标考核范畴,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严格兑现奖惩,明确红线、底线,留足国土绿化项目建设空间,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实施耕地占补平衡,组织申报的5个补充耕地提质改造项目规模85562.4亩,估算投资1.4亿元,实施后部分原有耕地质量将提高一个等别,新增耕地32914.28亩。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用地,今年以来,按照“增减挂钩”用地报批原则,用好“紧急用地”“先行用地”“临时用地”政策,积极应对疫情防控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截至目前已出让和划拨土地13宗,面积96.18公顷,土地成交出让金总计37788万元。

创新服务方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该局认真贯彻落实“放管服”暨一次办妥改革工作的要求,推出预约管控和网上办理等便民措施,切实优化流程,提升服务效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截至目前,共受理不动产10210件,颁发证书2580本、证明7249份,接待群众近2万人次,限时办结率100%。有效探索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4月份办理登记质量位居全省第一,得到上级部门和群众的肯定。

突破重点区域,稳步推进土地收储工作。该局根据2019年土地收购储备供应情况及2020年用地需求,编制了2020年度土地收购储备计划,及时上报至自然资源部。目前,依法收回原叶县种猪场宗地、原叶县银龙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宗地国有土地使用权。分类妥善推动新增建设用地收储工作,目前正在实施征收的宗地共11宗250多亩,已完成征收并移交的宗地共4宗877亩。

夯实工作基础,加快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叶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8-2035年)》编制工作完成了前期资料收集。重拳出击,全力抓好净土提质增绿添绿,对全县露天矿山排查摸底,投入资金160万元,加大对27个非法开采点恢复治理力度。目前,共完成移土栽培树木15500株,全部达到复耕复绿标准,生态修复任务圆满完成。

强力推进生态修复土地综合整治

石龙区国土资源局

石龙区国土资源局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通过政策机制和社会辅助等措施,重点完成矿区生态恢复治理、露天矿山治理和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有效减少了地质灾害威胁,改善了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推动了全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3年来,该区先后通过对农村居民点拆旧复垦、工矿废弃地复垦、未利用地开发等整治出耕地4000余亩,直接经济效益超过2亿元。2020年,与亿利生态集团签约20亿元,对石龙区南部矿区进行生态综合治理,预计可整治出耕地10000余亩。该项目一期今年5月10日开工,预计可整治出耕地3500亩。工矿废弃地综合整治,不但让昔日无序开采遗留的“伤疤”慢慢恢复为良田沃土,而且置换出了大量的建设用地指标,使东鑫焦化、中石油分布式能源等一批重点项目顺利落地,为全区经济发展备足了后劲。

废弃矿山变身绿色“金山”。该区以工矿废弃地为突破口,在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不变的前提下,按照宜林则林、宜耕则耕的原则,对辖区工矿废弃地进行复垦,项目建成后土地垦殖率为82%,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3.1%,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期。在复垦过程中,石龙区国土资源局采用因势利导、奖补结合的方法,探索出助农脱贫增收的新路。明确拆旧复垦出的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归村集体所有,对验收合格的土地,石龙区财政按照每亩3万元-4.5万元的标准,直接对相关街道和社区进行奖补,从而实现了增加村集体经济和增加用地指标的双赢。

综合整治废弃地,为转型发展增添新动能。石龙区是因煤而立、依煤而兴的独立工矿区,煤矿采空后留下了多达4万多亩的采煤塌陷区和工矿废弃地,同时该区面临现有用地指标严重不足、项目建设缺乏土地资源的难题。该局深度挖潜,将16个社区3500多亩煤炭开采留下的空房、危房、废弃宅基地、空心村等闲置资源通过土地综合整治进行盘活,被修复、整理、绿化后的石龙区焕发出勃勃生机。复垦后耕地质量改善程度约80%,增加了土地收益,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提高,进一步调动和发挥了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

严格保护耕地 服务经济发展

市国土资源卫东分局

市国土资源卫东分局围绕重点工作,卯足“三股劲”(在责任面前有干劲、在重点工作面前有冲劲、在困难工作面前有拼劲),以“三保”(保护耕地、保障发展、保护群众权益)为目标,努力促进卫东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强化监管,严格保护耕地。实行管控性保护,严把建设用地预审。今年以来,该局为卫东区136个项目预审把关,引导建设项目合理选址,做到不占或者少占耕地,严禁占用基本农田。实行约束性保护,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建立了基本农田数据库,签订了各级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责任书,竖立了区、街道、村级基本农田保护牌。实行补救性保护。严格按照“占一补一、先补后占”的要求,对3个批次涉及耕地15.66公顷,从叶县协调购买占补平衡指标,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实行惩治性保护,依法打击违法占用耕地行为,拆除违法占用耕地76.13亩,违法占用耕地、基本农田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保障用地,促进经济发展。积极组卷报经省政府批准,征收土地面积23.354公顷,共3个批次9个项目。超前谋划,报省政府两个批次收储地块31.3148公顷,已经省政府批准征收。严格把关,做好建设用地预审工作。对卫东区经一路、尼龙城铁路专用线和市永康路北延项目进行土地预审,快速出具了建设用地初审意见。

保障省级重点项目用地。去年12月以来,市国土资源卫东分局全力做好物流园区土地报批工作,克服天气、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对物流产业新城启动区土地的面积、权属、地类及现状进行摸底调查,摸清启动区范围内的国有土地、已征收土地、集体土地面积2852.92亩,其中国有土地1028.78亩,已经省政府批准征收846.66亩,集体土地977.47亩。

夯实基础,保护群众权益。该局加强过程管理,坚持每周班子成员听取第三次国土调查和农村房屋不动产登记以及监理单位工作汇报,发现问题,限时解决。卫东区“国土三调”工作初始成果今年5月已上报国家核查。卫东区农村房屋不动产登记外业调查工作基本结束,宅基地及集体建设用地完成13225宗地,其中宅基地13032宗、集体建设用地193宗。测量收尾工作、内业资料整理及建库工作正在进行中,正在做好宅基地确权发证前期工作。

推进土地手续办理 助力问题楼盘化解

市国土资源新华分局

新华区位于新老城区接合部,面积63.48平方公里,土地资源总量少,后备资源严重不足,问题楼盘化解任务繁重,而土地手续的办理是问题楼盘化解工作的重中之重。

市国土资源新华分局在保障好重点项目的同时,找准突破点、明确着力点、夯实支撑点,把化解问题楼盘、消化存量旧账作为重要抓手,着力破解土地利用突出问题。去年以来,共化解问题楼盘项目15个,涉及19宗土地,面积361.7亩,收缴出让价款12.3亿元,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找准转变观念这个“突破点”。该局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工作热情保障全区经济社会发展。

抓好履职明责这个“着力点”。该局在详细摸底的前提下,找准问题楼盘化解过程中的权属调查确认、国有土地收回、土地供应等环节有关土地手续办理难题的症结所在,灵活运用政策、整合工作力量、细化分解任务、突出工作重点,本着“尊重历史、分类施策”的原则,实行“一楼一策、一项目一策”的方法,担责解难题,担当抓落实,为问题楼盘化解奠定建设基础。

夯实高效服务这个“支撑点”。该局紧紧抓住省政府解决土地利用突出问题的难得机遇,按照市问题楼盘办化解工作方案、时序节点要求,开辟绿色通道高效服务,化解量和化解率均居全市第一,不仅盘活了闲置土地资源和不良资产,优化了营商环境,还有效解决了广大群众回迁难、入住难和不动产登记办理难等迫切问题,推动了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和高质量发展的“三提升”。

务实重干才能创造未来,不懈奋斗方可铸就辉煌。该局将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牢扛稳“两统一”职责,进一步转变作风、担当作为、只争朝夕、不辱使命,为自然资源事业取得新成绩、为我市综合实力高质量重返全省第一方阵贡献力量。

强化规划引领 为城市发展保驾护航

市城乡规划卫东分局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蓝图和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个阶段中的前提。市城乡规划卫东分局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紧围绕“一张蓝图保发展、一体共治建生态”的工作思路,按照市局统一部署,结合卫东区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诉求制定工作计划,为地方发展谋思路,为项目落地推进度。

强化规划引领,努力绘好“一张蓝图”。该局努力摸清区域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本底,明晰区域项目落地实施情况,了解区域发展基础及远景,挖掘城乡统筹发展的资源和潜力,进一步明确城市战略定位,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优化城市功能结构。坚持生态优先、创新转型、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规划原则,积极探索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新思路,系统整合各类空间规划。统筹空间资源,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研究产业用地规模及开发强度,科学划定“三区三线”,以空间协同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稳步提升空间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着力构筑山清水秀、宜居适度、集约高效的都市空间格局,为平顶山市发展绘就“规划蓝图”。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典范城市。该局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改革创新,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合理有效利用资源,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对自然生态空间的占用。合理管控城市发展规模,科学确定与生态自然相适应的城镇规模、经济密度、人口密度。在此基础上,配合推动北部山体生态修复规划进程,整合卫东区丰富水系资源,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夯基础,为居民高水平生活提保障。

做好跟踪服务,打造企业良好发展环境。该局坚持上位规划引领,统筹项目落地规划管控,保障重大工程项目落地。在规划方案初审环节,依照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要求,简化办事流程,不断优化服务改革,着力提升服务技能,推动规划审批流程,真正做到“让服务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目前共完成重大项目规划调整2项,正在谋划调整2项,重大项目规划选址5项,完成项目控规初审3项、项目修规及方案优化初审5项,城市管理监察调查案件共4个。

严守耕地红线 节约集约用地

市国土资源新城区分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平顶山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作为,严守耕地红线,节约集约用地,为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用地保障。

尽职尽责保红线,耕地和生态质量进一步提升。市国土资源新城区分局提请管委会出台了《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构建了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完成上级下达的耕地保有量34800亩任务。今年上半年完成农用地转用83.5亩,其中81.5亩耕地落实了占补平衡。

全力以赴保发展,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该局不断优化建设用地布局,确保项目用地需求。去年以来,报自然资源部、市政府批准调整土地规划2个批次,调整土地面积530亩,确保了高铁引线和康旅小镇项目用地需求。该局根据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发展布局主动作为,示范区高铁中央商务区785.55公顷基本农田已初步确定调出,为示范区未来留足发展空间。同时,土地报批工作顺利推进,组卷基础资料准备工作有序开展,以确保大西环、鲁平大道等重点项目及民生工程用地需求。

节约集约保效益,资源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在新冠肺炎疫情异常严峻、社会经济发展低迷不振的情况下,该局不等不靠、主动作为、敢于担当,上半年已累计出让土地12宗,面积686.25亩,成交价款10.799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76倍。为增加示范区财政收入和重点项目建设用地保障作出了积极贡献。

尽心尽力保权益,提升惠民利民实效。该局“国土三调”工作外业调查及数据库建设全部建成,一次性通过省厅验收,成果已上报国家核查。农房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扎实推进,目前已完成11个村,调查宗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及附属设施4371户,并已全部落宗入库;新增宗地及房屋调查759宗,已初步完成权属来源资料收集,正在进行权属审核和公示工作。

专项整治扎实推进,法治国土建设进一步提升。违建别墅清查和大棚房整治工作成绩显著。该局通过铁腕整治,把示范区认定的12处28栋违建别墅和3处大棚房全部拆除,处置率100%,目前已全部复耕复绿到位,顺利通过省级验收。“一河两路”两侧自然资源违法违规问题清查整治工作扎实推进,认定的5个违法图斑已全部拆除到位,复耕复绿工作正在顺利推进。

(本版文图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供)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