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文化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中原农耕文明的活标本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20年6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原农耕文明的活标本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故事·河南卷·平顶山分卷》出版发行
“故事篓子”在讲故事,民间故事就是以这种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承下来的。 郭东伟 摄
观看故事村石桥村故事壁画。
 

□袁占才

2019年12月25日,人民大会堂,《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首批成果发布会在这里举行。

大系的出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重点项目,由中国文联牵头组织实施。编纂出版大系大型文库,主要任务是以客观、科学、理性的态度,收集整理民间口头文学作品及理论方面的原创文献,完善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同时开展一系列以中国民间文学为主题的社会宣传活动,促进全社会共同参与民间文学的发掘、传播、保护,形成德在民间、艺在民间、文在民间的共识,推动民间文学知识普及与对外交流传播。

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民协名誉主席、大系出版工程领导小组副组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冯骥才在发布会上致辞说,大系出版工程首批示范卷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对中华民族博大恢宏、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学遗产进行科学整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所具有的原始性、原真性、文献性、整体性、系统性、资源性无可比拟。它是五千年来农耕社会流传至今最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之一。同时,它又是一片广袤无垠、无比深厚的中华文化的处女地,有待我们从中去认识我们民族固有的气质与精神,从中获得我们无可置疑的文化自信,将成为我们弘扬传统文化坚实的依据。

大系是真正意义的典籍。新中国成立后,为唤醒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摸清文化家底,国家对异彩纷呈的民间文学遗产曾进行过4次拉网式田野普查。首次是1956年至1966年,以大规模收集民歌为中心的采风运动;第二次是1984年至2009年,“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编辑与出版;第三次是2003年启动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第四次为2010年至2013年,“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相较于前四次,这一次大系呈现方式更加鲜活,承担的社会与文化使命更加艰巨,影响也更为深远,国家层面的重视与投入也更大。

发布会前夕,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官网与微信公众号以“熠熠闪光的中原农耕文化明珠”为题,专门推介了故事卷平顶山分卷。

推介中说道,这部书折射出中原农耕文化的原色与光变。作为中原农耕文化的核心现场,平顶山地区民间故事种类繁多、资源丰富。该卷依据《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故事卷编纂体例拟定的遴选标准,按照科学性、广泛性、地域性、代表性原则,在现地普查和已有资料选编的基础上,共收录在平顶山地区广泛传播的近500篇民间故事。篇幅短小精悍,语言朴实简洁,蕴含着独特而鲜活的地方特色,充溢着一方水土所滋育的民间文学生态之美。

发布会后,一场波及全球的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阻碍了人们的正常交流。4月23日,在第25个世界读书日当天,中国文联出版社向广大读者推荐了2020年度该社第一批所出重点图书,在近30个书目中《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故事·河南卷·平顶山分卷》位列第一位。

5月20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岳杰勇见到该书后,挥笔作出批示:《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平顶山分卷是一部有分量的力作,凝结着全市文学界的心血和汗水。它是传承发展我市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具体实践,有效推动了我市民间文学知识的普及和对外交流传播。

大美鹰城,每一条河流都流淌着美丽传说

2018年5月26日,中国民协在上海举办《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神话、传说、故事”专家组成立大会暨民间文艺调研系列活动。大系出版工程负责人、专家组成员、来自全国16个省(区、市)的代表近百人出席。大家围绕民间散文叙事文学概念的界定、分类、区别与联系、编纂体例等进行深入探讨。其间,中国民协副主席、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民协主席程健君代表河南省民协,与中国民协签署了编纂《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故事·河南卷》的协议。

会后,河南省民协迅速行动,制定出编纂方案,并选定平顶山故事卷作为示范卷,先行一试。

2018年6月13日,程健君莅临平顶山,主持召开《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故事·河南卷·平顶山分卷》编纂工作启动会议,要求平顶山在当年6月底前拿出示范卷汇编稿。

同时,会议明确市文联主席李虹为总责任人,市民协主席姬书敏为总牵头人,成立以全市各级文联、民协相关同志参加的编纂工作领导小组。编纂工作确定以“省民协编纂方案为指导,以原有河南省故事卷为标杆,以各县卷故事卷为基础,以征集整理的现有民间故事为内容”的指导原则。

为有效推动工作,市卷领导小组在会议结束后迅速建起“市卷编纂工作微信群”,以此为平台和抓手,形成工作通气、通报制。每天下午5点前,各县(市、区)将征集情况发至微信群,市卷组根据征稿进度和工作排序,准时在群内通报,日有进度汇报、周有碰头会议。省、市、县三级联动,承上启下,密切配合,相互鞭策激励。

2018年8月11日,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大系出版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邱运华带队,同中国民协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大系出版工程故事专家组组长万建中,省民协主席程健君,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专家级副组长江帆等莅临平顶山,召开编纂工作推进会,探讨示范卷编纂工作具体问题的解决办法。

在此次编纂中,鲁山县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还承担了市卷的书前书后文件与市卷文稿的编纂汇总任务。汝州市文联与民协提交故事数量多、质量高。郏县两位老同志家居农村,不会操作微信与电脑,一边学一边干。市区同志年龄偏大,一方面在故纸堆中不停搜寻,一方面游走街巷采访记录。

参与同志奔波操劳,夜以继日,你追我赶;编纂人员夙兴夜寐,遴选辑录。终于,改来删去,几易其稿,在2018年11月底前,基本完成编纂任务。

农村长大的孩子,哪个不是在故事的河流里泡大的?

把示范卷放在平顶山来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平顶山民间文学土壤丰厚。在这一地域,神话、故事、传说、歌谣、对联、谚语、谜语、笑话、寓言等民间文学口口相传,俯拾皆是。这里的每一条河流、每一座山梁、每一个村子都有美丽的传说故事。这些传说故事丰富多彩,是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生活在这片沃土上的人创造的成果,令人忍不住讴歌吟咏、赞颂不已。

在农耕文化的历史进程中,以农为主,听讲故事,是民众最为喜爱的一项文化娱乐活动,也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闲暇无事,抑或忙里偷闲,人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听那些“故事篓子”打开话匣子,吹妖说狐,讲古谈今。听的人聚精会神,讲的人神情专注。就这样,故事的河流一代代地流淌着。

讲故事靠的是情节取胜。为了吸引听众,讲述者故意设置“扣子”,行话就是设置悬念,使听者萦系于怀,欲罢不能,像是用一根无形的绳子把人拴住了一样,这节儿听了迫不及待还想听下一节儿,今天听了明天还想听。每一次讲到紧要处,听众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儿,大气不敢出一点儿,此时静得仿佛是一根针掉地下也听得清清楚楚。这些故事带给了听者无限的向往,让他们欢喜,让他们感动,让他们夜不能寐,多少次瞪大眼睛到天亮,浮想联翩。虽然绝大多数的鬼怪故事,因为科学的进步而日显苍白,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鬼狐精怪故事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持久地打动着平顶山的百姓。这些花妖狐魅鬼怪神灵姹紫嫣红般的爱情,生生死死魂魄相从,比人间真情更可贵、更有魅力。这些鬼狐妖精富有情感,喜欢和人类打交道,她们从天上,从鲁山、汝州、舞钢的大山里,献出一片赤诚、一腔热爱。这些妖仙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鸿沟,倒似社会生活中的凡人。她们有凡人的喜怒哀乐,有凡人的穷通祸福,和凡人交友、通婚甚至共生死,她们都是净化了的人,是诗意化了的人,在她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更多人类的道德思想观念。两者原本处在两个不同的世界,却在恐怖和怪诞中,在神奇与美幻中,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融合成一种虚构的理想化的境界。

生活故事,反映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故事·河南卷·平顶山分卷》,8开本,硬壳精装,近800页,收录我市近500篇故事,100余万字。

为便于表述和呈现,卷中故事粗分为两大类,一为生活故事,一为幻想故事。

这些故事,各有其显著传承特点。

生活故事,即世俗的故事或写实故事,多取材于现实生活,略加虚构,在故事分布中占比例最大、涉及面最广。这类故事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平顶山民众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处世道德。

平顶山地处嵩山南麓滍水与汝水流域,是华夏农耕文明重要起源地之一。这些故事发生在这一特定的地理环境下,讲述的是人们对生产生活的认识和经验,表现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很多故事,主题并非是单一的。看似讲的是诚实守信的善良品格,其中又不乏传统孝道、惩恶扬善、因果报应。例如流传于鲁山县一带的经商故事《定制杆秤》,主人翁恪守“公道经营、义中取利”的古训,看似愚钝,却透出聪明睿智。这一类工匠名医故事居多。他们技艺高超,专注踏实;他们扶危怜贫,解人之危;他们坚强热情,勇敢面对困难。

卷中收录巧女巧媳、傻儿傻婿故事30多篇。这些故事多是控诉封建礼教和伦理观念给女性造成的痛苦,提出婚姻爱情自主的要求,有的甚至表现了敢于向封建皇权挑战的勇气。故事中那一个个才女、能媳妇的丰满形象,向人们传递出敬老抚幼、夫妻恩爱的孝悌文化。

在生活故事里,最具特色者,当属戏迷故事。平顶山是曲艺之乡,被中国曲协命名为“中国曲艺城”,举办过两届中国曲艺节,演员们多次崭获全国“牡丹奖”“群星奖”。宝丰县被中国曲协命名为“中国曲艺之乡”,马街书会传承700余年。汝州是河南曲剧的发祥地。鲁山县剧团曾独树一帜,在郑州演出,出现过一票难求的盛况。

何以平顶山地区的戏曲这么繁荣?皆因为,数千年来,平顶山人民遭受了太多的磨难与挫折,其苦乐忧凄,人生七情,无处宣泄,就幻化作了戏剧曲艺。

豫剧、曲剧、坠子、评书,都被平顶山这一方百姓誉为 “秫秫稞”戏。田间地头,河道沟梁,人们在锄地时,却把锄头的起落做了简板;放牧时,又把啪啪炸响的鞭梢做了过门,蓝天白云绿树红花,则成了妙不可言的布景舞台与道场。晴空朗日,随便到平顶山的山野乡村走走,便可听到此起彼伏、“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豫剧曲剧,便可感受到天空一样辽阔而旷远的戏剧音乐所营造出来的氛围。演尽人间酸甜事,唱出天地苦乐情。想当年,村村锣鼓响,乡乡办剧团,焉能没有名角和戏迷故事产生?

生活故事中,还有一个脍炙人口、长盛不衰的类别——机智人物故事。在长期的传承过程中,常常是多个人的聪明智慧被集中到某一人物身上,看似情节简单,语言诙谐,艺术感染力却很强。本卷所列,以宋三才子最具代表性。宋三才子是中原的“阿凡提”。

平顶山人常说,我们这个地方歪才子多。在这里,“歪才子”的含义,并非全贬,应是褒贬各半。人们喜欢宋三才子,映射出平顶山人民尚智崇慧;宋三心胸豁达、性格开朗的特点,是平顶山人民处世态度的一种体现。

幻想故事,把哲理与诗意完美结合

幻想故事,是民间故事中最富有理想化色彩的一类。它把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现象进行形象化的构思,展现在人们面前;它通过离奇的情节,把平顶山民众发自内心的渴望和期盼的生活目标变成艺术现实。这些故事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虽然不切实际,但是并非毫无规律地胡思乱想,而是扎根现实生活土壤,把哲理与诗意完美结合。这些幻想故事具有强烈的道德使命感,将那些具有永恒价值的道德观念融入生动的故事情节中,让听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灵魂的洗礼。

平顶山位于南北气候的分界线上,山区面积占了一半,飞禽走兽、狼虫虎豹几乎都有过,光带龙的地名就约百处。在农耕时代,人们对大自然中很多现象解释不清,一直以为冥冥之中有鬼神在掌管并支配着人类。世间万物生灵可以成鬼神。平顶山地区有很多庙、观、寺、祠、坊等,里面塑了多种多样的鬼神,这是一种民间信仰。自然而然地,平顶山人就会以自身的思想行为去揣摩仙人、精灵、鬼怪、宝物等,去编撰故事,去想象它们的生活及其性格与心理,或同情弱小、赞美智慧,或反对强暴、妄自尊大,或说明动物或仙怪的习性、特点、声音、形态,赋以趣味。

幻想故事里,皮狐子故事占一定分量,也最有趣。皮狐子即狐狸,为豫西山区常见动物,遇到危险时非常凶残,是一种报复性极强的动物。它体小身长,狼耳朵、猴脸形、猫眼睛,能直立行走,智商极高,可与人和谐共处。故事中,这些皮狐子被描绘得机灵调皮,懂得感恩,善良可爱,无所不能。

在历史的长河中,平顶山人民虽然遭受了太多磨难,但是他们有自己的理想与愿望,对人生又充满着无限希望。这种理想与愿望并非高不可及,无非就是丰衣足食,有一个温暖的家,幸福地生活而已。于是,也像喜欢唱戏听戏一样,他们就结合自然界中的生灵,来幻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愿望。这就有了打柴为生、充满奇遇的《王小儿的故事》,就有了不畏强暴、惩恶扬善的《神仙与人的故事》,就有了颇具奇禀异能的《精灵与人的故事》,就有了仙人所赐,让贫困、诚实的主人翁可以随心所欲实现愿望,使贪心者得到惩罚的《宝物的故事》……

幻想故事中,还有一类异类婚姻故事。本来面目神奇乃至于可怖可憎的动植物或鬼狐精怪,却以美丽善良、聪明机智、本领超强的少女形象出现,她们有人的喜怒哀乐,她们爱上了人间贫穷善良的小伙子,其情感也是一方民众爱情心理的体现。

平顶山分卷,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卷中所收故事,显著特点是风格淳朴豪放,乡土气息浓郁。尤其是口语化的语言,更显出故事的通俗易懂;平顶山所属的几个县,历史上归过南阳,归过洛阳,归过许昌,加之地处中原,通达南北,语言的发音吐字不仅隶属北方语系,也带有南国韵味,语汇丰富多彩,发音清晰全面。拟景状物,描景叙事,措辞格外简练。《大孩子降妖》《獐姑娘》《白驴滚儿》《隐身帽》等语言更是独特鲜活,夸张有味儿。这些原汁原味的、只有平顶山人民所独有的语音方言,体现了民间文学的原生态的粗犷浑厚之美,让人感佩这一方水土的神奇与瑰丽。

这些故事,无论荒诞演绎,还是奇幻情事,无不是在特定的时空里,平顶山人对理想、情感、知识、审美情趣的寄托,有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这些有着不同情愫的民间故事,依靠奇妙的想象,连接天地人“三界”,或滋养美好心灵,或鞭挞顽劣世态,给人以启迪和警醒。它细流涓涓,将质朴的人生哲理浸入一方民众的心田,培养优良品质,提高艺术修养,激励斗志,鼓舞人们积极地看待社会,善待身边的人和事。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情趣。

这些民间故事,是整个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印记与缩影,既具有实用价值又具有科学价值,还具有艺术欣赏与借鉴作用,其审美与文学价值更是不可低估的。

另外,本卷编纂和以往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是编选民间故事的文本,而且特别注意故事要素的汇集、故事流传背景的介绍。每篇故事基本上都有讲述者和采录者的名字及其简历,大部分有采录时间与地点,有的在附记中还有采录时的场景介绍以及收入该卷时的出处。

中国民协在推介该卷时指出,平顶山故事卷在内容、类目设计上没有将编纂主体局限于文本整理,而是力图充分提炼其所蕴藏的“文本形态特征”,尽力彰显科学性、广泛性、地域性、代表性的新时代特色。文本内容包括平顶山地区示意图、目录、前言、凡例、本地常用方言检索表、本地故事讲述者简介、本地故事采录者和整理者简介、平顶山地区出版故事图书和故事资料图录、未收录故事目录、本地常见故事类型分布图、本地常见故事类型索引、本地与故事有关的重大事项、讲故事视频和音频等内容。特别是部分故事还附有二维码,读者阅读时只要用手机扫描二维码,便可浏览与该故事相关的视频与音频。可以说,平顶山故事卷在选编、分类、体例等方面都较好地体现了大系的编纂原则。

平顶山故事卷的出版,可谓意义深远。把原本存在于人们口头上即将灭绝的民间故事用文字的、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技术保存起来,这是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一件惠及子孙、泽被后世的好事。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