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条要闻
下一版4
 
提高思想认识 完善体制机制 不断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水平
鲁山县环境攻坚去存量遏增量
王庄村的瓜田喜事
促进农户自我提高 建设文明和谐乡村
提升检测能力 服务产业发展
平煤神马集团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
中国老促会调研组到鲁山县调研脱贫攻坚工作
2020年省考平顶山市报名指南出炉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6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洪庄杨西瓜第一村正在谋划吊瓜种植项目,示范带动西瓜产业转型升级——
王庄村的瓜田喜事

6月10日,村民将地里的西瓜采摘后装车。 高少林 摄
 

6月10日,雨后初晴。

上午10点多,叶县洪庄杨镇炼石店村外王耀卿的瓜田里,十几名村民正将西瓜装车。满地滚圆的西瓜,格外喜人。“一个平均得有十五六斤(1斤=500克)重。”王耀卿说。

王耀卿是距此4公里远的王庄村村民,在炼石店村流转了28亩地种瓜。

“天气预报说,这两天还有雨,俺今天开(卖)6毛5一斤。”王耀卿说。

紧邻的瓜田是王录卿的,有38亩,他也是王庄村村民。

在王庄村外,10个塑料大棚里的西瓜也到了采摘期,装车价却是每斤1元。“这些瓜不用担心雨水泡,存放期长,所以我们很欣然地卖出这样的价钱。”村党支部书记王占民说。

原来,这些大棚是王庄村今年发展的村集体经济项目,也是为升级西瓜产业而上的示范项目。

名副其实的洪庄杨西瓜第一村

王庄村北与襄城县紧邻,东接舞阳县,传统作物是小麦和玉米。50多年前,王庄村人就开始种西瓜。用村民的话说,全村480多户,家家都种过西瓜。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村民开始流转土地壮大西瓜产业。由于西瓜不能重茬,村民就不断去周围寻找种瓜的地,附近十里八村,都有王庄人的瓜田。

用地需求大了,流转费用年年看涨,从当初的每年每亩650元涨到800元、1000元,到去年涨到1200元。“洪庄杨的瓜田95%以上都是俺王庄人种的,王庄成了全镇名副其实的西瓜第一村。”王占民自豪地说。如今,该村种植面积超过20亩的农户就有20多户。

“那么高的地租,能挣多少钱?”记者忍不住问道。

王耀卿指着滚圆的西瓜说,每亩地出西瓜5吨以上,今年价格只要不低于3毛5就不会赔钱。他的西瓜价高的时候每斤1块多,低的时候也有6毛多,平均7毛5左右,一亩地能净赚4000元。瓜收后马上再种一季花生,每亩地能再挣2000元。

王耀卿种的西瓜在王庄村大户中并不算多,种西瓜最多的大户有七八十亩,王庄村瓜农一年平均能挣二三十万元。

瓜农稳定的收入,也吸引着“凤”还“巢”。种西瓜能手王庆伟曾在外地打工多年,3年前回来跟着叔叔种瓜,今年流转了60亩土地种西瓜。村民王照龙也在外打工多年,后来返乡投资办了鞋面加工厂。看到邻居种西瓜收入可观,今年他也流转了几十亩地种瓜。

今年,王庄村村民种的西瓜有1600多亩,吸引500多人在瓜田务工。看着瓜车来得多了,洛岗等3个村购置了3个地磅,每个地磅每年轻松能挣万元。

发展大棚西瓜,引导产业升级

今年59岁的王占军,在王庄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十几年。在叶县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王庄村成立了村集体经济农业合作社,西瓜产业成为村集体项目的不二选择。

在该村9名村“三委”干部中,包括王占军在内的5人都是种西瓜的好把式。王占军说,尽管西瓜成了王庄村的“甜蜜产业”,但瓜农大多都50多岁了,仍在采用传统露地式的种瓜方式。

瓜农的手机里,除了客户的信息,还有天气预报信息。“因为露地瓜能不能卖好价钱,还得看老天爷的脸。”王占军风趣地说。成熟的西瓜怕下雨,雨一泡,瓜会发酸掉品质,薄皮瓜还会爆裂。所以,收获时节,听说有雨(连阴雨),瓜农就会快速调低价格出货。

王占军带着村干部及村民代表到许昌、山东等地考察后,今年投资近60万元发展了10个大棚搞西瓜种植。

“发展村集体经济有政策、金融、保险等方面的支持,我们有信心。”王占军说,按照叶县出台的发展村集体经济政策,村干部无抵押每人可贷10万元,4名村干部共贷款40万元,他带头入股2万元,村干部共入股20万元;大棚种西瓜是成熟的种植方式;购进特种肥料,改变了重茬不能种植西瓜的传统;给西瓜购买收益险。

大棚西瓜比露地西瓜早熟一个月左右,瓜价最高超1.8元/斤。今年遇上疫情,大棚晚建1个多月,导致采摘期与露地瓜基本拉齐。尽管如此,每斤瓜价也比露地瓜高出两三毛,其亩产量也在万斤左右。瓜收后,大棚内还可以种一季反季节蔬菜,到春节能卖个好价钱,又能轻松挣回一季瓜的收入。“一年多后,我就能把贷款还了,而这大棚能用10年以上。”王占民说。

“俺服了,也准备建两三个棚种西瓜。”王耀卿接过话头说。从大棚开建,他就紧盯着村集体的大棚西瓜项目。瓜的产量、品质、价钱,他天天盯着、盘算着,咋算也比露地西瓜收益更高、风险更小。

今年种植吊瓜带动产业再升级

“有王耀卿这样想法的不止一户,示范的目的初步达到了。”王占民说。

王占民说,有的群众有小富即安的思想,年年能赚个几十万元,就不愿意投资冒风险了。“其实,传统的西瓜产业也面临隐忧”。

村民王灿周种出了16公斤的西瓜,被评为今年的瓜王。但是,他的心里并不轻松。

“城里家庭都是小人口,这么大的瓜,得吃一半扔一半,购买的欲望不强。”前不久来该村调研的叶县副县长赵飞一语中的。今年的疫情,给经济发展带来不小的冲击,为此,洪庄杨镇举办了西瓜节,助力瓜农增收。

“我知道我们肩头任务很重。”王占民说,今年,面对王庄村大棚西瓜给村集体经济带来的“开门红”,村“三委”干部并没有满足,目前正积极流转土地再扩建10个塑料大棚,用来种植吊瓜等礼品瓜。

要想提高种西瓜的收入,就得发展高品质的西瓜。该村“三委”干部调查了解到,普通西瓜几毛钱一斤的时候,吊瓜能卖到四五元一斤。

王庄村的吊瓜项目得到了叶县政府和洪庄杨镇政府的支持,目前正在积极争取资金支持。

“瓜农心里都有杆秤,集体种的瓜收入上一个大台阶后,必然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推动我们村的西瓜产业转型升级。”展望未来,王占民信心满满地说。

(本报记者 杨沛洁)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