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做护佑生命与健康的尖兵
宝丰巾帼主播团队直播卖货
新华区第二场直播带货活动举办
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贴心服务企业发展
普及心肺复苏知识
今 日 天 气
2020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推迟
民有所呼 我有所应 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0年6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护佑生命与健康的尖兵
——记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新刚
 

重症医学科(ICU)如同一个与生死较量的战场,是抢救守护病人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在这里,命悬一线的患者司空见惯,有的患者需要借助呼吸机、透析机、体外膜肺氧合机等设备才能维持生命,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与“死神”较量的生命保卫战。

6月1日,记者走进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只见一位老人身上插着中心静脉导管、气管插管、有创动脉套管等。“老人的生命还徘徊在生死边缘,为了给患者重生的希望,我们24小时守护,不敢有丝毫懈怠。”该科33岁的主治医生王新刚说。

时间拉回十年前。中学时代,一次偶然的机会,王新刚在电视上看到关于“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的纪录片,便在心底种下了从医的种子,希望自己像裘法祖一样拯救患者生命。后来,他被牡丹江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录取,毕业后,到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工作至今,实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从医理想。

2017年,市一院为开展体外膜肺氧合技术,选派王新刚前往郑大一附院学习。三个月的时间,他天天在手术室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希望把学到的技术早日用于实践,挽救更多垂危患者。在救治一名甲流重症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时,他不顾被传染的风险,给患者进行机械通气,在上呼吸机效果不好、患者命悬一线的情况下,及时运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挽救了患者生命。

“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是将体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通过人工心肺旁路氧合后注入患者动脉或静脉系统,起到替代部分心肺、维持人体脏器组织氧合血供的作用,是一种持续体外生命支持疗法的手段,是抢救垂危患者的新技术。”王新刚说。

今年初,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人民生命健康遭受威胁。王新刚第一时间踊跃报名,并作为该院第一梯队人员奔赴市传染病医院参与救治患者,不分昼夜与团队一起在隔离病区组建负压重症病房,并承担起重症患者救治任务。

“我是医务工作者又是党员,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必须冲锋在前。这是作为医生的职责所在,也是作为党员践行初心使命的党性所在。”王新刚回忆说,“新冠病毒是一种全新的病毒,传染性很强,刚开始对它的认识有限,但也没觉得害怕,因为没有经验,担心自己做不好。每次进出隔离病区都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消毒,有一次脱防护服时,眼睛里溅入不明液体,当时也有点儿小担心,还好没事。”

在隔离病房,王新刚穿着防护服在患者床旁观察了解病情,询问心理变化,制定治疗方案,即使不是值班时间,也随叫随到。我市第二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高某入院时,王新刚是他的主治大夫。起初,高某属于普通型患者,但入院四五天后,病情突然进展迅速,转为重症患者,出现呼吸衰竭,情况一度很危险。除了对症治疗外,王新刚每天和患者聊天,消除其紧张恐惧情绪。在医疗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高某病情逐渐好转,由重症转为普通,并治愈出院。

因穿着防护设备,为患者做胸外按压、插管、吸痰等治疗时比平时更加费力,经常汗流浃背。“有位患者情况好转后,当时还喘得厉害,我查完房离开时,他突然从病床上下来对我深深鞠了一躬,我真的很感动,觉得再苦再累也值得。”王新刚说。

连续工作一个月后,医院考虑大家身体健康,派出一批新队员来接替王新刚等人。此时,王新刚等6人又一次请战,提出留下继续工作。“当时还有7名重症病人,我们对情况比较熟悉,留下来对患者的治疗和协调对接都有利。”

根据要求,我市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要转往上级医院进行集中救治。转运过程中,王新刚和队友们密切协作,顺利完成任务。随后,王新刚等人从隔离病区撤出。

近年来,王新刚先后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市一院先进工作者等荣誉,今年又喜获市五一劳动奖章。“五一劳动奖章这个荣誉,对我既是鞭策也是鼓励。我将再接再厉,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时刻保持医者仁心,全力守护百姓健康。” (本报记者 王民峰)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