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依托民族产业 打造品牌特色
发展企业 带富群众
桑蚕“破茧” 产业富民
轻松办贷款,圆你购车梦
张五:脱贫路上的自强模范
全面完成整改任务 坚决打赢碧水保卫战
优化农业发展环境 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对照标准狠抓落实 充分展现各项成果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5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桑蚕“破茧” 产业富民

 

5月22日,在汝州市焦村镇桑蚕扶贫基地,清风拂过,桑叶轻扬,一个个身影在桑田间显露,他们不停地伸手采下桑叶装袋。

“这几天桑叶需求大,我就抓紧时间多摘些,也好多挣些钱。”在焦村镇邢村种桑养蚕户宋振强家的桑田里,邢村28岁的贫困户郭淑娟说,镇里发展蚕桑产业,给她带来了务工机会。“昨天采的比较多,一斤(1斤=500克)按0.15元算,能挣110多元。”说到高兴处,郭淑娟停下来,擦额头上的汗。看见袋子装满,她便背起袋子向养蚕大棚走去。

走进宋振强家的养蚕大棚,入眼的是5条蚕床,筷子粗的蚕密密麻麻地爬上新撒的桑叶进食。“今年春蚕长势不错,过几天上树结茧也大,蚕茧产量肯定高。”查看五龄蚕进食情况的宋振强说,他流转55亩地种桑,去年夏秋两季进行试养。

“去年一张蚕种产蚕茧60斤左右,今年看眼下情况预计一张蚕种产茧能翻过100斤。为保证30张春蚕不饿着,这几天每天都需要近20人采摘桑叶。”宋振强说,采桑叶、喂蚕都需要工人,他就喊同村贫困户来干活。

焦村镇众城蚕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国财介绍说,该镇成立有务工服务队,主要协调帮助养蚕户解决用工问题,也帮助贫困户介绍工作。今年春蚕镇里有207名贫困户在养蚕户家务工,工资每天最低60元,干得多挣得就也多。

作为焦村镇种桑养蚕的发起人之一,赵国财家也种了20亩桑,今年春蚕养了15张蚕种,每天吸纳务工村民有10人。“我非常看好种桑养蚕项目,南桑北移,咱这里的蚕茧质量比南方的好,价格也高些,今年春蚕第一批全镇共养了1000张,第二批养了650张,规模尚小,等过两年桑树定型,产叶量上去,全镇养殖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邢村是焦村镇种桑养蚕大村,全村有十多户,种植桑田1200多亩,其中贫困户5户种桑231亩。“镇里拓展桑蚕产业链,我们村积极争取,桑枝食用菌棒加工厂和13座食用菌种植大棚落户俺村,建厂、建大棚流转土地增加村集体收入,还给村民带来了更多务工机会。”汝州市财政局驻邢村第一书记卢占利说,借助桑蚕产业,该村群众通过种桑养蚕、务工不断增收致富。

“目前全镇连片种植桑田3500余亩,已成为全省最大桑蚕基地。种桑养蚕带动了全镇600户2150名贫困户走上增收致富路。”焦村镇党委书记、镇长席增涛介绍说,去年夏秋两季试养共产蚕茧88000公斤,实现产值220万元,群众务工收入达到520万元。今年春蚕势头非常好,群众看到实效后种桑养蚕的意愿加大,明年桑田规模必将扩大,镇里将做好服务,拓展产业链,增加桑农收入。“目前食用菌棒加工厂只待设备运回,48座食用菌种植大棚正在加紧施工。桑叶喂蚕,桑枝粉碎做菌棒,菌棒种植食用菌后用于桑田肥料,整个桑蚕产业将实现生态循环。”

说话间,赵国财接到一个电话后格外高兴。“去年来焦村收茧的浙江老板问咱的蚕长势、啥时候收茧,他准备过来。”赵国财乐呵呵地说,“这是今年第四家收购商与我联系,今年蚕茧不愁卖。”

(本报记者 魏森元)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