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文化
3上一版  下一版4
 
泥塑人生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20年5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泥塑人生

创作
■小小读书郎
■雨中情
■一句笑话
■春播
■两只蝴蝶
■鹊桥相会
■闹新春
■担子追妻
■农村喜事多
■夫妻
 

●叶剑秀

泥之源

大凡在乡下出生和成长的人,都有过玩泥的经历,或打泥仗,或摔“泥凹屋”,这种童年乐趣是一种久违的情致和记忆。那种最初的粗劣泥玩,带着土腥的味道,伴随我们走出家乡和故土。及至长大成人,我们在某个领域施展才华,似乎颇有建树之时,忽然发现,我们原来根本就没离开过泥土。这泥土的气息融入身心、融入生命,永远都抹不去。

当一个人创业不易,你就是在泥泞的道路上行走,失败了,就陷入了泥沼;做个无主见的老好人,别人说你和稀泥;借酒浇愁喝多了,朋友笑话你烂醉如泥;说话不果断,做事拖沓,明显就是拖泥带水;啥事干不成,别人帮你也不行,你就是扶不上墙的烂泥;被带走讯问了,立马就有人说,看来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有人活出清廉高洁的样子,别人也会说出淤泥而不染,最终也离不开一个泥字。

既然谁也离不开泥的牵绊,我们就往深处追溯泥的美妙演绎。

泥塑艺术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泥塑一直伴随着生活不断传承,以泥土为原料,从陶器皿、陶佛像,到儿童的玩具,从没有间断过。

我国泥塑艺术可上溯到距今约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史前文化考古就有多处发现。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猪、陶羊,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古陶井及泥猪、泥羊头,可以确认是人类早期手工捏制的艺术品。

自新石器时代之后,中国泥塑艺术一直没有间断,发展到汉代已成为重要的艺术品种。考古工作者从两汉墓葬中发掘了大量的文物,其中有为数众多的陶俑、陶兽、陶马车、陶船等等。其中有手捏的,也有模制的。汉代先民认为亡灵如人生在世,同样有物质生活的需求。因此,丧葬习俗中需要大量的陪葬品,这在客观上为泥塑的发展和演变起了推动作用。

两汉以后,随着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入,以及多神化的奉祀活动,社会上的道观、佛寺、庙堂兴起,直接促进了泥塑偶像的需求和泥塑艺术的发展。到了唐代,泥塑艺术达到了顶峰。泥塑艺术发展到宋代,不但宗教题材的大型佛像继续繁荣,小型泥塑玩具也发展起来。有许多人专门从事泥人制作,作为商品出售。

元代之后,历经明、清、民国,泥塑艺术品在社会上仍然流传不衰,尤其是小型泥塑,既可观赏陈设,又可让儿童玩耍,几乎全国各地都有生产。

泥塑来自民间,经过历代民间艺人的传承和创新,艺术手法日臻完善。民间大师们采用鲜明的现实主义手法,刻画人物真实形象,性格体态鲜活,追求解剖结构,夸张合理,取舍得当,造型生动,赏心悦目。

英国著名雕塑家亨利·摩尔有一句名言:对我来说,雕塑蕴含着生命和动力,有机的造型尤具感性,能传达感情和暖意。中国传统的泥塑艺术同样如此。作品的毫厘细微处,都融入了艺术家生命的呼吸,有故事,有光阴。

中国悠久的泥塑艺术饱含古风古韵,有着线体互融的灵魂回荡,这是古代匠师智慧与意志的体现。从原始意象的朴素到商代抽象的诡秘、秦汉的雄浑与唐代的雍容,经宋代的风韵和明朝的单纯,直至清代、民国的工巧,中国泥塑造型艺术沿着一条鲜明的审美轨迹发展。神秘的东方古国,既是令人眷恋的文化故土,也是激发灵感的艺术之源,这里流淌着浓郁清新的中国风。

中华民族泥塑艺术,是一种独特的民间瑰宝,它早已走出国门,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远涉重洋,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所青睐和珍爱。

泥之塑

泥塑的基本用料当然是泥土,一般选用带些黏性又细腻的土,去掉杂质后,揉碎、晒干,然后用水浸泡,再用棒子捶打,像揉面一样揉,有时还要在泥土里加些棉絮、纸,浇上适量的水滋润,然后再反复捶打,最后以泥土达到软硬适度又不黏手为佳。加工好的泥块要放在缸内,用湿布或塑料布盖好,以保持一定的湿度,再放置一段时间,以增加泥土的韧性。

泥塑先要制子儿。制子儿就是制出原型,用一块和好的泥,运用雕、塑、捏等手法,塑造好一个形象,经过修改、磨光、晾干后即可,有些作品还要用火烧一下,以增加强度。整个过程皆为手工制作,一线一面都包含着精湛的技艺。

泥塑艺术融汇了太多古代艺术和个人艺术的综合修养。不能一味仿古,一定要有自己的东西,这样才能做出精品。精品的艺术都是打磨出来的,首先是基本功技艺的提高,然后是综合修养的心法修炼。书法、绘画、篆刻等这些中国传统艺术,个中三昧都是相通的,触类旁通,然后突出自己作品的特点。

强烈的生活气息,是其泥塑艺术的显著特点。

虽然泥塑艺术并非以科技含量而论,但它确实在人们的生活中增添了无限情趣。朴实、直观、真实,再现生动场景,复原过往,让人怀念和回味。泥塑艺术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欣赏角度也极为丰富和多元化,更能贴近人们的生活,不存在仿造、复制、盗版等被侵权现象,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人们追求返璞归真的意愿愈发强烈,泥塑作品受到诸多人的垂爱。

2006年5月20日,泥塑艺术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泥之情

鲁山县民间泥塑大师王忠富,声名远扬,誉满全国,他的泥塑作品被列入河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王忠富出生于鲁山县农村,自幼酷爱泥塑艺术,对泥土慈母般的厚爱体味深刻,对农民充满诗情画意的劳作生活观察细微,他以精巧的创意、夸张的造型把农村的风土人情揉进泥巴里,用泥塑展现农村的往昔、现在和未来,使欣赏者沉浸在返璞归真的愉悦和柔美之中。

王忠富泥塑艺术的风格比较夸张,类似大写意画。他的泥塑都来源于农村的真实生活,洋溢着浓浓的人情味。既反映出时代气息,又浸润着一种令人震撼的大拙与大美。他的作品《笑话》中,一个小姑娘被笑话逗得头向右歪着,双手掩着合不拢的嘴;左侧的一对老夫妻笑得眼睛挤成了一条缝,嘴巴张得大大的,老奶奶乐得鼓掌叫好;右侧的老爷爷一只手揽着老婆婆,老婆婆则双手捂住腹部,看他们谁笑得欢。夸张的造型,粗犷的线条,出神入化的表情,仿佛把人们带到了村头的人群当中,让观看者忍俊不禁。《夫妻》讲述的是赶集卖货的夫妻,丈夫肩上套着车绳,弯着腰拉车上坡,妻子弓着腿,使劲儿推车,让人们看到了农民生活的艰辛。《永远亲不够》则让我们从老汉鼓起的嘴唇、老婆婆害羞的笑脸中领略了农民夫妻间的温馨和浪漫……

一捧黄泥土,在王忠富的手中,经过拉、搓、揉、捏、压、插、接等工序后,便被赋予了生命,成了对镜梳妆的乡村姑娘,咧着大嘴、拿着树枝、舒服挠痒的老汉,如醉如痴、坐在台下听书的赶庙会人……这些泥塑作品无一不妙趣横生、活灵活现。作品《一句玩笑话》中,几个人被一句话逗得前仰后合,他们有的捂着肚子,有的鼓掌,有的捂着嘴,有的笑得流出了眼泪。还有系列作品《赶庙会》,200多个神态各异的市井人物,有听曲子的、卖红薯的、卖菜刀的,有父子二人拉着车赶会的,有儿童拿着糖葫芦奔跑的,有买牛人看牙口、拍膘、与卖牛人摸马子(讨价还价)的……俨然微缩版的现代清明上河图。

泥土是一种稀松平常的东西,对于王忠富来说,却成了他艺术世界里的根基。在王忠富的指掌间,这些原本没有生命的泥土有了肢体,有了灵魂,有了语言,有了动作,有了和观者眼神的传递、心灵的沟通。

王忠富称自己的泥塑追求的是“粗中有拙,不求形似但求神似”。《夫妻》《雨中情》等,都是在表达他对逝去妻子的深切怀念。还有一些作品是他根据歌曲或者童谣创作的,如《两只蝴蝶》《亲爱的,你慢慢飞》《外面的花香让你沉醉》《我们一起飞》等,均以人物为主,让人遐想无限。

王忠富的泥塑主要展现他所熟悉的乡村生活,展现乡下人的生活意态与情愫,表达他潜伏在心灵深处的乡土情怀。正因为这份痴迷和勤奋,王忠富的泥塑作品,锤炼人物神态、表情逼真神似,技艺日臻炉火纯青。《童年的梦》《庆丰收》《雨中情》等作品,受到艺术大师韩美林和著名作家冯骥才等人的高度评价。我省著名民间艺术收藏家倪宝诚这样评价王忠富的作品:“乡土气息浓厚,是近乎天然的中原民间艺术。”

一个民间大师手指间的艺术世界,让沉默的泥土突然有了言语,有了动作,有了和观赏者眼神的沟通、心灵的意会,也就从此有了生命。

2001年8月,王忠富的作品《春播》获得第二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山花奖;2002年,作品《农民》获得杭州国际民间手工艺品展览会银奖;2010年,作品《庆丰收》获得第五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金奖, 2011年12月,王忠富泥塑被列入第三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央电视台、河南卫视、泰国《世界日报》等媒体都对王忠富的艺术生涯做了专题报道。

许多艺术收藏家都夸赞王忠富的泥塑作品感悟性强,乡土气息浓厚。他的多件作品被来自美国、法国、加拿大、德国、日本等多个国家的收藏家收藏。

(本版图片由郭伟宁 马进伟 郭东伟提供)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