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综合
3上一版  下一版4
 
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
市卫健委表彰一批白衣天使
管护幼鹅
高山建水坝 蓄来幸福泉
98户贫困户圆了脱贫梦
种植养殖办工厂 脱贫路上奔走忙
领取跨区作业证
我市61名“庄稼医生”活跃田间地头
领取跨区作业证
我市61名“庄稼医生”活跃田间地头
种植养殖办工厂 脱贫路上奔走忙
市本级PPP项目建设完成得咋样
打造全域综合整治样板
打造全域综合整治样板
全力冲击项目工程节点目标
全力冲击项目工程节点目标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5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山建水坝 蓄来幸福泉
——鲁山县三岔口村驻村第一书记宋华超为民二三事
 

“闻水响,看水流,守着大山吃水愁。审计局,贴民心,建水坝,储水流。蓄来幸福泉,解我百姓忧。”5月6日,鲁山县赵村镇三岔口村村民王国省在虎爬沟水坝上为记者唱起一段顺口溜。

这段顺口溜描述了鲁山县赵村镇三岔口村驻村第一书记宋华超为村民办实事的故事。

三岔口村位于鲁山县西部深山区,曾是国家级贫困村,距赵村镇政府14公里,下辖8个村民组24个自然村,共243户943人,人均耕地0.4亩,种植条件差,农业收入无保障,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7户346人。

2017年,市审计局法制科科长宋华超受组织委派,担任对口帮扶村三岔口村第一书记。由于交通不便,宋华超借来摩托车走家串户,熟悉村情村貌,厘清扶贫思路——三岔口村有环境资源优势,之所以无法脱贫,是因为受到了水源与交通的制约。

“一天大雨哗啦啦,三天无雨干巴巴。”三岔口村水源匮乏,山高坡陡,地层为花岗岩结构,难以涵养水分,边远深山区长年缺水,有的村民要走几公里山路挑水吃。宋华超请来水利专家实地勘察,寻求用水解决方案。2017年,驻村工作队争取财政资金70万元建成上潭蓄水坝、虎爬沟蓄水坝、俄沟蓄水坝。

2017年,宋华超又向水利部门、扶贫部门争取财政资金40万元,实施一期安全饮水工程——在西沟组打一眼深水井,铺设饮水管10941米,解决河东组、三岔口组、俄沟组、西沟组85户334人的饮水问题;2018年争取资金29万余元,实施安全饮水二期工程,彻底解决了全村人的饮水问题。

三岔口村除村部所在的三岔口自然村通公路外,其他自然村之间大部分是羊肠小道,交通不便。结对帮扶以来,市审计局共投资650万元,硬化道路12.79公里,实现村内道路贯通,从根本上解决了全村人的出行难题,同时也为村子下一步利用山地资源发展生态农业休闲观光旅游打下了基础。

水坝的建设改变了三岔口村缺水的历史,道路的修建补足了发展后劲。2018年12月,借助我市“送果树进农家”活动,宋华超说服村“两委”成员通过了大力发展集体林果业的方案,鼓励贫困户种植果树,由村里统一购买果树苗发放种植。目前,该村共种植核桃、猕猴桃、桃树、梨树等7500余棵,发展集体果林60余亩,并建立林果业种植产业党支部,成立了鲁山县天玺种养农民合作社,完善了利益联结机制。

“这些桃树是去年3月种的,到明年这个时候就能挂果,将来我们村的路通了,游客来了,农家乐就会火起来,别说脱贫了,我们的目标是致富奔小康。”在林果基地,贫困户黄套开心地说。

宋华超表示,要在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上,着眼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接下来,将抓紧实施下一期的两个水坝建设,努力打造一个瓜果飘香、游人向往的新三岔口村。

(本报记者 邱爽)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