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叶县
3上一版  下一版4
 
金沟河生态修复工程何以引起如此关注
叶县推进旅游扶贫补短板
九龙街道创新路径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南庞庄村集体厂房 转产民用防护服
道路升级
致富西瓜甜心间
县委巡察组积极作为解难题
简明新闻
一人富了不算富 带领大家谋富路
理论考试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0年5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沟河生态修复工程何以引起如此关注

 

4月30日,在位于常村镇的金沟河生态修复工程工地,挖掘机在清理河底,几辆货车轮流将河底砂石运走……

4月21日,该工程举行启动仪式,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叶县县委书记古松,县长徐延杰及多名县委常委、副县长出席。

“因为这是生态修复工程,在叶县属首次,在叶县高质量发展史上具有三重深远的意义。”叶县水利局局长任磊感慨地说。

消除水患,灌溉耕地

金沟河发源于常村镇境内的老青山,属淮河流域沙颍河水系,是叶县境内的重要河流之一——澧河的主要支流之一,河道总长14.6公里,沿途流经柴巴、杜庵、金龙嘴、高庄、金沟、新马庄、大毛庄、柳树王、常村等村镇。

当天正在施工的是大毛庄至柳树王段,宽宽的河床有100多米宽,如果不是彩旗“镇守”边界,还看不出河床边界。据叶县水利局河长办工作人员赵滋航介绍,该段河床属游荡性河床,地处河流最上游,平时存不住水。夏秋季节,山洪来临,由于河床宽、水流急,水流这一年向这边滚,下一年向那边滚,所以形成游荡性河床。

正因洪水来得急、走得快,给沿岸村庄带来了安全隐患,庄稼时常被淹没损毁。常村镇党委书记赵幸伟说,常村属山区乡镇,有七八条像金沟河这样的河道,包括漂麦河、柴巴河等。每年汛期,这些河流就是压在他们心中的一块石头。年年提前备补防汛物资,汛期一到班子成员全部上岗,大雨倾盆、雷电交加时,别人是往屋里跑,他们则要往各自分管的河段(水库)上跑,看降水量,察水情,更要监控山洪。

赵幸伟说,河床的游荡性给两侧村民带来了矛盾。由于河床宽、河堤矮,洪水过后,泥沙淤积,在不同方向淤积出一块块田地。把土地视为命根的村民,常常为此争执,甚至械斗。在上世纪80年代,大毛庄村和柳树王村村民还发生过武力械斗,数百人拿着农具在金沟河边对峙……

一年又一年,洪水裹挟着泥沙层层淤积,不断抬高河床。如今,部分河床已经高过大毛庄和柳树王两个村庄的土地了。

在施工工地上,立着一块介绍金沟河生态修复工程项目的牌子。此次河道治理,平均开挖深度两米,最大开挖深度3米。“首先要降低河床高度。”赵滋航说,从而恢复金沟河的行洪功能,确保河流两岸村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同时有效降低防汛压力。

因为土地贫瘠且不能灌溉,庄稼收成薄,金沟河两岸村民就种植耐旱的艾草。然而,别处头茬艾草已经收割,这里的艾草因为不能浇灌只有一尺多高。赵滋航说,他们会在河道修复过程中采挖并运走砂石,建4座溢水桥,形成4座常年存水的水塘,用作土地灌溉。

治理盗采滥挖,保护河道环境

施工方是中标公司叶县金叶农商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叶公司)。工程监理人员韩斌来自平顶山市大禹监理公司。“我们要确保施工方按设计方案来,否则我们也要承担责任。”他说。

叶县水利局派驻的水政监察人员杜冠涛,代表业主县水利局实施现场监督。此次工程采砂23.76万立方米。砂石这两年是紧俏商品,利润丰厚,因此盗采滥挖河砂现象抬头,既破坏了河道环境,又造成了国家税收的损失,一度成为相关部门的头疼事儿。

“修复金沟河,也拉开了叶县有效治理偷挖滥采河砂现象的序幕,还实现了多重收益。”任磊说。

该县在设计治理方案时,采用招标拍卖的方式,将河砂资源拍卖。金叶公司中标后,交纳了800万元的采砂资源费。

就在开挖段5公里外,一座现代化制砂厂已经建成。原来,这是金叶公司为河道生态修复工程专门建设的,投资6000多万元,且通过了环评,实施封闭性制砂。开挖出的砂石运到这里后,经过生产线加工,制成砂和石子向外销售,泥土制成泥饼,用来造田。

在运输路段,不少监控摄像头沿途“把守”,不但能防止人私自偷采,还能监督运输过程中是否有抛撒现象。两台洒水车不时沿运输道路洒水,最大限度降尘。

“我们投资建设高标准的制砂厂,就是下决心与地方政府合作,为修复河道作贡献,当然也是为了公司的发展拓宽道路。”金叶公司总经理阴广辉说。

除金沟河生态修复工程外,该县还设计了寨河等多条河道修复方案,待上级部门报批后,将陆续采用同样方式进行。“这样,政府和投资方都受益。”任磊说。

此外,叶县南部山区乡镇还会加大力度,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山区多砂石,可以借鉴河道修复模式运作,让荒山薄地变成亩亩良田。

筑实扶贫根基,助力乡村振兴

任磊说,金沟河生态修复方案由专业团队设计,报上级水利部门批准后才实施,兼顾了多重因素。

按照设计方案,除加宽河堤、修建四道溢水坝外,两侧护坡也很有讲究,采用植生型护垫护坡,河堤上栽植绿化树形成湿地,在增加行洪、灌溉功能的同时,还大大增加美观度。

目前,叶县全面开工的旅游扶贫线路就是从金沟河上跨过。“因此,河道生态修复也为乡村振兴拓宽了平台。”赵幸伟说。

赵幸伟透露,借助于金沟河的新容颜,他们打算建湿地公园,依托旅游扶贫线路种植果树,吸引农家乐项目入驻,筑实扶贫根基。金沟河生态修复工程只是序幕,漂麦河、柴坝河等河流已经入列等待,不久的将来,一条条生态河流会成为一处处新景观,为常村镇和叶县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增光添彩。

(本报记者 杨沛洁)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