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鸿雨 通讯员王志辉)“今年我种的18亩烟叶都是村里帮我流转的。趁着身子骨还硬朗,我得多出点力挣点钱,尽量少给国家添麻烦。”5月5日,正在自家烟田里移栽烟苗的茨芭镇刘村贫困村民刘套平说。
刘套平今年54岁,2015年,他的大女儿以优异成绩考入省内一所本科院校,另外两个女儿和儿子都在上中学,不菲的学费让他不堪重负,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为了帮助他走出困境,2016年村里把他家定为贫困户,三女一子享受到了国家相关助学政策,后顾之忧得以解除。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刘套平的两个小女儿和儿子先后升入大学,虽然几个孩子都申请了助学金,还利用寒暑假勤工俭学,但每年近5万元的费用仍然让他捉襟见肘。
帮扶就得帮富,村党支部书记魏国法及驻村工作队一班人给刘套平及妻子申请了村保洁员和中原农险宣传员的公益性岗位,还利用危房改造和“六改一增”资金帮他建了4间新房,并修建了厕所和厨房。为调动刘套平脱贫致富的积极性,魏国法还动员他发展养殖业,并让村里的技术员上门给他指导养猪技术,又帮他申请了烟叶种植合同,鼓励他种烟致富。
在各方帮扶下,刘套平干劲十足。他连年增加土地流转面积,种植烟叶和小麦,并在烟叶休耕期种植了油菜、花生等农作物。去年,他种了20亩小麦、18亩烟叶,加上养猪,一年下来有近10万元的收入,顺利实现了脱贫摘帽。
脱贫后的刘套平腰杆直了,说话大声了,脸上也有了笑容。除去孩子们上学的支出,他用剩余的钱购置了新家具,安装了新空调,过上了好日子。“要不是党员干部帮助和党的好政策,我一个啥也不会的老农民会能供养起4个大学生?”提起几年来的变化,刘套平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