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亚丹 通讯员张旭长)“工作也不累,待遇也不错,俺今天来就是向你们说声谢谢!”4月26日上午,湛河区高阳路街道杨西村村民张更有刚跨进村职介所的大门,就向工作人员道谢。
几天前,今年57岁的张更有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来到村职介所询问工作人员有没有适合自己的工作。由于他身体刚做过手术,村职介所通过与辖区企业对接,帮他联系到了一份在附近一家民营企业做安保的工作。
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辖区农民在农闲时希望能务工的想法越来越强烈。近年来,湛河区前移服务触角,与各乡(街道)劳动就业部门结合,在近郊行政村成立免费职介所,开展送岗位下乡活动,让辖区农民不出村庄就能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
该区定期与沿海各大城市用工企业对接,及时将招工信息发到各乡村职介所,根据企业用工需求,提前对应聘人员进行审核把关,并就农民工工资待遇、生活待遇、工作强度等劳动权益的保障以及务工合同的签订等与企业做好沟通,要求他们指派人员上门招聘,专车接送农民工组团外出务工。
为方便一些无法外出的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该区要求各乡村职介所根据村民年龄、特长和务工意愿,分类建立了人才档案,聘请市场经济意识比较强的村干部作为“媒婆”,负责收集当地企业各类用工信息。结合社区治理及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着手筹建车队、绿化队、建筑队等务工团体,通过牵线搭桥,为居家农民就近找到称心的“婆家”。同时,湛河区还指派农业部门、劳动就业部门,到各行政村举办厨艺、苗木种植、家畜饲养、电器维修、工艺编织等技能培训,通过送技术下乡提升农民自身素质,拓宽就业渠道。
去年6月,高阳路街道召村村“两委”及时与周边企业对接,结合企业需求,对应聘村民进行培训,不到半年,就帮助村里300余位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目前,该区有乡村职介所30余个,年初以来向辖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270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