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法制
3上一版  下一版4
 
绘就鹰城司法行政新画卷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20年4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绘就鹰城司法行政新画卷
——市司法局用责任书写担当、用服务惠及群众纪实
全市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推进会暨领导干部法治专题讲座现场。 卢拥军 摄
2019年12月4日,市司法局在鹰城广场组织举行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
卢拥军 摄
 

本报记者 卢拥军

新闻背景

2019年是我市司法行政机构改革重组元年,也是机构改革重组后承担新使命、履行新职责、展现新风采的开局之年。

这一年,根据中央、省委、市委改革工作要求,不再保留市政府法制办公室,将市司法局和市政府法制办公室的职能整合,重新组建市司法局。重新组建后的市司法局在机构职能、岗位设置、工作内容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变化之一,市司法局的法制职能变得更强了。司法局和法制办职能重组融合后,司法行政机关就是政府法制机构,原政府法制办的推进科学立法、严格行政执法与原司法局的推进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职能整合到一起,实现了司法行政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既是司法行政职能的全面一体贯通,又是社会治理体系格局全面有机融合的重要内容之一。

变化之二,市司法局的职能变得更多了。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市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普法和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政府法律顾问办公室均设在市司法局。这四大平台都是推动法治鹰城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司法行政工作的有力抓手。

变化之三,市司法局的活动空间更广了。市委把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司法局,这个舞台空间很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市司法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服务市委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工作,真正把全市法治建设各个点穿成串,把串连成线,把线织成面,形成整体效应。

重新组建后的市司法局,作为市委、市政府推进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的办事机构,更加凸显了贯彻落实党对法治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统筹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法治建设方面的突出地位和作用。

这一年,市司法局党委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司法厅的坚强领导下,带领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按照“合起来、学起来、严起来、干起来、活起来”的工作思路,以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主线,以党建带业务为抓手,以开展“我为司法添光彩”系列活动为载体,不断推进思想上融入、精神上凝聚、业务上提升,为维护社会稳定、服务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陈建忠告诉记者,2019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经受重大考验,每一名司法行政干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都以时不我待的精神、舍我其谁的担当,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全新的司法行政工作中,积极践行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刑事执行和公共法律服务“四大职能”,各项工作取得长足发展。

近日,记者来到市司法局进行采访,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的成绩给人留下了深刻记忆。

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士气高昂,履职尽责,用责任书写担当,用服务惠及群众,收获满满。

2019年,我市被省委依法治市办公室推荐参与首批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评选。

2019年,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舞钢市被全国普法办评为“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汝州市被评为“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市”。

2019年,市司法局被司法部评为“2019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工作表现突出单位”。

2019年,市司法局被平顶山市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公示为“2019年度河南省文明单位”。

2019年,汝州市司法局小屯司法所和新华区司法局湛北路司法所被司法部命名为“全国模范司法所”“全国先进司法所”。

2019年,宝丰县法律援助中心被司法部表彰为“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

2019年,汝州市司法局社区矫正中心、叶县司法局社区矫正中心、郏县司法局社区矫正中心被省司法厅评为“全省社区矫正先进集体”。

2019年,舞钢市庙街司法所、宝丰张八桥司法所、郏县堂街司法所等14个司法所被省司法厅评为“五星司法所”。

…………

据统计,2019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共有10个集体、11名个人受到省部级表彰,46个集体、36名个人受到市、厅级表彰。

一个个荣誉的背后,饱含着全市司法行政干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的心血与汗水,凝聚着他们默默的无私付出。

一、高处着眼:主动服务市委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工作扎实有力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描绘了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对接的法治发展路线图。党中央成立了全国依法治国委员会,协调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各项工作。

市委强化党对法治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成立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协调小组和委员会办公室,市司法局作为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所在单位,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建言献策,服务市委开启全面依法治市新征程。

——先后两次召开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会议,市委书记周斌亲自主持会议,就推进全面提升依法治市水平进行部署。

全面依法治市是事关全局、影响长远、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党的领导,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同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履行职能统一起来,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市提供组织保证。

——制定委员会、协调小组工作规则和办公室工作细则,初步搭建了推进全面依法治市的“四梁八柱”,为扎实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夯实法制基础。

以委员会、协调小组工作规则及办公室工作细则为纲,以专家咨询、法治调研、法治督察、协调机制等工作规定为主干,以公文处理、信息报送和各协调小组工作规则及配套制度为基础,构建委员会、办公室、协调小组三个层次的工作运行制度体系。

——各县(市、区)党委全面依法治县(市、区)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均已挂牌,建立健全了工作机制,实现了依法治县(市、区)、依法行政、依法执政一体推进。

将法治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同奖惩,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实绩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推动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

二、细处着手: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不遗余力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已成为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严峻课题。而创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又是提升法治政府建设质量,赋予人民群众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要举措。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在全省率先建立了依法行政责任目标考核机制,让政府在法制轨道上砥砺前行。

——创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成效明显

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创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推进会,市委书记周斌、市长张雷明对创建工作亲自部署、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亲自督办,要求统筹协调各方面力量资源,坚持创建“一盘棋”,唱好创建“大合唱”,不达目的,决不收兵。

市法治政府建设小组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指挥长的创建指挥部,向各级各部门印发了《法治政府建设重点任务分工》《法治政府建设重点任务和责任清单》,明确了党政一把手及其组成部门、司法行政系统一把手在法治政府建设中作为领导者、实践者、推动者的不同职责定位。

建立法治政府建设月报告、月通报制度,对全市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工作实施精细化、项目化管理,推动形成第一责任人亲自部署、分管领导主抓、专人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

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服务型行政执法示范点、执法责任制示范点及标兵创建活动,提议市委将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与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度融合,纳入全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8+1+1”巡回指导内容,发现问题,立整立改,确保实效。市司法局在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

——立法工作质量显著提高

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明确重点领域立法。立法注重质量,建立“八个一律”审查工作方法。配合市人大完成了两部地方性法规起草、审查和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工作。牵头推进3部政府规章的立项调研、草案起草、法制起草、法制审查、人大审议、批准实施等工作。市司法局在全省政府立法工作会议上再次作经验介绍。

——行政执法人员素质稳步增强

为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素质,加大了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分两期对市直部门和新华、卫东、湛河3个区3100多名行政执法人员进行集中培训。组织市直、县区1万多名行政执法人员参加公共法律知识集中考试,受到省司法厅的高度评价。

——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水平不断提升

严格落实国务院《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积极发挥政府法律顾问职能作用,不仅敢于说不,而且善于说行,不断提高合法性审核质量。对市政府和政府组成部门印发的30多件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积极参与市委市政府重大涉法事务合法性审查工作,努力提升重大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合法化水平。

扎实做好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对市县两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2019年9月30日前印发实施的1203件规章规范性文件进行了集中清理。经清理,保留852件、失效106件,并提出修改和废止意见建议,有效维护了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

三、全民普法: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全面发力

全民普法是一项提高全民法律素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性工作。有利于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有利于满足公民法律需求,有利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市司法局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突出抓好“法律进机关、进单位、进企业、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进宗教场所”等普法教育,努力推动依法治市工作的开展。

——宪法宣传广泛深入

落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宪法宣誓制度,深入开展“宪法进万家”等系列宣传活动,开通“宪法号”公交车营运专线;举办全市中小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4名学生在全省“学宪法讲宪法”决赛中获奖,12.5万名学生获评“宪法小卫士”称号;开展“我与宪法”微视频和法治动漫创作征集等活动,《幸福是什么》微视频荣获全国征集活动优秀奖,《玲玲学宪法》微动漫荣获全省一等奖。

——重点对象学法用法成效显著

将宪法法律纳入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内容,举办了4期全市领导干部法治讲座;开展首次全市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活动,近200名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参加庭审旁听;开展“成长红绿灯”公益普法进校园和“法治扶贫再聚力、决胜全面攻坚战”专项行动,青少年、贫困人口法治教育进一步加强。

——法治创建工作成绩突出

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全市累计举办法治培训班(讲座)750余场,发放法律读本50万余(本)、宣传资料350万余份;实施普法依法治理重点工作“43221”工程,全市扩建新建一批法治文化公园(广场)、长廊、橱窗,11个村(社区)经复核被命名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四、依法防控:坚决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精准着力

社会稳定风险是当前我国需要着力防范化解的重大风险之一。底线思维强调对待风险要遵循“主动控制、关口前移、全程管理、坚守底线”的原则,提高对社会稳定风险的警惕,推动社会稳定风险全过程管理体系建设。

市司法局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其可能产生的重大风险。

——社区矫正对象实现有效管控

扎实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活动和百日安全大会战,全市累计走访2700余人次,开展个别谈话4800余人次,排查出涉黑涉恶重点社区矫正对象177人;持续深化“正心行动”,全市组织矫正人员集中教育5500余人次,心理辅导200余人次,社区服务4700余次。

——人民调解化解矛盾纠纷能力不断增强

组织实施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实现矛盾不上交三年行动计划,认真开展“大排查、早调解、护稳定、迎国庆”专项活动,全市人民调解组织调解矛盾纠纷14509件,调解协议金额1489万元;调解拖欠农民工工资纠纷498件,为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426万元;认真落实《关于深化“一村(格)一警一法律顾问”工作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实施意见》,发挥警调联动作用,提高解决矛盾纠纷的合力。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进一步深化

加强对我市社区矫正对象“涉黑涉恶、涉枪涉爆”等重点人员的线索排查和教育转化;联合市中院制定了《关于做好办理涉黑涉恶案件有关工作的通知》,教育引导律师依法理性开展辩护。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共排查移交涉黑涉恶线索12条;全市律师备案代理涉黑涉恶案件482件,派员参加涉黑涉恶案件旁听指导70多人。

五、善作善成:深入推进各项法律服务持续用力

公共法律服务是政府公共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服务性和保障性工作。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对于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市司法局扎实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已成为各县(市、区)司法行政机关“一把手”工程,服务触角深入到街道、社区、乡村,“抬头能见、举手能及、扫码可得”,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引领,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足不出户即可获得服务。

——创新举措让法律服务离群众更近

1.实体平台全面覆盖。

市司法局秉承“以点连线、以线带面”的工作思路,强力推进“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点线面结合、惠及全民”的实体平台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截至目前,全市10个县(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39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2345个行政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526名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成为村(居)法律顾问,每月定时深入村(居)为基层群众提供不低于8小时的法律服务。

2.“智慧司法行政”初具规模。

市司法局秉承“科学决策、精准管理、智慧服务”的理念,积极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在全省率先打造了数据决策系统、“鹰城掌上12348”和视频联通指挥系统等三大平台,构建了对外服务与对内监管双向融合的信息化新模式,基本实现了“横向关联、纵向贯通、数据共享、安全高效”的信息化新格局。

通过数据决策系统平台,实现了案件信息全程留痕、办案过程网上监督、办案质量随机评估“三同步”;通过“鹰城掌上12348”,将全市1941个法律服务机构、5741名法律服务人员的信息公开,让人民群众随时随地可享受到“指尖上”的法律服务,打通了便民利民“最后一米”;通过市、县、乡、村四级联通的视频应急指挥系统,实现了社区矫正集中点验快捷高效、视频会议召开随时可行、法律服务资源随时共享,应急处置能力切实增强。

3.热线平台功能拓展升级。

市司法局依托市法律援助中心建成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充分发挥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司法鉴定、公证、行政许可事项咨询办理及服务投诉等综合性功能。该平台不断扩席增容,除了选派优秀执业律师到热线平台值班外,人民调解、司法鉴定、公证、法律职业资格管理与行政审批等部门工作人员也轮流到平台值班,做到了一号对外、集中受理、分类处置、限时办结。

4.职能作用不断彰显。

市司法局在强力推进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坚持做优做亮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做牢做固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做精做准律师公证服务拓展,做深做细司法鉴定及其他法律服务工作。

全市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828件,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及取得利益5400余万元。其中,办理农民工请求支付劳动报酬案件1394件,讨回劳动报酬1100余万元。全市开展矛盾纠纷调解20534件,调解成功19816件,调成率达96.5%;办理公证25000多件,对老年人、残疾人预约、上门服务760人次;全市完成司法鉴定事项3650件,涉及残疾人、农民工、下岗职工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司法鉴定事项132件。

——科学监管让法律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1.律师管理工作成效显著。

成立律师服务团,开展民营企业公益法治体检专项活动,共为67家民营企业提供法治体检服务,进行政策宣讲、风险分析240余次,出具法律意见、法治体检报告290余份;积极推介优秀律师担任各级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参加涉法涉诉值班,共安排律师到市公检法机关值班531人次,接待信访413人次。

2.公证和仲裁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全市公证机构办理公证25437件,对老年人、残疾人等当事人预约或上门服务760人次;市仲裁办受理仲裁案件177件,案件标的额4.76亿元;审结案件122件,没有被法院撤销或不予执行的案件。

3.其他法律服务规范有序。

全市受理司法鉴定业务2370件,采信率99%以上。圆满完成2019年度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组织实施任务,实现“零失误”目标,组织人民监督员参加检察院检务公开活动12人次。全市共选任人民陪审员1870名。

六、党建引领:切实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激发活力

党建引领,就是要统一思想认识,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凝聚党员群众的“主心骨”;党建引领,就是要示范带动,让党员干部成为促推社会发展的“领头羊”;党建引领,就是要动员群众,让各界力量成为参与公共治理的“生力军”。

市司法局始终把抓好党的建设作为最大政绩,以新思路、新机制谋划和推进党建工作,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日常工作有机融合,让党旗始终在阵地高高飘扬。

2019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推动机构职能“合起来”,打造忠诚履职的司法行政队伍;坚持以理论武装为抓手,鼓励机关同志“学起来”,打造政治清醒的司法行政队伍;坚持以正风肃纪为导向,确保作风纪律“严起来”,打造干净做事的司法行政队伍;坚持以基层党建为重点,推动各项工作“干起来”,打造敢于担当的司法行政队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推动工作方式方法“活起来”,实现司法行政事业创新出彩。

——党建助力机构改革

秉承“合起来”的工作思路,党委搭台、群众唱戏,先后组织开展了“讲好司法故事”“立足岗位讲奉献”“我为司法添光彩”等系列述职、建言献策活动,完成科级干部调整工作,推进了机关干部、职工业务融通、情感融洽、力量融汇,激发了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

——扎实开展主题教育

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深入学习贯彻政法工作条例,持续开展“全市司法行政大讲堂”活动,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先学、领导班子轮流上党课领学、邀请专家辅导授课研学、全体干部职工交流研讨泛学,持续提升“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严格执行党纪法规规定

深入开展廉政教育专题党课辅导,强化党纪法规入心入脑,让“严的氛围”深入到具体工作流程、融入干警日常生活、渗透到“8小时”内外。以省级文明单位创建为抓手,深度梳理并健全完善保密安全、廉洁自律等12个方面的制度规定。深化主题教育问题检视和对照整改,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对照反馈的37条问题建档立卡,立行立改、持续整改,凝聚了班子向心力,提升了干部执行力,增强了工作活力。

…………

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

做好2020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陈建忠局长说,我们将继续坚持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以提升执法满意度为抓手,以增强执法公信力为目标,落实“一个统筹、四大职能”工作布局,持续提升法治政府建设和司法行政工作整体水平,为我市综合实力高质量重返全省第一方阵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