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文化名家鹰城行 建言献策沐春风
3上一版  下一版4
 
张 宇:传承文化造福后人 让文化资源活起来
段晓华:办论坛扩大影响 用真情打动人心
杨萌芽:讲好平顶山故事 激发年轻人力量
杨诚勇:积极主动培育市场 县域之间协同作战
许华伟:让网络成为文旅宣传推介主战场
段晓琳:守住文化敬畏心 用活新媒体矩阵
宋 功:吸引名人来扬名 精品展馆藏品精
陈 静:重视文化就是在为经济蓄力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0年4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陈 静:重视文化就是在为经济蓄力

 

知道了陈静的职业——河南文艺出版社资深编辑,她在8位名家中的辨识度就很高:长发素雅、秀弱温婉,一如以往女编辑给大家的印象。活动中,每到一处陈静都饱览不够,不舍得错过每一处美景、不舍得漏听每一句讲解。“以前没来过,也不觉得平顶山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感觉就是一座很普通的城市。这次一圈走下来,发现这里真美!是个有文化、有活力的城市。”

文化,是陈静评价一个城市的至高标准。她的工作、她几十年受到的浸润、她自己由衷的认可,让她对文化格外看重,“有文化做底的城市才是有未来的城市。”而一座城市的文化,除了可见的历史遗迹、产品产业,更包括不可见的市民的精神风貌,这是一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来到平顶山,不仅了解了三苏文化、观音文化、汝瓷文化、曲艺文化等,也深切感受到了平顶山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决心和态度,平顶山人民务实奋进的作风。

陈静说,两天半下来,平顶山让她怡心、生情。作为一名出版人,她很愿意为平顶山的发展尽些绵薄之力,请国内一些著名作家走进鹰城书店、高校,推动全民爱上阅读、爱上深度阅读。“阅读成为习惯后,你就会知道它的力量有多强大,说受益终生可谓有不及而无过之。尤其是现在,网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裹挟着大众,个人更应该有抵御浅阅读、碎片阅读的自控力。”

在宝丰县赵庄镇大黄庄村,看到大量图书在此会集、转运,让跟书打了半辈子交道的陈静大吃一惊。“我真是太欣慰了!想像着这么多书进入农民手中、进入农村家庭,会有多少孩子因此受益!这不但是助力经济发展,更是助推社会进步。”陈静说,作为一名图书编辑,再也没有比看到书被孩子读、被农民朋友读更开心的事了。在她看来,重视文化就是在为经济蓄力。

短短两天半的行程,不仅重塑了陈静对鹰城的印象,更刷新了她对农民智慧、文化产业发展的认知。她自谦:“不敢妄提建议,只愿以自己有限的经历分享一些不成熟的观点。”

(本报记者 蔡文瑶)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