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健康
3上一版
 
男护士李晓峰:抗疫一线勇挑重担
疫情面前不畏难 守护患者保平安
精心保障患者日常就医
市妇幼保健院邀请专家为医务人员减压
“透视眼”看肺部
不辱使命战疫情
运用信息技术方便就诊
学习相关知识 掌握就诊主动权
“我和我的故乡定能迎来更美好的欢聚时刻”
市卫生计生监督局爱心捐款助抗疫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0年3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90后——“疫线”正担当
男护士李晓峰:抗疫一线勇挑重担

李晓峰在照顾重症病人
市第一人民医院供图
 

3月2日晚,李晓峰收到了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定点收治医院战时护理部的通知:3月3日上午9:30至10:30为新冠肺炎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整体护理查房。此次护理会诊查房,每个医疗队邀请1至2名CRRT(持续肾脏替代治疗)护理队员参加,这让李晓峰感到很荣幸。

1991年出生的李晓峰是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2月2日,他和医院另外3名医务人员一起奔赴湖北疫情防控一线,成了河南省援助武汉医疗队中为数不多的90后之一。

第一个报名支援武汉

在救治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中,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身为重症医学科男护士,疫情一开始,李晓峰就时刻关注着进展情况。

1月27日,随着两名同事支援市传染病医院抗疫一线,李晓峰向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小组递交了书面申请: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我愿支援本院一线发热门诊,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当日下午,看到科室主任在微信群里发布的组建河南省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的通知,他第一个报了名。2月1日晚上11点,他收到医院护理部电话,让他第二天上午8点集合开会,培训后即赶往武汉。

今年春节对于李晓峰来说有点特别,自2016年来到市第一人民医院以来,他的父母第一次从石龙区来陪他过年。而他却要去武汉,他不知道怎么开口。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说时,更是不敢看父母的眼睛。当晚,爸妈屋里的灯一直没关。第二天一早,吃了妈妈做的早饭,他就急匆匆赶去医院集合。

2月2日傍晚,他和队员抵达武汉,看着街头到处都是“武汉加油”,更加坚定了他心中永不服输的信念。他和医疗队队员一起喊出了“武汉加油,鹰城加油”。

唯愿患者早日康复

李晓峰的防护服上写着“鸡蛋捞面”四个字。在艰苦的一线,这个爱吃面的小伙子把自己的最爱写在身上,这样,馋的时候就能“闻闻”家乡的味道。

按照国家卫健委的要求,医疗队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在大家的选举下,李晓峰被推选为组织委员,他知道,自己的担子更重了。

时间紧迫,他们很快就开始培训,结束后立即去病区收治病人。他进驻的是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一个专门收治危重症确诊患者的医院。作为一名党员,作为医疗小组里唯一的男同志,他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不仅要冲在最前面,而且要守在最后面。

在专家的指导下,他穿好防护服、戴好护目镜,进入病房,用行动践行一名重症医学护士的护理初心。

每天,他都要了解每个患者的病情变化,对重点交接病情比较重和可能变重的几个患者,要详细询问病史,做到心中有数。由于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和防护屏,进入病区后眼镜上都是雾,什么也看不见,里面的衣服总是被汗水浸湿,手上、脸上更是勒出一道道印痕。“这些都没关系,让患者早日康复才是我最在乎的。”李晓峰说。

2月7日,武汉,雨。晚上8点,他和队员搭乘大巴赶往医院病区,在通过一个又一个缓冲区后进入病房。当日,该病区已基本收满患者,一共49例急危重症,他的压力很大。因为他们不仅要负责所有病人的生活护理,还要进行临床救治,一着急,护目镜里面的雾就会出来,在记录重点病人的注意事项时,护目镜里的雾变成水滴往脸上滴,奇痒无比。就这样,李晓峰在这里已经坚守了整整一个月。

不顾安危先救患者

2月7日,17病房的老先生不配合治疗,扯掉了身上的心电监护、无创呼吸机,同时伴有大小便失禁,床上全是分泌物。李晓峰和队员相互配合,给老人更换床单、被罩,同时开展心理辅导。由于语言不通,加上老人听力也不好,李晓峰说话时总是不由得把嘴贴上老人的耳朵,全然忘了要和病人保持1米到1.5米安全距离的注意事项。

2月9日,另一病区的老太太在厕所马桶上起不来了,距离最近的就他一个男护士。得知老人需要帮助后,他立即赶到老太太所在的病区,一个人把老人搀扶出了厕所。老人意识状态不好,无意间把他的防护屏碰掉了,由于挨得近,也许老人一个喷嚏他就“中奖”了。看到老人明显处于缺氧状态,李晓峰忘记自身安危,没管防护屏,而是赶忙先把老人扶到床上,给予吸氧治疗。看到老人呼吸、心率明显改善后,他才走出病房。

2月20日,微风中有了一丝春天的气息。这天,市第一人民医院援助武汉的医疗队接管的病区,第一例病人出院,李晓峰感觉所有的付出都有了回报。

出院的是34床的徐女士,她说:“太感谢河南的医护人员了,是你们伸出了援助之手,从异乡来到了武汉,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救治我们,虽然记不得你们的面孔和你们的名字,但是你们的笑容让我终生难忘。”

“闻令而动,勇挑重担,疫情面前,共克时艰。”李晓峰说,驰援武汉的经历将成为他职业生涯的荣光。他相信,只要我们众志成城,一定能迎来胜利的曙光。

(本报记者 牛瑛瑛)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