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综合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丁家兄弟携母为村里老人送年货
舞钢市切实做好大气污染防治
“中国梦”花灯春联热销
发放爱心卡 温暖困难户
村民富了“福利”多了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0年1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三年如一日 只为一份乡亲恩情
丁家兄弟携母为村里老人送年货

 

本报讯 (记者张亚丹)1月15日,寒意逼人,78岁的湛河区轻工路街道高楼村村民董桂枝和村里几个70多岁的老人一起,早早地在村部旁边等着。

“今天是个喜庆日子,孩子们又回来送年货了,我们得了信儿,都来等他们。”董桂枝满面笑容地告诉记者。

老人口中的“孩子们”是该村的丁国良、丁国锋等兄弟。从2008年开始,他们每年都自掏腰包为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送年货。

上午10时许,伴随着锣鼓声,高楼村村部大院里热闹非凡,丁国良和弟弟丁国锋扶着83岁的母亲戴瑞英一走进大院,乡亲们便围了上来。院内整齐堆放着准备好的面粉和食用油。

“送年货13年了,丁家兄弟对村里老人的这份情谊真是难能可贵,我们想起他们都很感动。”今年75岁的村民周保庆说,对于村里的老人而言,丁家兄弟就跟自家孩子一样亲。

“婶,注意身体啊,我们哥几个回来了就来看您。”“叔,您拎不动,放那儿我帮您拿。”不一会儿,村部大院挤满了老人推来的三轮车,丁国良、丁国锋两兄弟一边忙着帮老人搬年货,一边问候老人。

“孩子们小时候家里条件差、人口多,乡亲们虽然也都不容易,可还是尽力帮衬着,这份恩情不能忘。”戴瑞英说,能经常回来看看大家,拉着老姐妹唠唠家常,是她每年都惦念的事儿。

“这些年,我们兄弟有的做生意、有的上班,家里经济条件好了,每年父母过寿,我们都拿出一部分钱孝敬他们。父亲提出,应该把这些钱拿出来买些东西回村看望老人。直到父亲临终时,他还专门嘱咐我们要坚持每年回村送年货。”看着老人们领年货时高兴的笑脸,看着一辆辆载着年货的三轮车驶出村部大院,丁国良说他们感到很开心。

发完年货,丁国良、丁国锋两兄弟又一一上门,为村里21户特困户和8位退伍老兵送去慰问金。

90多岁的老党员高发根是丁国良最放心不下的人,“发根哥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作出的贡献比谁都大,我们兄弟每年都要来看看他才放心。”

“第一年置办年货的时候,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只有80多位,如今已经增加到245位,村里老人越来越多,丁家兄弟却能一如既往,我们都很感动。”高楼村村委会主任周跃宽说,今年,村民们也为丁家兄弟送上一份特别的礼物——一面写着“无私奉献 关爱老人”的锦旗。

接过锦旗,丁国良说,如今每年为村里老人送年货已经成了他们家的大事儿,哪怕有困难,也不能让这些心怀期盼的老人们失望,他们兄弟俩希望能够把敬老爱老的传统传承下去。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