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读者之声
3上一版  下一版4
 
《条例》带来新契机 城市文明新开端
从“走得了”到“走得好”
期待带来新气象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0年1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条例》带来新契机 城市文明新开端

日前,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城管综合执法局工作人员在祥云路中段向沿街商户宣传《条例》。本报记者 王尧 摄
 

话题背景

《平顶山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作为我市首部专门规范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地方性法规,《条例》的实施将对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市民文明程度具有重要意义。今后,乱贴乱画、私设摊点、店外经营、私搭乱建、乱倒垃圾等行为将依照法规受到处罚。

文明城市的福音

田晓泉 (卫东区教体局)

假如我们的城市有知,闻听《条例》的颁布与施行,一定会露出甜蜜迷人的微笑,因为城市的容貌美丽有了法规的保护。

新加坡的环境非常好,不仅是因为那里的人素质高,而且是因为那里的法律对有损市容市貌的行为惩罚力度较大,使得不文明行为不敢随意冒头。此次,我市出台的《条例》,势必对那些妨碍市容市貌的行为产生压力。谁不按规矩乱来,《条例》就找谁。为了不给自己找麻烦,也不给别人添麻烦,建议人人都办文明事、做文明人。

严格执行《条例》,将极大促进我市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力推我市跻身全国文明城市之列。

从我做起 落实《条例》

张军停 (郏县李口镇)

一座城市的形象,不仅折射了管理者的治理能力,而且反映了当地的发展潜质。《条例》制定、实施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为了让市民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这不仅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而且是一座城市软实力与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因此,从我做起落实《条例》,应当成为每位市民的自觉。

让《条例》走进人心,需要开展生动活泼的宣讲活动,变“文件话”为“家常话”,这样大家才能听得进去,才会学有所获。尤其要让《条例》进社区、入家庭,以此为契机提升社区管理水平。让《条例》与小区公约对接,以公序良俗促进《条例》落地,使文明城市与文明小区建设互为促进、相得益彰。与此同时,以绣花功夫做好宣传与动员,让隐藏在群众中的文明力量迸发出来,为《条例》的落实奠定广泛的基础。

《条例》是管理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的行为规范,与每位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讲,法治不仅是一种社会信仰,也是一种生活刚需。涵养法治意识,就是呵护社会文明。每一位市民都要主动学习《条例》内容,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让遵守《条例》成为一种自觉,为提升城市颜值贡献一份力量。

好环境让生活更幸福

孙增好 (市韦伦双语学校)

今年暑假,我去上海参加培训,入住的地方较偏僻。培训之余和同事在附近闲逛,虽说那里楼房看起来不是很高,也不时尚,可是道路干净通畅,汽车停放整齐,摊点经营规范,让人心情舒畅。

我们平顶山市的道路并不算窄,可是经常拥堵,较为严重的是学校门口,一到放学时间可谓水泄不通。人行道上,行人走着走着不是被路边摊点拦住,就是被随意停放的汽车挡道,路上还有一些人随手丢弃的塑料瓶、烟头等垃圾,一不留神再踩上一堆狗屎,能让人心情好吗?

相信《条例》的出台会使我们鹰城的市容和环境卫生有一个大的提升,使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加强宣传 严格执行

刘选启 (湛河区人大常委会)

《条例》的出台,标志着我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走上法治轨道,必将给城市形象带来新的变化。同时,《条例》也是近几年来创建卫生城市经验做法的总结,进而固化为制度,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条例》的生命在于落实,在于执行到位、奖惩到位。为此,要切实加强宣传、严格执行。

加强宣传。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思想觉悟决定着行为表现。贯彻新出台的《条例》,首先要通过新闻媒体等多种渠道进行深入广泛的宣传,营造浓厚氛围,让人们熟知《条例》的内容、要求,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违反了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从而不断增强法纪观念。

严格执行。“法定职责必须为”,执法贵在认真。《条例》内容全面丰富,涉及方方面面,特别是对乱贴乱画、私设摊点、店外经营、私搭乱建、乱倒垃圾等行为,还明确了处罚金额。《条例》的出台从根本上说不是为了处罚,而是为了改善城市环境、提高文明程度,但对那些“有禁不止、有令不行、有章不遵、有规不循”等行为,要严格依照《条例》进行处罚,以儆效尤,从而强化人们遵规守纪的意识,维护《条例》权威。

微观点

曹本俭 (市特殊教育学校):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干净优美的城市,人人喜欢;脏乱差的环境,人人厌恶。遵纪守法,是公民的职责。文明生活,应成为一种新时尚;文明行为,应成为一种好习惯。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学习好、宣传好、遵守好《条例》,凝聚起澎湃力量,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出应有的贡献。

庞振江 (平煤股份二矿):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既是市委、市政府的紧迫任务,也是全体市民的共同责任。每个人都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拿《条例》这把标尺量量自己。

网友“Stuart”:看到评论里更多的是献言献策,而不再是一味吐槽,侧面说明我市的创文工作取得了不小成效。

网友“胖哥”:再全面细化的制度,关键的关键是落实。城市管理中,仅靠教育和宣传已经是远远不够,严格的管理和强硬的处罚,二者并举才能使局面得到真正扭转。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