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文化体育
3上一版
 
大力推进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
我市启动“非遗过大年、乐享平顶山”微视频大赛
《平顶山年鉴(2019)》出版发行
澳女足公布奥预赛20人名单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肢体剧《三个和尚》在智利受到热烈欢迎
我市作家胡炎的《失忆者》获奖
第二届“铁荷杯”全国有奖征文颁奖
“智慧冰场”系统助力中国健儿
孔蒂“下课”让切尔西损失2660万英镑
历史性突破!武术成为青奥会正式比赛项目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0年1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办印发通知
大力推进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

 

新华社北京1月8日电 (记者周玮)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办近日印发通知,支持各地特别是国家级贫困县以传统工艺为重点,依托各类非遗项目,设立一批特色鲜明、带动作用明显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帮助贫困人口学习传统技艺,促进就业增收,巩固脱贫成果。

通知明确,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应当依托一项或几项覆盖面广、从业人员多、适于带动就业、具有较好市场潜力的非遗代表性项目;优先支持依托列入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的项目建设非遗工坊;有建设、运营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牵头企业、合作社或带头人;有建设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必要场地和水电等基础条件;能够有效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低收入家庭参与就业,吸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的数量标准,按当地扶贫车间相关规定执行。

通知要求,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由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会同扶贫部门认定和管理,并报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备案。扶贫部门要将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纳入脱贫攻坚项目库,并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各地要摸清资源情况,明确项目抓手;广泛吸纳就业;开展传统工艺技能培训;培育扶持非遗扶贫带头人;发展提升传统工艺产品;扩大传统工艺产品销售渠道;开展媒体传播,扩大社会影响;加强成效跟踪和动态管理。

非遗助力精准扶贫是文化和旅游扶贫的重要举措。2018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了第一批10个“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数字显示,一年以来,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积极响应,全国393个国家级贫困县和150个省级贫困县已开展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全国共设立非遗工坊2310个,带动46.38万人参与就业,带动20万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

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办将逐步建立稳定、长效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和运行机制,持续扩大覆盖范围和覆盖人群,促进非遗保护传承全面融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