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文化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中原贡品]鲁山绸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20年1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原贡品]鲁山绸
九天云锦仙女织
蚕农为蚕儿转场,转移柞蚕至适龄蚕坡放养
为手工绸围巾做最后一道整理工序
工人为经丝刷浆,以使蚕丝达到最佳韧度
蚕农精选上等蚕茧备料丝绸加工
牵引蚕丝布局经线
丝绸工匠精心织造鲁山绸
辛勤夜未眠,朝来为络丝
 

●石随欣/文马进伟/图

鲁山,豫西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里钟灵毓秀,物华天宝,物产丰饶。在众多鲁山特产中,尤为值得说道的当属鲁山丝绸。鲁山丝绸色泽柔和,光滑轻逸,舒爽健体,千百年来蜚声海内外。

鲁山柞蚕丝制作而成的纺织品,雍容华贵,闪着珠宝光泽,透着庄重典雅。同传统的桑蚕丝绸相比,鲁山柞丝绸富含优质蛋白质和氨基酸,它丝缕匀称,绸面密实,柔韧挺括,抑菌防腐,具有良好的吸湿透气性。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据相关测试显示,柞蚕丝防紫外线效果是桑蚕丝的3.5倍,因而更受青睐。

鲁山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的“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在鲁山,牛郎织女的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人们口耳相传,人间这流光溢彩的柞丝绸原是天上的云锦,是玉帝之九女织女仙姑下凡带到鲁山的。她爱慕牛郎忠厚朴实,更喜欢四季分明、气候适宜、山清水秀的鲁山,便携带吐

丝之“天虫”在这里扎根,教人养蚕织丝。“天虫”,就是今天的柞蚕。故而,人们为鲁山丝绸起了一个美妙浪漫的名字——仙女织。

鲁山北通秦晋,南连楚蜀,为商道枢纽。秦汉时期,丝绸之路兴起,鲁山作为古丝路重要节点,鲁山丝绸、花瓷由此出埠,经河西走廊出西域,远销欧亚。古老精湛的鲁山绸惊艳了西方世界。

历经唐宋元明,鲁山丝绸业兴旺发展。至明末,鲁山境内柞蚕和丝绸业形成较大规模,丝绸行、货栈,远道而来的骆驼、骡马,车水马龙,日进斗金,一派兴隆景象。清代,鲁山柞蚕养殖与丝绸生产进入鼎盛时期。光绪年间,鲁山丝绸分两路外销,一路将鲁山绸运北平,由北平转张家口运销俄国、蒙古(亦称草原丝绸之路);另一路经武汉、上海后,再转销到欧美等西方国家。仙女织成为国际市场上的抢手货,人们纷纷为这种来自东方的霓裳所倾倒。《李自成》《老残游记》中,都有鲁山绸的记载。

巧化腐朽为神奇

数千年来,在鲁山这片热土上,演绎了丝绸的不朽传奇。这天然造化,最初来自一种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的柞树叶子。以柞叶为食,饮天地精华。柞蚕从孵化那一刻起,几乎不停地蚕食一片片普通的叶子,作茧自缚成被一粒粒蚕茧包裹着的蚕蛹。柞蚕在将自己深深封闭起来的同时,也为鲁山丝绸神奇的制作旅程打开了一扇大门。

巍巍伏牛山,自西北至东南,绵延八百里,犹如一头雄健的卧牛,至豫西鲁山,再不肯向前,造就了“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形地貌。

这条秦岭东段的重要支脉,是汉江、淮河、黄河的分水岭。北亚热带逐渐向暖温带过渡,适宜的温度、丰沛的雨量,滋养了山山川川,造就了叠嶂耸翠、林海苍茫、流泉飞瀑、鸟语花香的曼妙仙境。丘陵浅山环绕着高峻的尧山,巍峨挺拔的阳刚之气与自然幽婉的阴柔之息相互交融,粗犷雄浑中不失清秀俊俏。

星罗棋布的浅山丘陵上,生长着一种平常而又神奇的树种,它就是柞树。行走山间,经年累月零落的柞树叶子,腐殖质厚可盈寸,踩在脚下,绵软蓬松。仰望抑或平视,满眼都是柞树。这种壳斗科栎属植物,树形好,树冠大且分布均匀,空间和光能利用率高,产叶量高而稳定,叶质较厚。富含水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灰分、纤维素等成分的柞叶,是柞蚕绝佳的食料,

造就了鲁山柞蚕丝绸生产得天独厚的条件。

柞蚕一生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发育阶段,经四眠至五龄,老熟结茧,历时约50天。它一生中80%的食材是柞叶。历经和风玉露、日月精华的滋养,一只春蚕体重可达14克,一只秋蚕更是达到惊人的21克左右,是蚁蚕体重的2000倍到3000倍。

蚕老一时。老去的柞蚕作茧自缚,却留下柞蚕丝书写自然的不朽造化。区别于桑蚕多为采桑室内喂养,蚕茧个小壁薄,柞蚕纯粹为野外林坡天然放养,蚕茧个大壁厚,茧丝平均一个重约0.5克,吐丝长度可达1300米,是桑蚕茧吐丝长度的一倍半有余。蚕丝单根纤维纤度为2.5-3.0旦尼尔,直径不到头发丝的四分之一。

柞蚕丝由两根平行的扁平单丝并成,其主要成分为丝素和丝胶。丝素白色半透明,有光泽,约占蚕丝的85%,由18种氨基酸组成,大多属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柞蚕丝素中,具有活泼基因的氨基酸比桑蚕丝多。

丝胶分层附着在丝素外围,呈淡褐色,约占蚕丝的13%。丝胶由15种氨基酸组成,主要为天冬氨酸、丝氨酸和精氨酸。

缫丝时把几个柞蚕茧的茧丝抽出,借丝胶黏合而成柞蚕丝。柞蚕丝手感柔软有弹性,有较强的耐湿性和耐热性,温度高达140℃时强力才减弱。

温泉水滑濯新丝

鲁山绸驰名中外的另一个因素,是得天独厚的温泉资源。鲁山有上汤、中汤、下汤、温汤、神汤五大温泉群,绵延百里。

温泉水温在60℃左右,水中含有硼、锂、氟、镭、氡等十多种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保健功能。清康熙年间,曾在鲁山任知县一职达8年之久的傅燮詷在《温泉》一诗中写道,“鲁阳西来山水奇,众峰崪嵂插云齐……寺下涓涓皇女泉,泉中乱沸珍珠水。此水流出百余步,水面蒸蒸气如雾。甃石为池引水来,诛茅作屋相遮护”,记述了温泉洗浴的场景。

温泉水不仅供人们洗浴,还为鲁山柞丝绸加工制作提供了便利条件。织造鲁山绸,要经过选茧、泡煮等18道工序,从缫丝煮泡茧至丝绸炼成面

料,都采用60℃左右的自然温泉水,每一道流程都要做到严谨、精密、划一、协调。通过煮、泡、漂,才能织出光鲜亮丽、柔中带骨的上乘鲁山绸。

西晋末年尚书郎王廙作《洛都赋》,谓:“鸡头温水,鲁阳神泉。不爨自沸,热若焦然。烂毛沦卵,煮绢濯鲜。”绢,指的就是鲁山丝绸。鲁山五大温泉群都分布在柞蚕区,处在沙河两岸,温泉水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利用温泉水煮茧、漂濯,经过一系列细微、精妙的物理、化学变化,鲁山柞蚕茧产丝率高、丝光好,染色后色泽特别鲜艳,进而达到“煮绢濯鲜”。“温泉水滑,不爨自沸,热若焦然”“谁家煮茧一村香”,恰也是鲁山西南部广大山区利用温泉水进行丝绸生产的生动写照。

惊艳万国博览会

1914年,巴拿马运河通航。为庆祝这一盛事,1915年2月,在美国西海岸的旧金山市举办“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

鲁山县产的一等本色绸、二等本色绸、三等本色绸和加宽本色绸,作为中国河南省代表商品参加展出,一举荣获金奖,被万家客商誉为“仙女织”“国宝”,以丝绸中的王牌货获“虎头”商标。鲁山柞丝绸与其他中国特产一道,以种类丰富、品质优良、工艺精湛、价格低廉引起轰动,以至于外国人评价中国为“东方最富之国”,更有人称中国为“东方大梦初醒、前途无量之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举办,促进了中美贸易交流。博览会当年,纽约、旧金山等地银行、贸易行、大公司、丝厂等纷纷派代表来华考察,组织货源;同时对于生丝等,美国还提出改进意见。1915年,中国对美国出口丝绸达14000万美元。

从此鲁山绸声名鹊起,蜚声海

内、享誉全球,成为河南丝绸制品中的王牌货。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每逢加冕或举行盛大宴会,总爱穿鲁山绸制成的礼服。到1927年前后,鲁山全县年产蚕茧4万多担,制蚕丝14万千克,制作丝绸26万匹;县城郊50多个自然村,有织丝机4800台,城内有7家漂炼丝绸作坊,实可谓“妇孺会络经,满城梭子声”。全县城乡经营“丝绸商行”231家,西部的四棵树有丝行48家;县城有128家,经营人员达两千多人。全县从养蚕缫丝到织绸炼染,自产自制自销。不少山区农民卖了良田,筹资买蚕坡养蚕、专营茧丝绸生产,蚕区20多万劳动力从事养蚕缫丝生产;织绸、炼染从业人数达十多万人。

柞蚕业生产的兴盛,也带动了一批为柞蚕丝绸营销服务的金融机构。上海“久成”“大丰”两家钱庄在鲁山县城设立分庄,从事柞丝绸金融业务,大量向外商经销丝绸。

再续辉煌唱大风

新中国成立后,鲁山有柞蚕坡137万亩,占山区总面积的40%以上。柞蚕养殖成为当地农民最主要的经济来源,高峰时期,全县有14个乡镇82个行政村饲养柞蚕。民谚说,“一季蚕,半年粮”“宁舍孩儿她娘,不舍丝绸行”,道出了柞丝绸生产在鲁山人民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鲁山也成为名副其实的柞蚕之乡。鲁山为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出口创汇作出了重大贡献,被确立为河南省柞蚕生产基地县。

20世纪90年代后期,蚕业生产走向式微,鲁山丝绸风光不再,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新时代,瓦屋镇李老庄村岳石头等一批民间艺人坚守、传承古法鲁山绸生产工艺。以鲁山绸织作技艺、拐河丝绸织作技艺为代表的中原养蚕织绸技艺,被纳入第三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8月,河南省首批“中原贡品”保护名录公布,鲁山丝绸同登封瓷、汴绣等41项产品入选。近年来,鲁山县仙女织工贸有限公司、靖鲲丝绸、昕阳光茧丝绸、天禧丝织厂、鲁山一化茧丝绸等6

家新兴丝绸企业,发展传统织机数百台,安排劳动力近千人,鲁山柞丝绸生产得以恢复。丝绸产品注册了“鲁山家纺”“仙女织”“昕阳光”“洋瑞”“千禧公主”等5个商标,涉及家居、服装、工艺、康健等四大类,涵盖围巾、康健凉席、旗袍、丝被、衬衣、加棉西服、茶巾、高端艺术定制等数十个品种,基本形成了产、供、销完整的产业链条。产品采用全植物染料,安全环保,服饰产品因良好的防紫外线效果,颇受消费者青睐。

鲁山全县约有10万卖绵大军,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塞外边陲,在经营丝绵产品的基础上经营高端鲁山丝绸产品,年创产值100多亿元,成为鲁山的支柱产业之一。丰富的柞蚕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茧丝品质,奠定了鲁山县茧、丝、绸、绵名气居全国第一、丝绵加工销售量居全国第一、丝绵加工销售从业人员居全国第一的特殊地位。

迎着和煦东风,鲁山丝绸正在蓄力,酝酿再一次的勃发,续写新时代丝绸产业的崭新篇章。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