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高新区
3上一版  下一版4
 
小营小学建设项目启动
不忘初心担使命 砥砺前行谱新篇
高新区精准施策保双节安全生产
树立好典型 弘扬正能量
核查农机发补贴
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
对口帮扶献爱心
乐享趣味运动会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1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忘初心担使命 砥砺前行谱新篇
——高新区2019年度重点工作盘点
上月31日,高新区创新创业服务园区在高新火炬园举办2020年“庆元旦、促发展”企业家座谈会,共同回顾2019、展望2020。
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凌兵奎(中)为2019年度优秀企业颁发奖牌,鼓励企业再接再厉,持续积聚创业新动能,全力发展高新技术、高新产业。
张琳蔚 摄
 

刚刚过去的2019年,是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该区奋力挺进全国高新区百强进程中不平凡的一年。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该区干部群众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以实现又“高”又“新”为发展目标,砥砺奋进、攻坚克难,推动创新驱动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态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一年来,在这块充满生机的黄土地上发生了许多让人值得留恋和自豪的事情,让我们一起回首高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2019篇章。

一、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

高新区严格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党建工作部署要求,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为重点,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为目标,深入推进基层党建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2019年,该区在机关各党支部开展“每天一万步、每周一总结、每月一本书”活动,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举办3次“万名党员进党校”活动,培训党员1200人次;组织开展高新区2019年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共培训83名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六星党支部”及“红旗党组织”创建工作,建成基层村级党建示范点3个,评定星级党支部9个。

二、体制机制改革顺利推进

2019年1月,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正式运行。

伴随着一系列改革举措的落地,高新区创新动能进一步释放,内生动力进一步激发,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较上年增长60%,科技型中小企业总量增长154%,专利申报量是上年同期的3倍;培育创新引领型企业、平台、人才数量分别增长167%、50%、43%。2019年,该区经济保持健康稳定发展,新签约项目63个,投资总额99亿元,其中投资1亿元以上的33个;新增市场主体889户,达到4010户。

三、入选中国营商环境百佳试点县(区)

高新区不断优化政务环境、创新创业环境、政策环境、社会环境等,充分发挥“双商在线”功能,即招商、扶商“两手抓”,引优、培强“两手硬”,精心编制了招商引资政策汇编;开展招商项目全程代办服务,将“特事特办”变成长效工作机制,为投资客商提供政策咨询,代办相关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积极做好精准服务,跑出廉洁高效加速度,跑出“扶商”新速度。

通过推进项目前期建设、服务项目落地、全程跟踪服务、帮助解决项目建设困境、解决企业发展难题等,高新区风清气正、尊商重商的良好氛围愈加浓厚,宽松、高效、透明的营商环境备受好评。

去年8月2日,高新区被“中国县域营商环境研究”课题组列入2019年度中国营商环境百佳试点县(区)名单并授牌。

四、《平顶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暂行规定》发布

去年12月,《平顶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发布,为保障和促进高新区创新发展确权赋能。《暂行规定》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暂行规定》的发布,是该区发展的重大机遇,将激励党员干部群众坚定“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功能定位,在我市综合实力高质量重返全省第一方阵的进程中担当高新责任、奉献高新智慧、作出高新贡献。

五、城区面貌日新月异

城市品质只有不断改善提升,市民才能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2019年,高新区道路建设的“五纵四横”PPP道路建设有序推进,东一环、南一环、开发一路、开发二路实现目标通车,湛南路(高新区段)、湛北路(高新区段)完成通车,新建15.8公里市政道路,升级改造河堤道路。该区百城建设提质工作位列市内五区第一。

在园林绿化方面,该区完成廊道绿化造林面积2300亩,完成市定目标的240%;建成街头、路桥游园9个,完成5处公厕绿化,城乡园林景观更加优美。

在农村改厕方面,该区对粪污实施集中无害化处理,对旱厕实行三格式无害化标准改造,成为全市推广的典型。

在人居环境改善方面,除8个拆迁村外,该区27个行政村全部达到河南省人居环境示范村标准。

六、城镇就业超额完成任务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2019年,高新区以“送政策、送技能、送岗位、送资金”贯穿始终,紧紧围绕企业、创业者、劳动者的就业创业需求,通过踏踏实实落实政策、扎扎实实做好服务,切实让企业、创业者体会到扶持的热度,让就业群体感受到帮扶的温度。

2019年,该区就业形势稳中有进,城镇新增就业3026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23.47%。

七、“四城联创”创出良好环境和工作作风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启动以来,高新区着力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不断夯实创建工作的内生动力,对集贸市场、沿街店铺、小商小贩等进行精细化管理;健全完善居民文化基础设施,丰富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着力拓宽城区美化绿化覆盖面,新增6个街头游园,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着力提升居民文化素质,进一步倡树文明新风,不断营造明礼诚信、团结友善的和谐社会氛围;着力打造创建亮点,开展文明主题公园、文明烟缸、辖区单位文明主题日、文明校园建设等活动。目前,该区文明烟缸一期安装工作已结束,文明主题公园正在加紧建设中。

2019年,高新区城市绿化、美化、净化、硬化、亮化、规范化进程全面加快,群众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干部职工吃苦耐劳的作风和雷厉风行的执行力得到淬炼,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八、成为省首批智能化示范园区建设试点

高新区牢固树立转型发展理念,突出智能制造在“三大改造”中的引领作用,2019年确定重点培育智能化改造企业8家,新培育成功省智能车间2家,占全市新培育数量的2/3,打造了区工业企业智能制造梯队,被省发改委评定为河南省首批智能化示范园区建设试点。

九、创新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2019年,高新区新培育8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同比增长60%;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54家,总量同比增长145%。

在科研平台方面,该区累计建成市级以上研发平台40家,规上企业实现研发平台全覆盖。该区的华兴浮选获批全市首家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华拓电力和库柏爱迪生获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在孵化平台方面,该区累计建成高新火炬园、八戒工场等创新创业平台10家,新增孵化企业108家,全区市场主体增加1000家以上。

在知识产权方面,该区全年新增专利160项,同比增长65%,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1件。

在科研投入方面,该区规上企业研发备案资金5.4亿元,同比增长63.6%。全年争取各级科技奖补资金1501.46万元,区级配套311.96万元,有力支持区内企业创新活力。

在人才工作方面,该区引育人才30余人,转化科技成果50余项;建立人才资源信息库和人才工作专家库,入库专家达160位,对接重大技术需求60余项。

十、招商选资成效显著

2019年,高新区共签约项目63个,签约金额99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9个,实际到位省外资金68.3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341.5%,实际利用境外资金3602万美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44.7%。安泰华、跨境装备智造产业园、苏宁物流豫南仓储基地等27个项目开工建设。中原电气城已成功引进电气类项目33个,总投资57.55亿元。尼龙新材料方面,成功引进尼龙新材料项目10个,总投资23.15亿元,其中4个建成投产,6个开工在建。现代服务业方面,投资2.2亿元的苏宁物流豫南仓储配送中心项目、投资1.5亿元的猪八戒互联网+产业共享服务中心项目已经投产运营;投资25亿元的问津小镇田园综合体项目、投资2.4亿元的国家粮食储备库项目正在稳步推进。

十一、重大项目顺利推进

高新区突破重大土地规划问题,试点拿地即开工方案,破解项目融资难题,实行代办服务和挂图作战,在项目建设上创造了高新速度。2019年,该区共谋划实施各类项目62个,总投资501.7亿元,其中,二产项目42个、服务业和房地产项目13个、基础设施项目7个。

目前,神马催化科技、瑞沣生物、宾康机器人、巨高电气、龙腾钻具、涛瑞鸿海、苏宁物流等项目已经建成投产;东一环、南一环、开发一路、开发二路、湛南路东延、湛北路东延已经顺利通车;好利来食品加工、临港物流运营中心、小营安置区一期工程等项目即将竣工;跨境电商、安泰华矿用设备、神鹰化工、金融设备产业园开工;伊顿智能化改造、平芝智能工厂顺利建设;华拓电力、同信环保、建业电缆、弘医堂中医院项目有序推进。

十二、环境污染攻坚成效显著

该区强力推进蓝天、碧水、净土工程,2019年实现18家“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建筑扬尘得到全面管控,夏收秋收实现秸秆零焚烧,PM10、PM2.5同比分别下降17.5%、10.3%;完成北湛河、泥煤河黑臭水体整治,河长制工作考核全市排名第一;三佳化工疑似污染地块排除土壤污染;取缔养殖场70家,处理生猪6000余头,取缔工作按时间节点全面完成。

十三、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成果

扎实做好基层治理,严肃推进扫黑除恶。高新区共收集涉黑涉恶线索116条,立案侦查16起,刑事拘留44人,逮捕23人,移送起诉50人,扣押查封冻结资产逾4亿元;推进“雪亮工程”建设,重点区域全天候监控,保障平安幸福村居环境;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开展入村巡逻千余次,调解矛盾纠纷近500起。

十四、推进棚户区改造,让群众安居优居

在住房保障方面,高新区争取中央资金3158万元、棚改专项债9亿元,累计新增房地产投资2.9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39%。

目前,该区任庄棚户区改造顺利回迁;湛南棚户区回迁有序开展;住房租赁市场培育调查工作六区第一。

十五、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高新区持续倡导绿色低碳消费理念和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融入干部队伍建设和日常管理,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严格公务接待标准,扎实推进公车改革,出台车辆处置方案和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办法,保证了车辆管理使用的高效节约;开展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被评为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

2019年,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高新区干部群众用双手书写了发展的辉煌篇章,每一个高新人都能真切地感受到——

当年只是泥泞土路,如今已是康庄大道。

当年只是红墙砖瓦,如今已是高楼林立。

当年只是清冷城郊,如今已是宜居新城。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2020年,站在新的起点上,高新人将以“钉钉子”的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群策群力、众志成城,着力打造创新驱动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我市综合实力高质量重返全省第一方阵贡献高新力量。

(本报记者 高轶鹏)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