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条要闻
下一版4
 
奋勇争先 推动高质量绿色转型发展
在持续提升“八个度”上攻坚突破
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美“底色”
舞钢市获批进入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期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1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美“底色”
——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鸟瞰市区建设路西延景观工程(摄于2019年4月16日)
鲁山县张官营镇南杨庄村贫困户在驻村工作人员帮扶下规模养鹅(摄于2019年7月4日) 均由本报记者 牛智广 摄
 

绿色是发展的底色,生态是最大的优势。

2019年,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城市建设中坚持规划引领、民生优先、片区带动、品质提升、创新治理、融合发展,建好绿屏障、做活水文章,推动生态转型,让鹰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美好。

国土绿化,厚植生态最美底色

又到冬春造林季。2019年11月22日上午,市领导与市直机关干部职工代表、社会团体代表、郏县干部群众、志愿者等近2000人在郏县眼明寺森林公园参加冬季义务植树,以实际行动为“森林平顶山”建设添新绿,拉开了今冬明春国土绿化行动的序幕。

2019年,我市将实施国土绿化提速行动作为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实践,坚持大绿化、大生态理念,山区平原一起动、城市乡村齐推进,做到国土绿化无死角、全覆盖、大提升,共完成造林任务9.57万亩,实际新造林18.13万亩,占造林任务的近两倍。

突出生态修复,在山区森林化上有大提升。2019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市级领导包矿巡山,对山区绿化情况进行拉网式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山体实行“立体式”修复。建立露天矿山整治联席会议制度,启动37家露天矿山和113处废弃矿山及沉陷区土地复垦和生态治理,截至目前,植树270万株、治理面积2.9万亩,让矿山变成青山。

突出功能提升,在平原林网化上有大提升。抓住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暨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的有利契机,我市对平原农区生产道路、河渠两侧绿化林带实行“两统一提”(统一路肩培护和边沟标准、统一绿植宽度和苗木规格,对标准较低的地方进行提档升级),2019年新增农田林网6万亩,农田林网控制率在95%以上,形成了“路相通、沟相连、林成网、田成方”的格局。

突出环境优化,在廊道林荫化上有大提升。全市对铁路、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和县乡道路开展综合整治,拆除违法建筑和“散乱污”企业1100万平方米,并根据道路等级进行高标准绿化;依法取缔沙河、荡泽河、北汝河、澧河等处的非法采砂行为,修复河床,恢复河势,按不低于100米的宽度对河堤两岸进行绿化,已建成2200公里生态廊道体系。

突出以绿荫城,在城市园林化上有大提升。我市完成40.2公里的湛河主河道综合治理,启动了湛河18条支流生态治理项目;依托采煤沉陷区规划5座湿地公园,结合新建道路建设16座大型公园,新建街头游园、口袋公园58处。2019年,我市城区新增绿地234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3.85%。

突出绿色富民,在乡村林果化上有大提升。全市积极开展“送果树进农家”活动,为1721个行政村送果树226万株,受益农户25万户70万人,特色林果种植面积达46万亩。

突出文明风尚,在庭院花园化上有大提升。我市广泛开展园林单位、森林特色小镇、森林乡村创建活动,汝州市、郏县荣获第一批“省级森林城市”称号,宝丰县王堂村、郏县小张庄村等44个村庄入选“国家森林乡村”,郏县姚庄乡入选“省级森林特色小镇”。

湛河治理,修复生态换来水清岸美

湛河穿城而过,干流全长40.2公里,主要支流18条,流域面积219平方公里。治理之前,湛河流域污染严重,支流多为臭水沟或垃圾沟。

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顺应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环境的迫切期待,近年来,我市对湛河实施了截污治污、河道治理、引水蓄水、景观绿化四大工程。如今,河畅、水清、岸美的生态湛河,已成为鹰城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张亮丽名片。

——坚持当前治污与长远保护相结合,重现一河清水润鹰城的新美景。我市按照“西分、北截、南调、中加强”的治污总体思路和“三清一净一绿化”的治理标准,从源头到末端全面进行治理。今年,沿湛河两岸污水管网已达到全覆盖,实现了“污水进管、清水进河”,恢复了河流自然生态。

——坚持河道治理与景观建设相结合,打造城市绿色发展的新引擎。按照“长藤结瓜”指导思想,我市精心实施景观绿化工程,沿河打造了40.2公里的生态景观长廊,新建3座公园、52个节点,新增改善绿化总面积580多万平方米。如今,两岸蜿蜒40多公里的景观长廊、滨河绿地,提高了城区品位和灵气,改善了市民的生活环境,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指数。

——坚持引水与蓄水相结合,呈现了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好风光。为保障湛河生态补水,我市每年引昭平湖、白龟湖各2000万立方米生态水进入湛河。通过湛河综合治理在主河道上游新建低堰25处,城区段新建改造橡胶坝(液压坝)6座,形成景观水面160多万平方米,蓄水280多万立方米,实现了全河段清水长流。

绿色发展,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一年来,我市始终把改善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作为林业扶贫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瞄准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林果经济、林下经济、林产经济“三林经济”,做强绿色富民产业,带动乡村林业产业振兴。

如今,我市已发展速生丰产林、高效经济林、木本油料林、生物质能源林等30多万亩,形成了森林旅游业、林下经济、苗木花卉、食用菌、干鲜果、木材加工等六大林业优势产业,林业经济效益整体得到提升。

2019年,在林果经济方面,全市积极培育千亩以上家庭农场和种植基地52个;在林下经济方面,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发展森林康养、森林旅游,鲁山尧山、汝州风穴寺等景区年接待游客500多万人次,创收10.5亿元;在林产经济方面,新增尧山花海、墨子古街、二郎山风景名胜区等一批省级林业龙头企业,全市省级林业龙头企业达19家,林区农民来自林业的纯收入年人均达8000元。

同时,我市注重把国土绿化融入脱贫攻坚、融入乡村振兴、融入高质量转型发展,发挥生态产业的带动作用,推进生态扶贫,壮大集体经济,促进转型发展。大力推广“公司+基地+贫困户”模式,目前全市已发展带贫林企105家、林业扶贫基地86处,带动贫困户4520户,吸纳贫困群众就业7340人,户均年增收4000元以上。从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选聘生态护林员等公益岗位职工3223名,职工年均工资6000元,拓宽了贫困户家门口就业增收的渠道。(本报记者 张亚丹)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