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特别报道
3上一版
 
英雄的家,是这样的和谐温馨
英雄父亲文廷柱:把他忘了吧
英雄遗孀梁国霞:念着你,走下去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12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英雄父亲文廷柱:把他忘了吧

12月27日,文廷柱老人和家人合影。 本报记者 张鸿雨 摄
 

“把他忘了吧。”12月26日,当年近80岁的文廷柱老人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最感动的河南十大见义勇为英雄”颁奖台上,替20年前见义勇为牺牲的儿子文义民领奖时,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而在20年前,当文廷柱得知儿子不幸离去的消息时,撕心裂肺地喊出:“儿子,只要你能回来,哪怕是缺胳膊少腿都中啊。”

“国家一直没有忘记义民,已经给了他太多的荣誉,给了我们家太多的关怀。国家还有许多大事要做,谢谢大家了。”12月27日下午,在郏县县城一处安静的小院内,已有50年党龄的文廷柱老人说。

文廷柱是确山人,1964年2月到郏县工作,一直在医疗系统,退休前在县疾控中心工作。“我是学医的,本事不大,看个小病开个方子还可以,左邻右舍有需要咱就去帮忙,从没收过钱。”他说。

文义民是家中长子,1964年11月29日生,这个日子老人记在一个小本子上,放在枕边。他说自己年纪大了,记性不好,怕把儿子的生日忘了。

1986年,文义民从郏县卫生学校毕业,正值原郏县水泥厂招工,他应招进厂。

工作前,文廷柱与儿子有一次对话。

“义民,家里给你找的工作不太理想,但爸尽力了。”

“爸,您别难过,我愿意去厂里上班。您放心吧,到厂里我会好好干。”

提起这次对话,老人黯然神伤,用手指拭去了眼角的泪珠。

工作后,文义民兑现了对父亲许下的诺言。

进厂时,文义民因身材高大被分配到保卫科。医疗与保卫原本风马牛不相及,文义民却在保卫岗位上干得风风火火。因工作出色,不久他就被提拔为厂供电办副主任。对电力专业一窍不通的文义民,两年后竟成为电力专业助理工程师,日常电工业务样样精通。

1990年,厂长董建设认定文义民是可造之才,将其调到办公室任副主任。有一次文廷柱在街上遇见董建设,“义民干得不错,上进心强,工作努力,厂里准备重点培养他。”董建设对他说。

工作两年入党,四年提干,文义民成为父亲和全家的骄傲。

1996年秋季的一天,一名醉汉手持一把砍刀在厂区乱舞乱砍,谁也不敢靠近。文义民大胆走上前去,与醉汉周旋,趁其不备,将其按倒在地,夺过砍刀,避免了严重后果。

因在工作上的出色表现,1997年,文义民被调入星峰集团任办公室主任,不久后升任集团副总经理兼管办公室。

1999年9月,文义民到郑州参加企业领导干部培训。学习期间,他一直乘坐长途客车往返。集团领导多次提出派车接送,都被谢绝了,他说:“单位目前还很困难,能省一点就省一点,坐长途客车经济。”

1999年10月25日凌晨不到4点钟,文义民就起床了,妻子梁国霞劝他多睡会儿,“外面天还黑,晚一会儿走不行吗?”他说:“晚了会耽误第一节课的。”

凌晨4点多钟,文义民登上一辆从郏县开往郑州的长途客车。当行至禹州市古城路段时,4名中途上车的歹徒突然亮出匕首,抢劫乘客。文义民凛然站起,与歹徒顽强搏斗,身中4刀,不幸遇害。

“那天家里陆陆续续来了好多人,但没有人明确告诉我,怕我们老两口受刺激。后来孩子单位领导对我说,孩子不在了。我和他妈一下子就垮了。”文廷柱忆起那天的情景。

“你不知道,义民这孩子有多孝顺,特别亲他妈,每次回来先问妈在哪儿,走时总要给他妈留些钱。”文廷柱说。

“我经常梦见义民,孩子走时咋想的我都能猜出来,他肯定想,爸妈我做不成孝子了,让你们先送我了。”屏息良久,老人终于哭出声来。

文义民离开后,文廷柱老伴身体每况愈下,后经诊断是患了侧索神经硬化症(“渐冻人症”),如今生活不能自理,身边离不开人。“义民他妈现在已经失语了,但神智还清醒,再发展就是失明和呼吸困难。这次义民又受表彰,我没告诉她,怕她再想孩子伤心。”文廷柱说。

文义民牺牲时,妻子梁国霞31岁。两人结婚9年,女儿才上小学,儿子还没出生。

“国霞还年轻,我们不想拖累她。我几次对他说,你再找个吧,咱家不会说啥。”老人“赶”过梁国霞。

“你们就是我的亲爹亲妈,我伺候你们一辈子。”梁国霞一诺就是20年。

如今,梁国霞儿女有成,女儿在县中医院工作,儿子去年入伍。

文义民离去后两三年时间里,一家人不敢提起他,“不能说起哥哥,一说起来爸妈就流泪,全家就再一次难受。”弟弟文建民说。

过了很长时间,文建民才与父亲聊起了哥哥。

“建民,你哥出这件事你怯不怯?我给你说,你别怯,碰上了这种事咱还得冲上去。”文廷柱说。

“当时爸爸还有一句话,咱不怯,你也得学会保护自己。”文建民想起那次聊天的情景,一下子顿住了。

文义民比文建民大8岁,文建民说他最佩服哥哥。

兄弟俩曾有过一次夜谈,文建民说是人生中印象最深、对他影响最大的一次谈话。

“1991年年底我从部队回来,骑自行车跑了十几里地去水泥厂看我哥,当天晚上就住在了宿舍里。那天晚上,哥对我说,建民你长大了,要学会承担责任,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堂堂正正做人。”文建民回忆。

将近30年前的这次谈话,兄弟俩从未对父亲谈及。

“我知道,义民会告诉他兄弟这些的。”记者告诉文廷柱,他的两个儿子曾有过这样的夜谈,他回答。 (本报记者 常洪涛)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