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鲁山
3上一版  下一版4
 
鲁山县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十四届鲁山县委第七轮巡察工作启动
南阳等三市网信办负责人到鲁山考察
张良镇挖坑蓄水让乡村灵动起来
养殖观赏鱼
鲁山县重奖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和个人
清苦尽处品芳香
让鲁山花瓷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11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清苦尽处品芳香
——雷德华的蒲公英茶叶创业之路
 

11月3日,在鲁山县瓦屋镇上竹园寺村的蒲公英种植基地里,20多名村民在忙着采摘蒲公英叶子,一片片绿油油的田地、一个个红色的胶桶与忙碌的村民构成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

“俺今年68岁,家里老伴儿瘫痪7年了,俺出不了远门,就到德华的茶叶厂做工,中午管顿饭,一个月收入2000多元,同时还不耽误伺候病人、照顾孙子孙女。”瓦屋镇马老庄村西河组贫困户雷耀峰边剪蒲公英叶子边说。

据正在采摘的瓦屋镇上竹园寺村中杏组贫困户郭新芳介绍,人工种植的蒲公英一年能采摘4茬叶子,现在采摘的是今年最后一茬。每采摘一公斤,基地付给他们3元钱报酬。郭新芳的手头儿麻利,每天的务工收入都超过100元。

村民们所说的德华名叫雷德华,今年30岁,2013年毕业于信阳农林学院(原信阳农校)茶学专业,后在郑州、平顶山等地务工,于2017年回到家乡上竹园寺村创业。家乡群众有熬制蒲公英清热祛火的习惯,雷德华就动了念头:过滤掉其中苦涩的土腥味,将蒲公英加工成一种高品质的茶叶。

说干就干。雷德华租了10余亩地开始试种,通过嫁接技术使种植的蒲公英具有和野生蒲公英一样的功效。在取得食品产品生产许可证后,他成立了河南绿源中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注册了“雨田中杏”商标。“一个‘雨’字和一个‘田’字组成了‘雷’字,‘中杏’是村民组的名,另外这个商标还隐含了‘有雨有田的中国人很幸福’的寓意。”雷德华介绍。

刚开始,雷德华建立了一条蒲公英袋泡茶生产线,在海关总署驻村第一书记王镝的帮助下,生产的茶叶卖到上海、西安等地。今年,为了除去茶叶的青涩味,他又筹资20余万元采购了多台专业设备,将制茶工序由4道增至8道,经两次杀青、揉捻、烘干的颗粒茶一进入市场就受到青睐。

为扶持这一特色产业,当地政府在雷德华的蒲公英种植基地实施了50万元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修了一条水泥路,打了一口深水井。今年,雷德华将颗粒茶的年生产能力提升至2万公斤,并研发出“小青蒲”等多个系列的高端茶叶。随着茶叶销路的拓宽,他又安排多名贫困户到基地务工,还大量收购村民刨出的野生蒲公英,带动周边村很多村民通过采挖、出售蒲公英增加收入。

瓦屋镇扶贫办主任郝飞说:“德华作为一名返乡创业的大学生,面对困难从不退缩,表现出很强的韧劲和拼劲,在我镇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出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去年以来,雷德华被评为镇、村两级脱贫攻坚先进工作者和“鲁山县返乡创业优秀青年”称号。在平顶山市首届文化旅游创意产品展上,他开发的蒲公英茶叶获得“优秀产品奖”。

在将产品投放到电商平台的同时,雷德华还在鲁山县城开设了一处“一村一品特产品牌店”,将每个乡镇有代表性的产品集中到一块儿,打造全县扶贫产业推广销售中心,和其他创业人员抱团闯市场。另外,他又流转了600余亩坡地,种上蒲公英和梨树,准备在明年春天举办蒲公英采摘节活动。

返乡创业悟茶道,清苦尽处是芳香。雷德华说,他决心做大做强这一特色产业,为家乡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 常洪涛 通讯员 王永安)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