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08版: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鹰城出彩之高新篇
3上一版  下一版4
 
高新区:点燃创新引擎 跑出“高新速度”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19年10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新区:点燃创新引擎 跑出“高新速度”

高新区生机盎然 谷福银 摄
高新区湛河两岸 王振林 摄
绿染高新 薛大平 摄
高新区一隅 薛大平 摄
休闲新去处 薛大平 摄
村头新风尚 宋克刚 摄
真情服务群众 陈跃民 摄
伊顿产业园 汪刘艳 摄
高阳小区全景 田改娣 摄
阿路米科技公司 田改娣 摄
机器人成为好帮手 田正 摄
棚户区改造 田改娣 摄
湛河高新区段 田改娣 摄
高新创业乐园 张垒 摄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平顶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成立27周年。70年岁月,新中国变化翻天覆地,日益富强;27载光阴,高新区从“一片农田”变为“产业新城”,一幅大开放、大建设、大发展的壮美画卷在鹰城大地徐徐展开。

高新区建于1992年8月,1995年3月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高新区,2008年12月被列为省重点发展产业集聚区,2012年2月被工信部命名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15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今年8月26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的通知》,公布了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名单,平顶山市成功获批为国家第二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其中高新区为示范园区。

27年来,该区不断壮大,着力夯基础、强产业、促创新、扩开放、优环境,一个气势磅礴的产业新城成为鹰城独具发展实力、发展活力、发展潜力的核心区域。

如今,该区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日益凸显,已成为设施完善、功能先进、产业兴旺、管理有序、生态优美的城市新区。近年来,该区获得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河南省二星级产业集聚区、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卫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上半年,该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6.32亿元,同比增长8.4%,居全市排名第一;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增长9.4%,高于全市0.3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六、六区第一;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10.8%,高于全市0.9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四、六区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长11.2%,增速与全市持平,位居全市第四、六区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542万元,同比增长18.9%,位居全市第三、六区第一。

下一步,全区各级党组织要按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上来,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取得实效,为高质量发展凝聚力量,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创新为先】 助推发展提档增速

今年以来,高新区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破解发展难题、拉动经济增长的制胜法宝,大力发展科技型、创新型、生态型经济。截至8月底,该区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列入省级重点项目5个,列入市级重点项目20个,计划年度投资41.2亿元,已完成投资37亿元,占全年目标的90%;该区全年计划新开工重点项目22个,总投资101亿元;续建项目20个,总投资135亿元;计划竣工项目21个,总投资39.8亿元。

立足于国家高新区定位,该区明确6个园区功能定位,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形成各产业协调互补发展的格局。

以尼龙新材料产业园为平台,发展高端尼龙新材料产业。该区通过建设福建恒申尼龙经编示范工厂,引进关联企业,积极承接特种尼龙、改性塑料、服装等产业链末端高附加值产品项目,成为中国尼龙城终端产品相关产业发展区。

以电气装备产业园为平台,布局高端装备制造项目。该区积极承接平高集团退城入园项目、上海伊顿二期建设项目、河南国际贸易网商协会跨境装备智造产业园区等项目,巩固中原电气城核心区地位。

以皇台产业园为平台,承接大型城市综合体和商贸项目。该区引进红星美凯龙、恒大、碧桂园等企业,围绕高新区东北部和建成区开展产城融合建设,打造平顶山东部商贸流通中心区。

以临港物流园区为平台,建设高水平现代物流产业体系。该区与福建商会、万里运业集团合作建设货运中转、保税仓库、电子商务等项目,形成新的增长极。

以沙河产业园为平台,完善公共服务功能。重庆新鸥鹏教育产业集团占地2000亩的平顶山新鸥鹏教育城和北京清大文创公司占地5000亩集生态、文旅、康养、商业办公等为一体的问津小镇等项目,补短板、聚人气,成为中国尼龙城不可或缺的生活服务配套功能区。

以创新创业产业园区为平台,建设创新示范区。该区整合猪八戒网、中航科技等中小企业优化服务平台资源,重点承接前景广阔、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成为开展全域创新活动的标杆园区,带动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今年以来,该区继续把招商作为一号工程,围绕主导产业和新技术、新业态,积极推行资本招商、重组招商等新模式,引进一批战略性、龙头型项目。

围绕主导产业开展招商。该区以高端装备制造为主轴,加强同美国伊顿公司、平高集团、智能输配电产业联盟等对接,紧盯平高集团退城入园项目、伊顿二期项目,重点推进。以中国尼龙城的建设为重大发展机遇,与江浙地区尼龙新材料企业、商会协会联络对接,重点发展尼龙新材料下游应用产业及“尼龙新材料+”先进制造业。紧盯福建恒申集团的经编示范工厂、嘉兴的服装等项目,提供条件,争取节后签订投资协议。

围绕高端人才开展招商引智。该区推行更具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措施,制定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缺的人才引进计划,力争引进一批高端人才、培育一批创新团队、催生一批新兴产业。积极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电器协会、中国化工协会、中国新材料技术协会对接,积极推进与新材料、电气装备行业领军人物的技术合作。围绕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引进高端人才,建设实验室和研发机构,满足区内企业的技术需求。

项目进来只是第一步,还要做好服务使其快速成长。

今年以来,在推动新建项目开工投产方面,该区一方面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另一方面坚持重点项目领导挂钩服务机制,搭建项目服务专班,持续创新优化营商环境。

该区形成了主要领导统筹抓、分管领导亲自抓、职能部门负责人具体抓的工作格局,确保重点项目建设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制定了区班子领导重点包干项目工作方案,把每个重点项目分工落实到具体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明确推进计划和时间节点,突出抓好项目的跟踪服务、组织协调和督查考核;建立一对一精准服务制,一个项目由一名专人服务到底,大力协调市规划、国土资源、住建、环保、工商、税务等部门及供水、供电企业,合力推进项目建设。

【生态引领】 缔造高质量发展磁场

漫步湛河高新区段沿岸,亭榭相映、枝叶扶疏、鸟语花香,这里已成为居民休闲锻炼的好去处。

“脏乱差”已成为该区的过去时,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整洁的地面。该区摸索走出了一条城市管理市场化运作模式,并率先在全市实现所有村庄环境治理市场化管理。

该区近年来重拳整治扬尘施工工地,严格按照裸露地面及土方100%覆盖等“六个百分之百”要求,实现“全覆盖、零容忍”,实现整改效果显著提升;从源头上加强环保管控、水环境治理,全面提升环保质量。

这些变化只是该区开展环境治理的一个缩影。

在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该区城市建设迎头赶上、环境治理铁腕推进、民生工程加速建设。

今年,该区将绿色、生态等理念融入城市建设和管理,全方位统筹规划,在道路建设、园林绿化、市容整治等方面下功夫。

目前,该区基础设施支撑能力进一步提高——

在道路建设方面,该区五纵四横PPP道路建设有序推进,东一环、南一环预计10月底通车,开发一路、开发二路预计12月底通车。

在国土绿化方面,该区制定了《森林高新生态建设实施方案》,实施八大重点建设工程,组织义务植树4次,栽植新苗1.2万株。引进国家级龙头企业,投资2亿元,完成廊道绿化造林面积2300亩。谋划14个游园和2个水系建设任务,目前已经开工建设4个。按照城市绿地提档升级要求,对高新大道(建设路北段)、开发一路、神马大道、东环路等城市绿地进行修补、提质工作。上半年该区已完成市定全年目标的240%。

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持续推进大气治理。该区取缔新发现“散乱污”企业11家,取缔死灰复燃“散乱污”企业4家;扎实做好建筑扬尘治理,不断扩大城市大清洗范围;强化秸秆禁烧巡逻防范工作,夏季秸秆实现零焚烧;完成省控空气监测站点的搬迁工作。上半年,该区PM10浓度为116微克/立方米,同比降低28微克/立方米,降幅为19.4%;PM2.5浓度为64微克/立方米,同比降低6微克/立方米,降幅为8.6%;优良天数达76天,同比增加2天,增幅为2.7%。

在河湖清洁方面,该区按期完成黑臭水体整治任务,北湛河河道清淤、3800米截污管道建设和河岸刷坡、绿化及煤泥河高新区段800米河道清淤、整形、河底平整、刷坡、绿化任务已完成;严厉打击随意倾倒垃圾和河道非法采砂行为。在全市河长制工作考核中,该区获得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

【科技支撑】 激活高质量发展动能

科技,创造价值。

2018年,高新区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较2017年前进9个位次,综合实力位列全国168家国家高新区第107位,位列全省7家国家高新区第4位,区域引领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近年来,该区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培育引进一批创新引领型企业、平台、人才、机构“四个一批”建设作为打造区域创新高地的中心任务,让创新的“活水”不断注入创业发展之“渠”。

目前,该区已经形成装备制造和尼龙新材料两大产业集群。在装备制造产业方面,依托平高集团、平芝高压开关零配件等高压特高压电气制造龙头企业,形成了以高压、超高压开关及零配件产品为主的产业关联、生产配套、大中小企业结合的电气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在新材料产业方面,逐步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尼龙新材料产业链,重点发展尼龙新材料下游应用产业及“尼龙新材料+”先进制造业,加快形成“龙头企业+孵化”的共生共赢生态。

同时,为加快科技创新力度,该区规划的6个园区经济管理职能与镇(街道)社会事务职能分离,更加具备“小政府、大服务、高效率”的运行管理机制。

电气装备产业园布局高端装备制造项目,巩固中原电气城核心区地位;皇台产业园承接大型城市综合体和商贸项目,打造平顶山东部商贸流通中心区;尼龙新材料产业园发展高端尼龙新材料产业,成为中国尼龙城终端产品相关产业发展区;临港物流园建设高水平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形成新的增长极;沙河产业园围绕平顶山新鸥鹏教育城等项目,成为中国尼龙城不可或缺的生活服务配套功能区;创新创业产业园重点承接前景广阔、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成为开展全域创新活动的标杆园区。

依靠科技创新,让创新主体活力不断迸发。

近年来,该区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业机械联合会、中关村大学科技园联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20余家科研院校达成合作,借助外部优势科技队伍和技术储备资源,解决中小企业的技术需求及产业创新发展需求,为推动创新资源柔性集聚创造基础。

目前,该区与北航大学科技园合作共建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的高新火炬园项目已入驻项目70个;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共建的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孵化空间和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已完成建设;猪八戒网“互联网+”产业共享服务中心、芯联智库人才服务中心等一批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运转良好,形成了集“平台-市场-服务”于一体的现代服务体系。

目前,该区拥有创业平台12个,其中省级以上创业平台3个,为区内大中小企业融合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发展环境。截至2018年底,该区有效授权发明专利380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0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3年增长2.62倍,其中超10亿元以上高新技术企业5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全市比重约58%,园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各项经济发展快速稳定增长,逐步成为区域科技创新的示范区。

打造创新生态,让双创文化不断深入人心。

在人才储备方面,该区坚持“人才是创新发展第一资源”这一理念,突出重点领域、突出高端人才、突出服务优化。

该区积极推动科技活动,连续4年承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平顶山分赛区赛事,报名参加的企业、团队逾百家。一大批科技企业进入省赛国赛,其中国赛获奖企业3家,省赛获奖企业23家。2018年,位于高新区的市神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荣获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该区省赛国赛获奖企业对接风投基金近上亿元,助推了平顶山科技创新氛围的营造。

此外,该区还按照“档案封存、全员聘任、以岗定责、绩效考核”原则,稳妥推行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优化人力资源,实现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真正实现了人员能上能下,会聚了高新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磅礴力量;优化了薪酬激励,建立了灵活的激励机制,实现了干部能者上庸者下、人员优者进劣者出,形成了有效的激励机制。

【党建护航】 推动各项工作快速发展

一个个主题教育广泛开展,党建氛围浓郁;一座座基层堡垒筑牢夯实,引领产业发展;一名名党员驻守一线,加速项目建设;一支支党员先锋小分队,服务城市建管;一场场创新创业专题培训,推进科技创新……

近年来,高新区大抓党建工作,“红色触角”遍地延伸,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各项工作快速发展。在这个5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该区有2640名党员和100个基层党组织活跃在一线。

该区把党支部建在项目一线,党员作用发挥在一线,党员干部带头在项目推进中定目标、定责任、定奖惩,全力加速项目建设。

恒大综合体项目位于皇台产业园区,涉及40户居民居住性住房及地面附属物的拆迁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为提高工作效率、保障项目进度,该园区党支部迅速成立服务专班,提出优化工作方案,以党员王远亮带头,走访住户,讲政策、做工作,用亲属亲情感动居民、用规划远景说动群众、用党员干部带动拆迁。

临港物流园区党支部积极尝试和实践“把支部建在项目上”,在项目招商引资中加强党建工作,做到“哪里有项目,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就有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在该园区,每当面对困难和挑战,党员总是思想先行、实践先行、创新先行、服务先行、自律先行,用实际行动践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在项目落地上。

电气装备产业园区以强化党建为引领,创新“党建+项目建设”工作模式。党员活跃在项目建设一线,成为项目建设的“排头兵”和“顶梁柱”,实现党建工作与项目建设互促互进的局面。截至8月底,园区目前在建项目9个,总投资金额约22.4亿元,安泰华、跨境电商、华拓电力科技园等重点项目如期顺利开工。

党员党日活动、党员突击队、党员先锋岗……该区将党建融入工作,服务企业发展需要,有效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职工的先锋模范作用。

高新技术企业平顶山神马工程塑料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抽调公司优秀党员职工,成立“党员攻关小组”,点燃创新发展的“红色引擎”。该公司党员作承诺、亮身份,奋战在科技攻关第一线,研发出的“行业急需的一种导热油油路清洗系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极大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了企业发展和党建工作“双丰收”。

张学跃目前担任该区遵化店镇屈庄村党支部书记。多年来,他团结带领全村村民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以蔬菜生产为支柱的致富之路。1998年以前,屈庄村以传统的种植方式为主,每亩经济收入1000元以下。张学跃带领部分村民认真分析当地地块、土质状况,根据村庄地理位置优势,确定了发展以蔬菜种植为主的产业化思路。目前,屈庄村蔬菜大棚已发展到400多座,成为全市最大的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

争当全市科技创新“排头兵”,离不开创新驱动,更离不开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为此,高新区把“招才引智”作为党建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创新人才体制机制,出台一系列人才引进等措施,打造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让人才引得进来、留得住、用得好。同时,该区定期开展政策推介、法律、科技、金融等创新创业专题培训,常态化开展人才活动,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成立专职服务团队,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申报、兑现等一条龙服务,减少企业运营成本,加速人才创新项目的孵化。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该区党工委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思路,不断开创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

【环境改善】

打造舒适宜居的美丽乡村

在遵化店镇陈庄村村口,一块镌刻有“陈庄村”的巨石格外引人注目。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该镇每个省级美丽乡村达标村都建有自己专属的“标志”。一个个新颖别致、特色鲜明的小村标,提升了新农村的“颜值”,凝聚了群众建设美丽家园的向心力。

近年来,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把“美丽高新 文明家园”行动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成立了以管委会主任为指挥长的指挥部,出台了《平顶山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印发高新区开展“美丽高新 清洁家园”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高新区“美丽高新 清洁家园”行动环境综合整治督导考核奖惩办法》《高新区强力推进“美丽高新 清洁家园”行动工作方案》《高新区“美丽高新 文明家园”行动综合考核奖惩方案》等,规范和指导镇(街道)及各行政村因地制宜开展创建工作。

在创建工作中,该区通过招投标方式引进专业的市场化保洁公司,组建稳定的保洁队伍,做到定人、定岗、定责,实现全天候无缝隙管理;在村庄主次干道设置垃圾桶1510个,27个行政村配备保洁员169人,配备垃圾运输车10辆,区域内垃圾按要求基本实现日产日清;全面实施村庄道路硬化、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卫生改厕、污水处理、沟渠疏浚清淤、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公共服务配套化等工程,着力开展乡风淳化、移风易俗行动,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构建了乡风文明,为村民创业致富打下坚实基础。

截至目前,全区27个行政村均达到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区级标准,除遵化店、韩庄、祁营、大王庄、代庄、小营、任庄、张寨8个拆迁村外,全部达到省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标准。

改善人居环境,扮靓美丽乡村。

该区狠抓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以村容村貌治理为重点,加大文明村镇标准化建设力度,以干线公路、村庄住宅、水系绿化建设为重点,有效保护了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环境。

该区从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重点实施五大工程建设,通过开展老旧村庄改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周边生活环境提升、精神文明创建等工作,培育带有高新区特色的文明乡风、文化记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目前,该区所有行政村和社区均实现无垃圾堆放、无污水横流、无杂物挡道、日常生产生活物品规范堆放,道路两侧环境实现“三无一规范一眼净”目标;硬化道路51550米,实现村庄主次干道通畅、户户通,村内道路形成路网,群众出行无障碍;所有村庄实现对影响视觉的外墙和屋顶等全面美化,共计美化墙体28.12万平方米,铺设彩砖26970平方米、道牙17560余米,建设文化长廊6580余米,修建排水管涵、排水沟26500米,主次干道设置路灯970盏;各行政村结合各自特色,科学统筹,合理规划种植百日红、海棠、樱花、女贞、复叶槭等绿化树种4.2万棵,绿化面积达3.47万平方米。

突出特色产业,发展“美丽”经济。

近年来,该区依托丰富资源和特色风貌,发展农村经济,让乡村在有“颜值”的同时更有实力。

临近市区、地肥墒好的屈庄村大力发展蔬菜种植,村民人均收入由过去的1000元/年增加到15000元/年。临近河道、土地肥沃的张庄村大力发展果树种植,引进了果桑、美国大樱桃、树莓等13个特色水果品种,依托丰富的水资源和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随着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的开展,该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由“美丽高新 清洁家园”向“美丽高新 文明家园”提升,农民文化生活得到有效改善,农村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

如今,漫步该区的村中,处处可见“孝”“德”“礼”等传统文化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墙绘,彰显着浓郁的人文气息。该区营造浓厚乡风文明氛围的村庄有16个,宣传乡情村史、村规民约、文明礼仪的村庄有10个,有3个村还设立了善行义举榜,宣传好人好事。

目前,该区正点燃经济发展的“强引擎”,构建充满活力的现代经济体系,全力打造富裕美丽幸福鹰城“高新样板”。 (本报记者 高轶鹏)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