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专版
3上一版  下一版4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全力打造生态宜居品质新城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19年9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全力打造生态宜居品质新城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俯瞰图(无人机拍摄) 本报记者 牛智广 摄
河南跃薪智能机械有限公司亮相第十三届(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
本报记者 王尧 摄
▶湖光社区红色网络教育家园
本报记者 王尧 摄
◀“五步工作法”精细化清扫道路
本报记者 王尧 摄
▶小朋友在白龟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放风筝本报记者 王尧 摄
◀花山村村民在张贴“最美家庭”标识牌
本报记者 邱爽 摄
闫口村乡音大舞台 本报记者 邱爽 摄
▼志愿者在白鹭洲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擦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牌
本报记者 王尧 摄
▼李庵安置小区
本报记者 王尧 摄
游客在秀林园踏青赏景 本报记者 王尧 摄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位于平顶山城区西部,规划总面积295平方公里,直接管辖面积67平方公里,是连接平顶山市区和宝丰县、鲁山县、郏县的核心区,功能定位为“三区一中心”,即城乡一体化先行区、产业转型升级先导区、对外开放示范区、豫中南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示范区现辖1个建制镇、3个街道、7个社区和37个行政村。截至去年底,该区建成区面积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39万人,城镇化率高达83.8%。

近年来,该区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四个着力”、打好“四张牌”、县域治理“三起来”、乡镇工作“三结合”贯穿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大力倡树“两学两比两争”,担当作为,真抓实干,全区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今年1月至8月份,该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6%,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6.4%,高于全市6.6个百分点。

扩容提质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城市化进程必不可少的物质保证,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近年来,示范区以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为抓手,强化城乡规划控制和管理,贯彻海绵城市理念,开展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着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具有特色的现代化新城。

“现在方便多了,从吉祥路直接可以到黄河路上,开车能节省七八公里路程。”示范区吉祥路南段通车后,家住示范区滨湖街道西留村的王红伟说,再也不担心去市区上下班道路拥堵的问题了。

打通“断头路”,是民心所向,也是城市发展所需。该区在“通”字上下功夫,在“快”字上做文章,全面推进区域道路建设,加速打通未来路北延、建设路西延、滍水路、吉祥路南段、创新路、梅园路北延等18条“断头路”,龙翔大道等连接平顶山市新老城区和郑万高铁片区的城市主干道也在加快推进。目前,该区已建成投用主干道20多条,外通内连、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正逐步形成。

如果说交通是城市的“动脉”,那么优美的生态环境就是城市的“静脉”。

“家门口的环境真是越来越好了,饭后在附近的街角公园就可以锻炼身体。”近日,新城小区居民王存志笑着对记者说。

今年以来,该区坚持把建设“公园城市”作为指导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根本理念,将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打造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宜、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相融的复合系统,着力建设城在园中、景在城中、山城水相融的公园型城市。

围绕城市生态景观提升改造工程,该区不断巩固城市生态内核,在城区绿化上采用花色、叶色不同的乔木、灌木植物组景,配合植物季相、色相的变化,形成了“点上绿色成景、线上绿色成荫、面上绿色成片、城区绿色成林”的生态环境体系,实现了城区绿化从分散绿化向体系生态的转变、平面绿化向立体生态的转变。

近年来,该区着力打造生态良好、休闲舒适、景观优美的精品工程,打造了秀林园、梅园、四宜园、月季园、叠翠园、集芳园、揽翠园等25项绿化和景观提档工程。健全完善教育、医疗服务体系,高水平建设了枫叶国际学校、平顶山一中新区学校等特色名校,市中医院新城区分院和市第一人民医院新院区也即将建成投用。建立城市管理大数据库,进一步提升数字化城管硬件建设水平,有效提升了城市管理服务水平。

该区突出抓好国道省道、河流干渠、高铁高速沿线的造林绿化,打造绿线为网、绿带贯穿、绿岛为邻、绿林围城的绿色生态系统。目前,全区绿地总面积达到35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4.5%。预计到2019年底,该区森林覆盖率将再提高近3个百分点,达到57%。

招大引强 产业发展朝气蓬勃

产业发展是区域发展的核心。今年以来,示范区按照“一产示范区、二产领头羊、三产大本营”的发展思路,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为主导,通过筑牢产业根基、优化营商环境、加强“软”“硬”实力、拓宽对外贸易等举措,保持发展定力,坚定发展方向,把招大引强工作往实处做、往深里抓,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在上海就能挖取1000公里之外洛阳的矿石,真是太神奇了!”今年6月底,在上海世界移动大会华为展厅,一台5G无人智能矿山系统在工作人员的操控下挖掘距上海千里之外的洛阳钼矿,操作台四周围满观众和媒体记者,每当一辆矿车完成装载,大家就不约而同地鼓掌欢呼。这个5G无人智能矿山系统来自示范区河南跃薪智能机械有限公司,也是该区对外开放的一个重点项目。

“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非常重视我们企业的发展,在土地使用、厂房建设、生产运营、资金使用等方面给予了最大限度的支持和帮助。”该公司党支部书记朱国超说。

河南跃薪智能机械有限公司2016年12月在示范区注册成立,是一家集矿山智能机械装备制造、全产业承包矿山开采、科技研发创新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自主核心技术。今年3月,该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进行工业领域智能操作技术的研发,并成功举办了国内首个无人采矿5G技术应用成果发布会。近年来,该公司还与几内亚、利比里亚、刚果(金)等国合作,积极开展进出口贸易。

与河南跃薪智能机械有限公司一路之隔的河南真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示范区2018年底引进的重点医药企业。该公司拥有国内首款1.1类口服抗艾滋病新药“阿兹夫定”,填补了国内空白,荣获2017年度“中国专利金奖”。目前,该公司正在安装调试生产设备。

今年7月10日,示范区因德飞智能机器人产品项目正式开工。项目建成后,具备年产5000台工业机器人的生产能力,预计年销售收入10亿元,可安置400余人就业。

“非常感谢示范区管委会组织的这场跨境电商大会,今天我受益良多。回去以后,我将学习消化今天听到的知识点,争取让产品早点走出国门。”河南刘世良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鹏说。8月27日,在示范区组织召开跨境电商大会,来自全市各县(市、区)商务系统的负责人及企业代表与平顶山欧陆达跨境供应商学习交流。

抢抓机遇谋发展。今年以来,该区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在重点引导辖区企业“走出去”拓展外贸市场的同时,更加强调“引进来”,目前已落地多个跨境供应链项目。其中,平顶山欧陆达跨境供应链项目建成后,将为该区企业和优质产品搭建起便捷的跨境贸易平台,推动企业与国外市场和用户互通互联,实现传统企业向互联网企业转型,帮助企业开拓海外市场。eBay跨境电商项目为传统实体经济客户和优质产品提供跨境出口电商托管服务、跨境电商人才培训、跨境出口产业培育和孵化、一站式外贸综合服务,建成后将为我市的跨境电商生态圈注入更多新鲜血液。

近年来,红莲动漫、小樱桃动漫、瓷缘商贸等文创企业也先后入驻示范区;鹰城中心、金融中心、新城国贸、建业凯旋酒店、盛润广场、俊海西湖明珠等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城市综合体正在规划建设中;首翔电子、业强电子、九州通物流园、合一康生物科技等重点产业项目也在稳步发展。

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刘明毓表示,下一步,该区将重点围绕“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细化产业图谱,加强与国内科研院所、领军人才等高端资源的交流与合作,在争取更多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产业项目落地的同时,着力培育壮大本土企业,全面奏响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

均衡发展 民生福祉普惠保障

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先行区,示范区近年来尤为重视统筹发展城乡社会公共服务,在教育、医疗卫生、就业保障等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实事上,始终坚持全覆盖、多层次、可持续、高质量方针,不断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9月1日新生报到那天,我们学校的师生特别高兴,因为终于可以在新校舍里读书学习了。”9月24日,菊香路中学校长焦秀坤兴奋地说。

菊香路中学是示范区全额拨款建设的一所公办初级中学,自2017年招生以来,一直都是借址办学。今年9月1日,菊香路中学新校舍正式启用。该校占地53亩,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可容纳36个教学班1800名学生,有效解决了周边学生入学难的问题。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近年来,随着城市框架的不断拉大以及居民入住率的不断提高,学校数量不足已成为制约示范区教育发展的瓶颈。为有效缓解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择校热”等突出问题,该区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均衡资源配置,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为持续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该区制定《示范区加快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工作方案》《示范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2016-2020年)调整方案》《示范区教育系统“城乡结对 一体发展”实施方案》和《示范区农村小学一体化办学实施方案》等专项工作方案,安排湖光小学等7所城区小学与闫庄小学等7所乡村小学结对,开展帮扶工作,推动全区教育资源共享,整体提升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多方位开展教研培训工作,以“上好课”为核心,举办“三科五门”培训研讨和校本教研等活动。积极参加市教体局组织的“三科五门”优秀教学设计评比,并取得两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的好成绩。

目前,该区已建成投用湖光小学、翠林蓝湾小学等7所城区小学和翠湖苑幼儿园等3所公办幼儿园;平顶山一中新区分校、枫叶国际学校等优质高端品牌落地,9所民办学校(教育机构)、19所幼儿园不断为示范区教育发展注入新活力。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以来,示范区把解决群众就业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开展“稳就业”行动,在做好就业服务和扶持工作的同时,多渠道创造就业岗位,积极拓展就业空间,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切实兜牢民生底线。

今年以来,该区共认定高校毕业生见习单位3家,发放就业见习补贴1.8万元;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13人,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36.8万元。针对辖区农民工、留守妇女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帮扶工作也在持续开展,共开办家政服务技能培训班两期、中式烹饪师技能培训班3期、中式面点师技能培训班1期,共计300人参加。

今年前8个月,示范区累计新增就业2321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18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85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5%以内,持续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除为零。

“以前有个头疼脑热的,我都要到市区医院排队挂号看,现在只要打个电话,医生就上门服务了。” 8月21日,在湖滨路街道崇文社区居民杨春梅家中,社区卫生服务站签约医生常青慧正在给老人做身体检查。

为促进城乡医疗卫生事业一体化发展,补齐缺乏综合性医院的短板,自2017年开始,该区经过实地走访和认真调研,在社区试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家庭成员寻医问药,有家庭医生提供全方位咨询;患者急需紧急转诊,有家庭医生第一时间帮忙联系。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后,该区居民足不出户就享受到了优质医疗服务,大大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全区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基础上,该区还推行分级诊疗信息系统,区计卫局分别与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市第二人民医院建立了远程医疗绿色通道,进一步完善了基本医疗服务规程: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小诊所提供疾病初级诊疗、健康管理和家庭医生服务;市级医院提供急诊、住院、手术和疑难危重病症诊疗服务,实现了市、区两级医疗机构优势互补,让群众享受到了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目前,该区已完成常住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数7.12万人,签约率70%;重点人群签约数2.5万人,签约率70%;失独家庭签约数7人,签约率100%;残疾人签约数463人,签约率100%。

城乡统筹 绿色引领乡村振兴

为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今年2月20日至3月20日,该区集全区之力开展环境专项整治大会战,以“清、拆、绿、美、干、争”为着力点,重点破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廊道绿化、路域整治、“散乱污”整治等工作推进中的难题,向问题根源发力,辖区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提升,村民文明意识得到普遍提高,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整体改善。

今年以来,该区认真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切入点,扎实推进“三大革命”。

推进“垃圾革命”。该区通过摸排定点,对辖区37个行政村的陈年垃圾集中清理,累计清运3500车,治理“三堆”和建筑垃圾5600立方米,有效解决了垃圾山、垃圾围村等问题。同时,按照“五有标准”“四个环节”“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要求,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处置长效机制,实现生活垃圾城乡一体化处理、“日产日清”全面覆盖。

推进“厕所革命”。该区坚持把“小厕所”当作“大民生”来抓,共投入100多万元,新建泡沫封堵式可移动公厕7座、水冲式可移动环保公厕10座,对34座公厕进行升级改造。立足乡村振兴战略,该区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把户改厕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对辖区需改厕的17个行政村进行全面排查,按照先易后难、一村一策、整村推进的工作思路,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按照群众接受、经济适用、维护方便、不污染公共水体的要求,探索出户用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和改造新模式。截至今年6月份,该区城区内建成公共厕所54座,农村户改厕超额完成今年任务,全区完成改厕4672户,完成率达到116.8%。

推进“污水革命”。该区重点整治近郊和城中村生活污水,共改造排污管道两公里,对边远农村梯次推进,对沿河村庄集中治理,花山村、韩寨村、马跑泉村、叶营村、西滍村等5个试点村庄已初见成效。

从示范区主干道长安大道进入应滨街道花山村,该村村口矗立的“白龟湖畔 花花世界 花山村欢迎您”的标识牌十分醒目。登临花山村的制高点俯瞰,花海景区、风车游园、百亩桃林等景观错落有致,宽畅的道路两侧鲜花绽放,构成了色彩绚丽、生机勃勃的乡村美景。花山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也带动了村集体经济的蓬勃发展。依托花山景区成立的河南红花山实业有限公司是该区第一个村民入股的村集体经济股份制公司。自2017年该公司成立以来,花山村“两委”流转土地,以发展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餐饮、特色旅游、特色文化为经营理念,村“两委”控股34%,村民占股66%,且每人最多5股。目前,该村村民已入141股,入股率占全村人口的80%,并于今年2月进行股东首次分红。

花山村是示范区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区结合经济发展实际,积极探索并制定出符合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模式,率先在滍阳镇韩寨村、马跑泉村、西滍村和应滨街道花山村设立示范点,通过招商引资,因地制宜发展田园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业,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在做好环境整治的同时,该区把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的灵魂,把乡村文化振兴作为新时代做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不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该区组建了多支文化宣传队伍和志愿者队伍,选定文明创建、弘扬传统文化、提升文明素质、印象白龟湖等主题,通过戏曲、小品、诗歌朗诵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将文明乡风的理念深入群众心中,引导群众共建文明乡村、共育文明乡风。

为了让文化“活”起来,今年,该区积极开展群众文化“双百”工程、“我们的节日”、广场舞大赛、民间艺术表演等群众文化惠民活动90余场,将传统艺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以实际行动践行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育民和文化富民,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提升了居民的文明素质。

砥砺奋进

魅力新城聚力前行

今年初,示范区按照市委、市政府“锁定一个目标、推进五大转型、提升‘八个度’”的部署,牢固树立全域理念,确立未来三年发展总思路,着力打造绿色、智慧、创新、宜居品质新城。

“大发展需要大作为,大作为需要奋发有为的精气神。我们结合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将城市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关键任务有机融合,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检验主题教育成效,锤炼示范区铁军。”刘明毓表示。

围绕发展目标,该区牢固树立全域理念,始终坚持“两个引领”,坚决守好“三条底线”,强力推进“四项重点”,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围绕把发展扭住、把重点抓住、把风险管住、把民生兜住,大力倡树“两学两比两争”,持续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坚持党建引领和规划引领,以党的建设高质量引领示范区发展高质量。该区始终把抓好党建作为第一责任,始终把落实基层党建责任作为抓手,形成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的基层党建工作格局,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科学谋划和深入研究示范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建设等各项指标体系,并以此为依据编制示范区各类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推动示范区城市设计全覆盖,使示范区发展与功能定位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群众期盼相吻合。“我们要扣好城市建设的‘第一粒扣子’,把示范区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再开始建设,不留历史遗憾。”刘明毓说。

坚决守好污染防治、安全生产和信访稳定三项工作底线。该市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和省、市的各项具体要求,坚持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全民治污,强力推进“十大专项行动”,加强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在全市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中作出示范。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坚决守住安全发展底线,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提供更加可靠的安全保障。坚持预防为先、源头治理,统筹抓好社会治安稳定,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工作,坚决把各类风险化解在基层、消除于萌芽。

强力推进城市建设、产业培育、乡村振兴和生态建设四项重点工作。该区在城市建设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个尊重、五个统筹”的城市发展思想,以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为抓手,按照“适度超前、功能完善、配套协调、高效可靠”的要求,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形成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格局。

强化产业培育。该区以电气装备、矿山机械等为重点,以智能化、集成化、精密化为方向,着力提高成套设备和整机制造能力,形成骨干企业优势突出、配套产业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打造全国重要的现代装备研发制造产业基地。适应消费升级新变化,重点抓好生物医药、动漫、康养、电商、金融五大产业,以此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该区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十百千”示范创建为引领,深入实施产业提质、乡村靓化、新风引领、村域善治、农民增收和农村改革六大行动,加速推进城乡产业发展、生态环境、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文明与社会治理六个一体化,努力在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六个方面取得新的突破,确保在乡村振兴中走在前列、作出示范。

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让绿色成为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最美“底色”。该区深入推进河湖水系连通、水景观塑造、水环境修复,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全面消除黑臭水体,打造全域循环生态水网,构建富有灵气、活力和动感的城市生态水系。突出抓好城边、村边、路边、河流干渠沿线的绿化,打造绿线为网、绿带贯穿、绿岛为邻、绿林围城的绿色生态系统,实现森林环城、湿地入城,让“水绿交融生态美”成为示范区的靓丽风采。

风满帆张助远航。当前,示范区上下人心思变、人心思干的氛围日益浓厚,只争朝夕、力争上游的干事创业激情空前高涨,比学赶超、竞相发展的局面正在形成。

“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人民的鼎力支持下,示范区大有可为、大有前途。”刘明毓说。

(本报记者 邱 爽 通讯员 李勐儒)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