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健康
3上一版  下一版4
 
分子病理学让癌症患者的靶向治疗更智能
叶县卫生监督所 开展中医医疗机构专项监督检查
市妇幼保健院召开庆祝“中国医师节”表彰大会
省级“质量管理优秀实验室” 落户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
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生育能力
市第一人民医院召开庆祝第二个医师节表彰大会
为患儿严守最后一道生命防线
省口腔医学会儿童口腔专业学术研讨会在我市召开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8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患儿严守最后一道生命防线
——记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在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一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近3000平方米的空间内,科学地分布着两个病区、四个护理单元和各种先进仪器。每天,这里都有高学历专业团队忙碌的身影。

近年来,在鹰城及周边地区的百姓心中,这里是情系新生儿健康的重地,更是为患儿严守最后一道生命防线的所在。

用技术实力为超低体重患儿施行PICC置管术

近日,市一院NICU成功为一名孕27周、出生体重仅600克的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施行PICC置管术。该技术的开展,标志着科室在静脉治疗技术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也填补了我市在此项技术上的空白,对新生儿营养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低体重早产儿来说,因个体发育不成熟,皮肤娇嫩,血管细小,静脉穿刺难度大;加之静脉血管壁薄,高浓度营养液刺激大,容易引起静脉炎,液体外渗,严重者可导致局部坏死等严重不良反应,增加患儿痛苦,增加感染机会,加大护理工作难度。因此,低体重早产儿静脉穿刺及护理一直以来都是新生儿护理领域的一大挑战。

PICC置管术的成功开展,不仅解决了新生儿输液的难题,避免了反复穿刺所造成的患儿感染等并发症,还将减少穿刺造成的人为过度刺激,降低患儿氧和能量的消耗以及输液外渗的风险,保证了低体重儿静脉输液和静脉营养的通畅性,帮助患儿顺利过渡到胃肠喂养,减少早产儿住院时间,大大提高了早产儿、低体重儿的救治成功率。

作为全市最早开设NICU病区的医院,市一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已经发展成为全市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技术力量最雄厚的专科。

如今,该科室人才梯队结构合理。现有临床医师11位,其中主任医师1位,副主任医师4位。团队学历层次高,硕士研究生学历达8位。

多年来,该科室团队与北京儿童医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等国内知名儿童医院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交流模式,治疗理念和手段与国内一流医院接轨,为鹰城及周边地区患儿的健康筑起了专科诊疗长城。

先进诊疗技术为患儿健康护航

作为全省首批引进早产儿眼底筛查仪的医院,该科非常关注新生儿眼病的防治。

该科室主任刘艳霞介绍,对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如果及时进行治疗,可中止病变的进展,让患儿视力正常发育。一旦错过了“时间窗”,孩子有可能永远陷入无边的黑暗。2016年,科室引进了先进的广域数码视网膜成像系统,在全省率先开展了新生儿眼病筛查工作,截至目前,已有数千例早产儿在这里进行眼底筛查。因早发现、早治疗,让诸多患儿避免了失明的悲剧,且恢复了一定的视力。

为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护航,是市一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职责所在。建科18年来,该科开展了多项较为超前的技术:娴熟的新生儿机械通气技术,其无创持续气道正压、常频通气、高频通气等国内先进的通气方式熟练应用于抢救各型呼吸衰竭的病人;在机械通气时应用密闭式吸痰代替开放式吸痰,其技术优势国内领先,大大降低了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全市首家开展的血液净化技术,其完善的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已经由人工操作进步至全自动机器控制,减少了污染机会,显著降低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全流程的早产儿救治体系,提高了早产儿的成活率和生存质量,平均每年救治极低和超低体重儿50余例。

2016年,市一院被市卫健委授予平顶山市临床重点专科、平顶山市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其危重症抢救和早产儿管理方面的独特优势为患儿的生命护航提供了重要保障,为市一院规模化儿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作用,打造了鹰城人信赖的专科诊疗品牌。

(本报记者 牛瑛瑛)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