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落凫
3上一版  下一版4
 
鹰城赋
山中阅读时光
书法
平顶山变了
“我和我的祖国”征文启事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8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平顶山变了

 

■李荣欣

平顶山变了,变靓了!

你看,城大了,楼高了;道坦了,路宽了;灯明了,水清了;坡绿了,花繁了;树密了,叶茂了;天蓝了,气净了;鸟多了,狗欢了;人多了,衣鲜了……

我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来平顶山定居的。那时的平顶山很小,人们形容是“一条马路一岗楼,一个警察看两头”。这还不说,由于原煤和煤矸石露天堆放,煤灰飘飞污染,路上、房上、树上、车上,到处都黑不溜秋一层灰;人们的白衬衣,早上穿上,晚上领子就成了黑黢黢的“鐴刀布”。为了给国家奉献“乌金”,平顶山牺牲了自身的环境,换得了“阳光之城”“奉献之城”的称谓。随后,百业大兴,万家争雄,小煤窑、石灰窑、砖瓦窑四处扬尘,到处落灰,本就不清爽的道路更显烟雾弥漫、尘土飞扬,让人难以喘息,苦于在途。

不知啥时候,我添了个干咳的毛病,嗓子老是痒痒的,只要空气质量一差,就干咳不止。那一年去东南亚旅游,因为那里空气质量好,我待了十多天,一次也没干咳过。一回到家里,就又咳嗽不止,我对平顶山就有了厌恶之感,随之就有了后悔从西南那个大城市转业来平顶山的想法,失落了心中的“诗和远方”,生活态度也不积极了。妻子对我说:“坚持吧,政府也不会让这种情况长久的。”

果不其然,后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后,政府就出台政策开始治理环境,首先从治理湛河开始。再后来,又增加投入,上下齐努力开始全面的治理。没几年,天蓝了,水清了,草碧了,气净了……平顶山在人们心目中“脏乱黑”的形象远去了,抬头见高楼林立,万木葱茏;低头看河清湖晏,草鲜花艳。平顶山变样了,变得靓丽了!

突然发现,平顶山的蓝天多了,空气质量好了,我干咳的毛病也消失了,随之心情也变好了,定居平顶山是错误选择的想法也不见了,打心底里喜欢上了这座“依煤而立,因煤而兴”的“阳光之城”“奉献之城”。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