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湛河区“绿色通道”助农民工维权
全市检察长座谈会召开
省商务厅专家组莅平
爱心助学 鹰城在行动
郑阜铁路河南段开始联调联试
长桥镇6000余亩烟叶获丰收
新新街街道五项举措规范“微权力”
创意文旅点亮大美鹰城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19年8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意文旅点亮大美鹰城
——平顶山市首届文化旅游创意产品展综述
 

“去看展览了吗?”“我从展览上买了好多特产。”……

连日来,“平顶山市首届文化旅游创意产品展”成了市民口中的热门词汇。这场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主办,于8月15日至18日举行的展览活动,汇聚了全市最有特色、最有创意的文化旅游产品,在韵味十足的初秋时节,以多姿多彩的形态传扬鹰城。

展示:简约形式+丰富内容, 鹰城特色“一炮打响”

没有红毯、没有开幕式,8月15日上午9时许,随着市文化艺术中心每日开馆时间的到来,平顶山市首届文化旅游创意产品展“静悄悄”地开展了。

“重内容、轻形式,要用实打实的创意和产品吸引人、留住人,用实实在在的效果来宣传、展示平顶山。”早在一个多月前开始筹备的时候,主办方就确定了活动基调。

要想展览效果“实”,入展作品是关键。活动严把入展关,每一件产品都要经过报名或推荐、初选、考察、审核等多个环节的考核,最终确定了600多件文旅产品参展。其中,既有花瓷、汝瓷、金镶玉等平顶山知名产品,又有冯异米醋、叶盐牙膏等特产,还有葫芦烙画、五谷画、剪纸等民间工艺品以及古琴、轧琴等民族传统艺术瑰宝,品种繁多、琳琅满目。

同时,尧山、祥龙谷、阿婆寨、三苏园等多个A级景区也拿出了实实在在的优惠政策——推出优惠活动、现场赠送免费门票、特价门票等等。

作为主办单位之一,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通过旗下平顶山日报、平顶山传媒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号“平顶山微报”“平顶山晚报”“掌上鹰城”等全媒体矩阵,对这次活动进行多角度、立体化的报道,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不少网民、微友纷纷留言点赞活动内容、咨询参与方式。

“布展用心,诚意满满。我们在这里也收获满满,开了眼界,长了知识,还给外地的亲戚买了不少咱平顶山的特产。”8月16日、17日,连续两天,市民刘冰艳和家人带着孩子来逛展览。

“平顶山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文旅产业的‘底气’很足,我们在这里投资项目也更有信心了!”河南赢合文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已与我市签约了几个文旅合作项目,8月17日,该公司负责人高波专门带领公司团队到现场参观考察。

传承:公益传播+代代相传, 工艺传承后继有人

除了热闹的现场,火爆的产品,这次展览还呈现和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号——“传承”。

开幕当天,在轧琴展台前,郭九洲老人正带着徒弟吴忧演奏。

轧琴又称轧筝琴,是中国最早出现的传统拉弦乐器,属于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郭九洲是舞钢市杨庄乡袁门村郭氏家族轧琴第七代传人,也是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7岁的吴忧是一名护士,也是郭九洲的徒弟之一。

“只要有人想学,我就愿意教、认真教。轧琴不能失传,更不能从我这一辈儿失传。”郭九洲今年63岁了,他努力地推广、传承着。

同样,80后的黄静一特意带来几台古琴参展,还印制了免费教授古琴的名片,请来了师兄现场演奏、展示古琴魅力。

“古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但现在弹古琴的年轻人不太多,我已经开了5年多的古琴公益课,想进一步扩大范围,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免费教授古琴弹奏,希望这一民族瑰宝能代代相传,这是我的心愿。”说起对古琴的热爱和自己的心愿,黄静一很是激动。

在五谷画、吹糖人儿、剪纸作品展台前,则分别是艺人带着孙女、孙子和儿子现场创作、展示的场景,家族传承、代代相传的传承“接力赛”在这里得到了生动诠释。

发展:政府引导+自主创新,文旅融合前景广阔

8月18日下午,在展览的最后阶段,主办方根据产品特色、设计理念、展览效果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评后,部分产品分获优秀创意奖、优秀产品奖。

“这是全市文旅创意产品的一次集中亮相和现场PK。”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推荐获奖产品参加国家、省举办的有关评选活动,并对研发特色文旅产品取得创新成果的企业给予一定扶持。

“以前经常想着怎么把产品做好,对如何更好地体现地域特色、实现文旅融合的概念和设计理念考虑得不够,这是我们今后改进的方向。”一位参展商深有感触地说。

“这次展览活动给我们搭建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陶艺大师、鲁山花瓷传承人袁留福说,“政府搭了台,我们要把‘戏’唱好,不断创新理念,改进工艺,推出更多更好的平顶山特色文旅产品。”

“文旅融合前景广阔。”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的有关负责人说,举行首届文化旅游创意产品展是一个突破口,下一步要朝着文旅融合的方向继续深耕,推动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孙聪利)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