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生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小心求职平台的“坑”!
吃玉米,要把胚芽啃干净
如何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
幌子背后
每天读书15页 可提高注意力
出霜冬瓜味道好
“走路不好”须警惕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19年8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由步态探知健康
“走路不好”须警惕

 

步态包括人的体态和姿态,是人的生物特征之一。很多老年人发现,随着年龄增长,自己走路越来越吃力。这只是人体老化的表现吗?抑或躯体疾病发出的警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内科教授汪昕在此给以解答。

不得不知晓的“走路”那些事儿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步态障碍严重威胁着现代老年人的健康。跌倒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步态异常并发症,可引发颅内出血、骨折、长期卧床、褥疮、肺部感染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据文献报道,在我国,跌倒是伤害所致死亡的第4位原因,而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则为首位致死原因。另外,步态功能的下降常常预示着远期发生痴呆的风险,也是预测死亡率的重要因素。

个体的步态与其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情绪、疾病等内在因素和衣裤、鞋、环境等外在因素均密切相关。那么,要怎样简单判断自己走路是否正常呢?您可以在全身镜前观察自己完成各种日常活动的姿势,包括坐姿、站姿和走姿,也可以观察自己鞋底的磨损情况,看看有无两侧磨损程度不一,或足内侧外侧磨损程度不一。

步态异常或可预警脑功能下降

影响正常步态环路中任一环节的病理因素,均可引起步态障碍。除此之外,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时,常常会伴随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下降和情绪障碍,如注意力下降、记忆力下降、执行功能下降、抑郁、恐惧等,从而更进一步加重原有的运动障碍。

了解步态异常的类型可有助于对病因及病变部位的判断。中风病人行走时一侧手臂弯曲内收内旋、贴近身体,同侧骨盆上抬、下肢伸直拖地向外划圈。脑瘫病人行走时双膝内侧相互摩擦、行走缓慢拖行,呈现剪刀样的步态。小脑病变患者多表现为笨拙蹒跚、躯干摇晃的宽基底步态,不能沿直线行走,状如醉汉,闭目时因缺乏视觉纠正而症状加重。一些罹患基底节疾病存在肌张力障碍的患者,行走时四肢会出现不规则不自主的扭转、徐动。帕金森病人步态缓慢且僵硬,可见低头弯腰、屈肘屈膝、腕关节伸直的特殊姿势,常以小碎步前进,起步时较为困难,不能骤然停止和转身,遇到场地受限或是要求同时完成另一件任务时,双脚像被黏住在地上一样。

发现“走路不好”时应该这样做

如果您或您的亲友存在以下问题中任意一项,建议到当地医院咨询并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①存在步行或平衡困难;②在过去1年内发生过2次以上的跌倒;③出现明显的急性跌倒。步态异常的诊疗需要多学科合作进行综合评价,涵盖神经科、骨科、心脏科、康复科等。专业的步态分析有助于分类、诊断、指导干预和疗效评价。

步态异常可以通过适当的治疗手段改善症状、延缓病情进展,部分甚至有完全恢复的可能。正确的个性化的运动训练是躯体康复的关键,通过针对性的力量训练、控制训练和平衡训练,改善机体运动功能。除了对症合理应用药物和适度运动锻炼外,正确的认知训练也极为重要。通过认知训练提高观察、注意、思维、记忆等能力,不断地修正大脑对信息的正确输出,在改善步态和平衡功能的同时,也能有效地延缓认知功能的衰退。有些类型的步态异常是可逆的,如正常颅压性脑积水,系各种原因引起蛛网膜颗粒吸收功能障碍、脑脊液流动和吸收障碍所致,其特征性的额叶损害步态被描述为双脚像被磁铁吸在地上、小碎步、姿势不稳,常常伴有认知功能下降、尿便失禁,这些患者经脑脊液分流手术后症状可显著改善,甚至恢复如初。

在关注疾病本身的同时,还要重视老年人的周边环境,做好预防跌倒工作。平时应穿着舒适合脚的鞋,佩戴合适的辅具或选择合用的助行器,视力障碍者佩戴眼镜,听力障碍者佩戴助听器。家中应保持地面干燥,铺设防滑地毯,过道不堆砌杂物,墙上安装防跌倒扶手和呼救铃,床边配置防跌倒护栏。

(辛民)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