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国内
3上一版  下一版4
 
在关怀与自强中活出精彩人生
简明新闻
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里程世界第一
“水下长城”再露真容
19人在香港法院提堂
管好自己的事,香港不用你们操心
杨至成: 解放军后勤工作的“开拓者”
以有力手段应对暴力等恶行 避免陷入经济困局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8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杨至成: 解放军后勤工作的“开拓者”

 

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穗县的将军广场旁,有一座杨至成将军纪念馆,展示着杨至成的传奇人生和为解放军后勤工作努力奋斗、积极开拓的经历。

杨至成,1903年生,贵州三穗人,侗族。1923年在重庆加入川滇黔联军,任营军需官。1926年春考入广州黄埔军校第5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春在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转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反击叛军夏斗寅部的战斗。后被派到贺龙任军长的国民革命军第20军任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南昌起义。1928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在作战中右腿受伤。同年4月随朱德、陈毅到井冈山,任工农革命军(后称工农红军)第4军28团连长,在反“进剿”作战中腹部受伤。后兼任留守主任,在反“会剿”的困难条件下,负责伤病员管理工作,解决给养和医药供应。

1929年3月,杨至成任红4军副官长、红12军副官长、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校务部部长,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经理部兼红军总兵站主任、总供给部部长兼政治委员,组织兵工、军需、医药生产和物资供给,并创办后勤学校,培养后勤干部。

1934年10月,杨至成参加长征。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任中革军委先遣工作团主任。到达陕北后,任红一方面军后勤部部长,军委后勤部部长兼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总兵站部部长。

全国抗战爆发后,杨至成任中央军委总供给部部长兼黄河两延(延长、延川)卫戍司令员、抗日军政大学校务部部长。1938年冬因病到苏联就医,后进入苏共远东局党校、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46年1月回国后,任东北民主联军总后勤部政治委员,先后在佳木斯、哈尔滨、牡丹江、齐齐哈尔和鸡西等地组织领导军工生产。

1948年,杨至成任东北野战军军需部部长,大力组织扩建军需工厂、兵站、医院和仓库,为部队进行辽沈、平津战役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资保障。1949年起任华中军区、中南军区军需部部长,中南军政委员会轻工业部部长,中南军区第一副参谋长兼后勤部部长,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兼院务部部长,高等军事学院副院长等职,为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1955年杨至成被授予上将军衔。1967年2月3日在北京病逝。

杨至成是贵州省唯一的新中国开国上将,他的家乡人民以他为豪。家乡人民缅怀他、纪念他,在杨至成将军诞辰100周年、110周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三穗县都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

(据新华社贵阳8月13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